作者 |探長(共1721字,閱讀約4分鐘)
前天,鄰居的孩子過生日,邀請了我們好幾個家長和同學一起參加派對,當大家吃完蛋糕之后,孩子們說想要表演一個節目玩兒,小壽星靈機一動:
「我們來演西游記吧,我演孫悟空。」
另兩個孩子立刻報名: 「我要演唐僧和沙和尚。」
而豬八戒的角色卻一直沒有人愿意演。
就在此時,小壽星突然指著一個女同學大聲說道: 「你最胖,長得也像豬八戒,就你來演。」
聽到這句話,其他孩子們哄堂大笑,而這個女孩子的臉唰的一下就紅了,躲在媽媽的身后哇哇大哭。
小壽星的媽媽見狀,趕緊跑過去捂著孩子的嘴,連聲跟小女孩和媽媽道歉,但女孩子的媽媽拉著女兒轉身就走了。
雖說童言無忌,但本來一場開心的派對,因為一句不該說的話,不歡而散。
公眾場合,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該說的、會傷別人自尊的話,都不要輕易地說出口,否則不僅傷了別人,也容易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而這些,其實都是情商低的表現。
智商可以讓自己變得聰明,而情商卻可以幫助自己尋找更多的機會和財富,對于孩子來說,我們不能只看重智商和成績,培養孩子的情商也是同樣重要的一部分。
★情商低的娃,小時候就有這幾個征兆
●不聽勸說,隨意發脾氣
在公共場合,我們總是能看到隨意大喊大叫、發脾氣、甩臉色、扔東西的孩子,而不管家長或者大人怎麼說,孩子就是不聽,繼續自己想做什麼做什麼。
孩子如果有這種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聽勸說的行為,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
這種控制不好自己情緒的孩子,自制力往往不高,而且大多是由于父母沒有合理的管教,長期溺愛所形成的。
一旦孩子習慣于做什麼事情都以自己為中心,不如自己意愿就發脾氣,那麼成年之后,很容易出現暴躁、焦慮、易怒等情緒,做出沖動的行為。
● 臟話連篇,不尊重他人
說話離不開臟字、不懂禮貌、對同齡、長輩、老師、家人沒有最基本的禮節, 這樣的孩子,容易給他人留下「沒素質」的印象,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和喜歡。
說話帶臟字,很容易刺傷他人的內心;
不考慮他人的想法,自己怎麼痛快怎麼說,得罪別人了還不自知。那麼這樣的人,很難交到朋友,社交圈也會非常的窄。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這樣不良的說話習慣,就要及時的幫助孩子改正。
文明用語,尊重他人,以一種高素質的行為表現,展現在他人面前,不僅能夠給別人一個非常好的印象,而且在無形中,也可以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機會。
●以嘲笑別人的缺點為樂
每個人的長相、身材都遺傳自父母,也都有各自的特點,可能有些人的長相過于夸張,在他人看來比較的怪異,于是,有的人就會拿自己的審美和喜好來嘲笑他人。
比如:「這個人真胖!」、「你看他眼睛小的像螞蟻!」等等。
如果孩子對他人總是以消極的眼光來看待,經常說對方的缺點,嘲笑他人的長相,那麼長期如此,很容易形成驕傲自大、說話尖酸刻薄等不良習慣。
一旦孩子看不到他人的內在,不學習他人的優點, 總是盯著別人的缺點看,那麼,不僅自己很難進步,也會給他人留下情商低的印象。
★如果孩子中了一個,家長就要警惕,早改早受益
孩子在小的時候,由于受到父母的保護,所以即便說錯話做錯事,有家長幫忙打圓場,也不會受到什麼實質性的懲罰,孩子往往也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然后繼續如此反復。
但,孩子終歸是要長大,要獨立的,成年后,他們要獨自社交、獨自面對風雨、獨自處理人際關系。如果孩子不會說話、情商低、社交能力不足,那麼不僅會丟失很多機會、失去很多朋友,未來的人生之路也會越走越窄。
孩子從學說話開始,家長就要教給他們如何與人聊天、如何社交。 而一張「好嘴」,總是能得到他人的喜歡的。
帶孩子出去的時候,家長也可以給孩子做個示范,讓孩子聽聽大人之間是如何說話的,這樣孩子也有一個模板去效仿。
與人為善、待人有禮,是每個孩子都應該有的美德。
當孩子的心中有為他人著想,那麼他們就不會輕易的出口傷人;當孩子們守規矩懂禮貌有教養,那麼就會注意自己的用詞,也就不會出現「低情商」的表現了。
辣媽語錄: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處理方式和語言表達,往往就會有不同的效果,說好一句話,不僅可以提升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也可能會讓自己少走很多彎路。
希望家長可以重視孩子情商的培養,讓他們能夠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拓寬自己的人生之路。
家長們,你平時有注重孩子情商的培養嗎?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