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那個有嚴重網癮的男孩,後來考上了211大學,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那個有嚴重網癮的男孩,後來考上了211大學,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2023/03/15
2023/03/15

Hello,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豆芽媽媽。

周末帶妞妞去書法班接大寶放學。

等他下課的過程中,我和賈老師聊了起來。

賈老師是這家機構的負責人、校長,因為愛好以及一直在從事青少年教育,她自身也在一直研習相關的課程。

前幾年,她主要學習身心靈方面的課程,還經常帶著我們一起進行家排、感恩分享等。

現在她每天早晚研讀國學禮儀經典著作,還虔誠拜了個國學大師,將國學、冥想、古琴、禮法等集合一體,在現實中工作和生活中修行。

育兒不如育己,孩子的問題是家庭問題的投射。 她一直堅信這樣的理念。

我喜歡聽她分享一些家庭教育和育兒方面的案例和知識。平日在養育孩子過程中,有什麼困惑我也喜歡向她請教。

這天,我問賈老師:「你家老大快大學畢業了吧。」

賈老師說:「明年就畢業了。現在正準備考研呢。」

「準備考哪個學校的研究生啊?」我問道。

「他想考人大的經濟學。」賈老師說,

「人大好啊。經濟學、法學都很有名的。」我接著問:「他不考本校的研究生嗎?」

據賈老師當時說,老大大學聯考那年,當初正值全國疫情爆發期間,他考試失利,分數差幾次模考的幾十分,又不想耽誤時間再復讀一年。

眾所周知,河南是公認的大學聯考大省,每年較之其他省份能多出幾十萬的考生。2020年全國參加大學聯考人數1071萬,河南就有115.8萬人,占了全國近九分之一。

競爭大,分數線高。省內也只有一所像樣的211重點大學,于是無奈選擇了鄭州大學。

「他還是有點不甘心。之前心心念念出國留學,費用有點高。于是想著考研能上個理想點的學校。」

誰能想到,這樣一個充滿斗志、前途一片大好的陽光少年,曾經是個網癮纏身、一度想棄學的孩子呢?

曾經的網癮少年,打游戲上癮、不愿意上學

賈老師是個比較佛系的人,都說觀看人觀面、相由心生。

許是這幾年她研讀佛法、國學多了,愈加的慈眉善目,整個人非常寧靜平和。沒有絲毫中年人的焦慮在她身上體現。

她對于兩個孩子的養育也是如此,順應孩子的天性,自然發展。

她只是給孩子明確規定哪些不可以為,其他在約定范圍內孩子可以自由的探索。

真正做到了「溫柔而堅定」。

比如她可以讓小寶隨心所欲的玩家里水龍頭里的水,保證他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安全即可;

比如說她帶著孩子在家里搭起來「棉被山隧道」,真的就讓被子在客廳待上了幾天,讓孩子在里面自由的探索玩耍。

這些都是她分享給我的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小案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給我分享老大網癮嚴重、甚至一度休學的事情。

因為對孩子一直比較寬松,并沒有強制孩子上什麼輔導班,小學階段老大基本上都是在快樂教育中度過的。

孩子的成績也一直是班里的中上等水平,語文比較好。有一次作文寫的好,還獎勵了一本《小狗錢錢》的少兒理財書籍。

孩子上國中時是走讀,平時上下學還回家吃飯、休息。剛入學成績也不錯。但是從初一下半學期開始,她發現孩子有點不對勁。

經常抱著電腦打游戲,有時候半夜她看到孩子屋子里亮著光,原來是偷偷爬起來又玩起了電腦。

老師也單獨和她溝通過,說孩子這段時間上課無精打采,一看就是沒休息好。剛結束的測試也是考的一塌糊涂。

她回到家和孩子溝通,沒想到孩子明確表示,不想上學了。還信誓旦旦的說,想去參加日本的哪個游戲比賽,可以獲得多少獎金。

賈老師得知后,并沒有像其他家長那樣暴跳如雷,逼迫孩子必須上學、讀書。

她聽到孩子的訴求后,很平靜的看著孩子說:「 你覺得玩游戲可以讓你獲得成就感,其實這是一種幻覺。是不真實的。你如果想玩,你就徹底的玩個夠。咱們先不上學了,你看可以不 ?」

征得孩子的同意后,她和班主任老師溝通,給孩子辦理休學手續,先請假一個月。等后續孩子的表現,再做下一步打算。

媽媽對待網癮少年的態度,決定他10年后的人生選擇和走向

據賈老師分享,孩子剛休學后可開心,認為終于可以隨心所欲、痛痛快快的干自己的事了。

全天在家玩游戲3天后,他還有點意猶未盡,他甚至還要自學什麼編程課,想著以后要自己開發游戲,做一個大贏家。

在家玩游戲一周后,他開始有點坐不住了。他發現,偷偷摸摸的玩游戲很刺激,真正得到父母的許可,反而沒那麼有趣了。編程書看不懂,很多代碼他也不會編寫。游戲打來打去就那些東西,而且周圍的小伙伴都上學,他也沒有了共同語言。

這時候他有點動搖了,有點想去上學。賈老師表示再等等,不用著急。請假一個月呢,可以再考慮一下。

就這樣,他在煎熬中度過了剩下半個月的時間。這時候他已經無心打游戲了。他只想快點回到同學們中,回到學校,找到自己的「組織部落」,不再是被人遺忘的角落。

賈老師把這一切看在眼里,依然不動聲色。其實她已經事先和老師溝通好,孩子已經準備好入學,希望老師能夠全新接納,不問過往。老師也表示同意。

入學前的一天,她和孩子進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談。

她說:「 我們支持你的想法,也尊重你的意見,給你選擇的權利。學習有多重要,這點也許你現在意識不到。但是這些天下來,也許你能感受到,你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只有學習才是你能真正把控的事情。其他,都是以后要考慮的事情 。」

孩子點點頭,表示同意。這點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就夠了。

據賈老師分享,後來孩子真像換了個人似的。不再癡迷那些外在、短暫的物質和刺激帶來的快樂。

比如之前,他很喜歡買球鞋,求著爸爸買了不少限量款的鞋。

有一次賈老師看見都驚呆了,居然有十來雙,怎麼也得一兩萬下不來。

自從那次之后,他把心思都放在學習上,經常晚上十一二點還在點燈學習。

後來高中住校也一直學習不錯,能夠做到自主學習、不讓家長操心。

本來一直想考個985院校,但是各種原因失利,無奈選擇了本地一所最好的211重點大學就讀。

現在準備考人民大學的研究生。

曾經網癮纏身、一度休學的孩子,最終還是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孩子有網癮,父母可以試試這樣做

孩子有網癮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對待的態度和處理的方式。

對于小一點的孩子,父母多陪伴,孩子自然對手機、電視等虛幻東西不感興趣;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發現孩子有網癮,先查找下孩子迷戀網絡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家里有二胎對他忽視?還是父母和他交流少,情感空虛?亦或是周圍人的影響?然后對癥下藥,方能從根源上切斷、解決問題。

對于家長來說,家長要真正理解孩子,重新定位孩子和網絡的關系,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時間,善用手機、電腦所構建的互聯網網絡,使其成為工具,自己成為手機的主人。

愿我們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長、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喜歡玩手機、電腦嗎?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