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影視劇中會有女主角突然捂著嘴想要嘔吐,隨后發現自己懷孕了這種橋段。這些橋段看得多了之后,會讓人誤以為懷孕之后就一定會孕吐。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并不是每個懷孕的女性都會有孕吐反應,在有些孕媽吐得死去活來的時候,還有一些孕媽過得悠閑自在,完全不受孕吐影響。
小晴非常幸運,她屬于那些沒有孕吐反應的孕婦。但是她沒有孕吐反應這件事,還差點鬧出了個笑話。
小晴有記錄經期的習慣,這個月她發現自己的月經遲遲未來,心中開始有些期待。她連忙去樓下的藥店購買了一支 驗孕棒。當看到 雙杠出現的時候,小晴的心怦怦直跳,馬上拍了照片和自己的丈夫分享。
到醫院抽血「官方」了之后,小晴就在等待著自己孕吐反應的到來。都說孕吐反應來了影響食欲,為了保證胎兒的健康,小晴開始抓緊時間補充各種營養。
等著等著,眼看都過了 孕8周了,小晴始終沒有任何孕吐反應,每天胃口非常好,食量也很大。
小晴的婆婆是個質樸的農村人,說話比較直接,她看小晴 都快過了孕早期了還沒有孕吐反應,心中有些不安。
有一天,在小晴風卷殘云般地吃下了十多個水餃之后,婆婆忍不住說道:「小晴,你說不會是寶寶出了什麼問題吧?鄰居家的媳婦和你差不多時間懷的,這些天人都瘦了一圈了,吐得厲害。」
聽到了婆婆的話,小晴心中一驚。她回想起自己確實食欲很好,從不會惡心、干嘔,心中惴惴不安。
小晴的丈夫聽到了婆媳之間的對話,趕緊解圍:「 誰說每個孕婦都要經歷孕吐,我們的寶貝智商高,所以不讓媽媽受罪,以后絕對是個學霸。」
小晴對丈夫安慰的話置若罔聞,她越想越害怕,因為自己的閨蜜曾經就胎停過,心大的很,幾個月才發現。
小晴連忙跑到醫院,路上她忍不住紅了眼眶,自己好不容易懷上的孩子,難道就這樣停止發育了嗎?
做B超檢查的時候,小晴忍不住低聲啜泣起來。醫生在檢查完之后,忍不住指責小晴:「你哭什麼?你的孩子明明好好的。」
這下,小晴徹底地懵了, 為什麼自己不孕吐孩子也發育得好好的呢?難道說自己的孩子真的是個 「高智商」,懂得心疼媽媽嗎? 小晴一臉迷茫,百思不得其解。
關于孕吐,老一輩人有很多種說法。有的認為孕吐厲害的生男孩,有的則認為孕吐越厲害,孩子發育得越好。這些說法其實并沒有什麼科學的根據,很多都是一些「巧合」。
雖然加拿大有科研團隊曾經經過實驗得出這樣的結論,那些孕吐厲害的孕媽懷的孩子智商高。 但是很多科學家對此并不買賬,認為這種結論站不住腳。
想要孩子智商高是做父母的共同心愿。其實,孕吐或者不孕吐并不受孕媽主觀意識控制,也不是她們可以選擇的。只要腹中胎兒發育正常,孕媽們就不必杞人憂天。
而想要自己的胎寶更加聰明,準父母需要找對辦法,抓住機會,促進胎兒的大腦發育。 在此之前,準父母有必要了解影響胎兒智商高低的幾個因素。
影響胎兒智商的三種因素,孕媽了解一下有好處
一、準父母的遺傳因素
「虎父無犬子。」這句話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據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商高低確實會受到父母的遺傳因素的影響。
但是這種影響其實也不絕對,有些父母雙雙博士學歷,卻育有一個愚鈍的孩子,這種情況也時有發生。
如果孩子能夠遺傳到父母的高智商,自然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如果孩子的身上并沒有這種學霸的基因,父母們也不必灰心喪氣,有句話叫「平凡是福」, 有一個好的心態比高智商重要,好心態能讓平凡的日子開出絢爛的花朵。
二、孕媽的孕期營養
當寶寶還在媽媽的子宮里的時候,他所有的營養都來自于自己的媽媽。因此,孕媽們在孕期切莫饑一頓、飽一頓,飲食不規律。想要自己的胎兒能夠贏在起跑線上,有個聰明的大腦是關鍵。
孕媽們可以在每日的飲食中加入補腦的食物,例如 堅果、芝麻、牛奶等,除此之外,孕媽還要均衡飲食,不挑食,每餐都要攝入各種營養元素。 孕媽的飲食營養全面,胎兒的大腦發育就有了「源動力」。
三、準父母和胎兒的互動
當孕媽感知到胎動的時候,準父母們就可以開始著手給胎兒「胎教」了。如果 胎兒接受到的良性刺激越多,胎兒的大腦發育也就會越快。
胎教的方式有很多種,準父母們可以打開你們的腦洞,創造些和自己寶寶獨家的互動方式。
隨著胎兒的發育,他們會逐漸熟悉爸爸媽媽的聲音,甚至撫摸的方式。有時候,他們還會表現出自己的一些情緒。
當胎兒因和父母互動而感到開心興奮時,他會動個不停。當胎兒聽到陌生人的聲音時,他會變得很安靜。這樣的互動多了,胎兒也就越來越聰明了。
育兒寄語
是否孕吐和孩子的智商高低其實并無關聯,孕媽們不必太過糾結孕吐這回事。至于孩子智商這方面的問題,父母們最好可以抱著一種「重視但不強求」的平和的心態。
不管孩子的智商高低,都離不開后天的引導和教育。另外,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性,經過不懈的努力,都能在自己獨有的領域發光。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