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快訊
旅行風光
育兒分享
熱點新聞
娛樂明星
綜合推薦
装修
奇聞趣事
趣味測試
心靈語錄
創業職場
生活小妙招
軍事
设计
動漫影音
酷車
獅城資訊
明星
科技遊戲
養魚
毛孩
情感百態
全部
    
「我能和你玩嗎?」這句話,才是娃「沒朋友」的根源!
2023/03/28

在沒成為媽媽之前,從來沒想過自己的 固有認知 會在有娃之后 屢次被打破 ,你們有這樣的感覺嗎?


昨天和同事聊天,作為3歲待入園小豆丁的媽媽,同事最近有了新的煩惱:

「孩子是比較內向的性格,每次小區遛娃,孩子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又不敢主動加入。

為了讓孩子接觸社交環境,我經常會鼓勵娃大膽一點,主動詢問小朋友可以一起玩嗎?

前兩天在我的慫恿下,孩子終于鼓足勇氣問了一群正在玩耍的孩子,沒想卻被拒絕了,當時我家娃就整個人都不好了,回家這一頓哭!」


這樣的局面是同事完全沒有預料到的,傳說中孩子們友好的「求玩申請」怎麼放在實踐中,就不好用了呢?


「我能和你玩嗎?」這句話并非幼兒社交的第一塊 「敲門磚」反而會讓孩子陷入沒朋友的尷尬,這是為什麼呢?


「我能和你玩嗎」

是孩子社交絆腳石

當我們在教孩子: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實際上是 以大人的視角 去看待孩子的社交問題,當角度發生了偏頗,那麼問題解決的方向自然是跑偏了。


孩子要打入的是另一群孩子組成的社交圈, 而小孩子的腦回路和成年人是完全不同的,童年期的核心技能也與我們不一樣。


心理學家邁克爾·湯普森曾在《媽媽他們欺負我》一書中寫過一段話:

「父母們懷抱著良好的心愿告訴孩子應該直接走到其他孩子身旁,詢問:‘我能一起玩嗎?’

但我總教孩子們不要這麼說,因為這等于明確給對方拒絕的機會。不過這種拒絕并非出于惡意,只是那些孩子同樣也缺乏社交技巧」。


所以,當你的孩子說出這句「社交金句」后遭到拒絕,真不能怪對方那群孩子,尤其是 2-6歲的孩子,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換位思考能力并不成熟。


孩子本身是習慣性用否定句式的回 答,比如「不知道、不要、不好......」當很多孩子正在玩耍時,一個不認識的孩子突然詢問,也會 出于本能保護下意識拒絕對方


其次,大家可以留意下你身邊的孩子們,即便是不認識的幾個孩子,他們在一起玩的前提也不是互報姓名、提出玩耍申請,也許什麼社交寒暄都沒有,直接就玩成一片了。


就像我家娃,經常和家門口不認識的小朋友們一起玩,甚至玩了好幾天,都不知道對方叫什麼名字。


只用3步助娃社交成功

比起教孩子這句口口相傳的「社交金句」來等待孩子社交圈的「同意入群」,不如教會給孩子一些更為簡單實用、化被動為主動的實用社交技能,無需等待回應,就能毫不費力地和孩子們打成一片。


觀察對方

孩子之間聚在一起玩無非就是這兩點動機:

有好玩的東西

游戲的氛圍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所以先別急著讓孩子盲目去打入他們的陣營, 可以先引導孩子和你在一旁看看他們在做什麼?玩什麼?說什麼? 這對下面的步驟很重要。

夸出彩虹屁

嘴甜的孩子不僅大人喜歡,也會深得同齡人的歡迎,畢竟沒人不愛聽「彩虹屁」吧~


邁克爾·湯普森博士在他的書里講過一個案例:

小男孩大衛想要和旁邊兩個正在搭積木的孩子一起玩,他先是在旁邊觀察了一會,并沒有急著發出加入申請,之后他說了一句:「好酷啊,這是什麼呀?」


接著有個孩子就和大衛介紹「這是一個停車場」。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大衛也就非常自然地加入進去了。


看到這里相信你也有了答案,當帶著孩子觀察了對方在玩什麼之后, 打入他們圈子的第二步就是對于對方正在做的事情表示認同肯定,這樣的做法更顯高情商。


如果孩子比較害羞,那麼家長可以先給孩子做個示范,帶著孩子一起夸夸對方小朋友正在玩的東西或游戲,看到成功的示范,孩子就會有了行動的勇氣。

做點貢獻

無論是什麼圈層的社交都會有一個不變的內核 ——接受新成員加入,那麼原由的小圈子就會需要打破現有平衡和資源分配。


哪怕是小到一個游戲,原本3人玩,多一個人加入也會有相應角色調整。


如果新加入成員無法做出貢獻或利益,那麼該社交圈有什麼理由要接受這個新加入成員呢?


聽起來的確有些殘酷,但是 無論是孩子們之間的社交還是成年人的社交,都遵循著這一規律,更是一種人性的共性。


所以,我們通過這個角度可以多一點教孩子的思路—— 不破壞對方社交圈既有的游戲和行動,并利用互惠原則提出貢獻和幫助。


比如:

當有小朋友在小區里一起玩沙子,可以從家里找一些現成小工具讓孩子提供給小朋友一起分享;

有孩子比賽跑步摔倒了,可以引導孩子提供幫助,扶小朋友起來;

在商場積木區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積木,如果孩子也想加入,不如引導孩子幫對方找需要的積木塊......


對于慢熱膽小的孩子,不可能一次就能游刃有余地掌握這些技巧 ,我們先不用太用力過猛推孩子一把,一步步引導,慢慢帶著孩子示范每一步,不要怕麻煩。


畢竟,孩子需要玩伴,需要融入社交,更需要學會如何正確交朋友!


高明的領導:一不管人、二不做事、三不罰款!打造高效團隊只抓5條
2023/06/06
如果你不想上班了,建議你清算5筆賬,瞬間清醒
2023/06/06
領導想辭退你,不會明說,而是會采用「這3種方法」趕走你,很陰暗
2023/06/06
職場上,出現這10個信號,說明領導非常信任你,已經把你當成心腹
2023/06/06
上司安排工作時,回復「OK」和「收到」風險高!學會4種說法更靠譜
2023/06/06
職場要想走得順,就得具備隨時「翻臉」的能力
2023/06/06
存在4種行為的領導,越干越累得不到尊重,必定很難服眾
2023/06/06
下等人踩人,中等人擠人,上等人這樣做!
2023/06/06
面試官:同事欠你500元怎麼要回來?求職者機智回復被成功錄用
2023/06/06
沒技術、沒學歷的人適合這3個工作,只要能吃苦,一樣能月薪過萬
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