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勸華師女孩考研211,一問大學聯考排名傻眼了,不懂裝懂的親戚真丟人

勸華師女孩考研211,一問大學聯考排名傻眼了,不懂裝懂的親戚真丟人
2023/03/17
2023/03/17

不少家長反應: 學生上大學之后,反而沒有小時候愿意和親戚聊天了,尤其是那些在外地讀書的學生,甚至會因為親戚的關心而悶悶不樂。

這是因為每個大學生,都有那麼一兩個無法忍受的親戚,這些人打著關心你學習的名義,詢問你的成績和學校。實則卻在得到答案后, 不分青紅皂白,先來貶低你,以彰顯自己對教育的「獨到見解」。

安徽一位大四的女同學,節假日回家時, 遇到了一位「不懂裝懂」的親戚,大談學習方式和教育規劃,殊不知卻是丟人丟到家!

勸師范生考研211,一問大學聯考排名傻眼了,不懂裝懂的親戚真丟人

師范生,在家庭地位這一塊,可謂是贏在了起跑線上,試問哪個非師范院校的同學,沒有經歷過被家長逼著考教師資格證?

這也是教師資格證的別名——家長快樂證的由來,按照多數家長的說法:當老師多光榮啊,教資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

而師范生,才是真正有能力成為教師的群體。如果哪個高三同學,能在填報志愿時主動提出: 我要考師范,那家長肯定樂到合不攏嘴。

安徽一位女同學,就是其中之一,對教育事業尤其熱愛的她,成績也很不錯, 于是報考了位于上海的華東師范大學。

作為師范類院校,能在一眾綜合類高校中脫穎而出,成為985雙一流院校,足見其實力雄厚, 目前同樣位列985的師范院校,除了華東師范,就只剩下北京師范大學了。

考上了華東師范的那一刻,就意味著她的教師夢得以實現,在家長眼中, 即將成為教師的女兒是全家人的驕傲。

但沒想到,這次她休息回家,卻發生了很尷尬的一幕。一位不常見的親戚前來拜訪,詢問她在哪里讀書。

女同學認真回復:上海那邊的華東師范大學。

親戚:啊,師范大學啊, 畢業了就是老師嗎?是本科吧?

女同學無奈, 就算是師范大學,也不意味著畢業了就馬上當老師呀。「不」字還沒說出口,親戚就跟得了什麼好處似的,頓時眉飛色舞起來:

不是本科也沒啥,女孩子可以考專升本,當老師多穩定啊,我家孩子前兩年就專升本考上的本科,他說可簡單了。

打著關心學習的名義找存在感,難怪現在的00后大學生都不喜歡親戚

女同學無奈打斷: 不是直接當老師,但是是本科。

親戚:幾本啊?

女同學:一本。

親戚:沒聽說呀,不太出名吧,不過也沒關系,到時候考研考個好點的學校,安徽大學就不錯,還是211呢,我同事家的女兒就考的安徽大學,考了全省3000多名呢,不比你強?你說你一個女孩子,跑上海那麼遠干嘛?

這位親戚滔滔不絕地向女同學推薦安徽大學,不知道的還以為收了好處,這麼熱情的幫忙宣傳。

女同學實在受不了了, 委婉地拒絕后躲了出去。事后,從家長口中聽到了事情的后續。

那位親戚見女同學走了,意猶未盡,又找到女同學的媽媽,打著關心學習的名義, 幫人出主意,讓人家的女兒考研安徽大學。

還寬慰女同學的媽媽:孩子大學聯考沒考好也沒關系,考研還有機會呢,考上211一樣有出息,別擔心。

女同學媽媽:大學聯考四百多名還可以吧,我們倆對孩子沒有那麼高的要求,不想給她太多學習壓力。

親戚:全校400多?一共多少人啊?

女同學媽媽無奈道:全校文科生不到300人,她咋排到400名之外? 當然是全省啊。

親戚啞口無言,終于閉了嘴。女同學把這件軼事分享出來,沒想到很多同學都深有同感:這樣不懂裝懂的親戚太多了!假裝關系你的學習和前途,實際上就是拿你和其他人比。

寫在最后:

假意關心,實則想通過比較貶低你, 這種人就是嫉妒心太強,還喜歡找存在感。就比如女同學的這位親戚。

在安徽當地, 就知道安徽大學,連985師范院都不知道,還勸人家考研211?這不是笑話嗎。

這也難怪,現在的00后大學生都不喜歡和親戚來往, 因為這些關心都是虛假的,既不能起到鼓勵作用,還讓自己心情煩躁,不如不聽。

不過畢竟是親戚,逢年過節見幾面罷了, 只要家長明事理,理解尊重學生的選擇,那今后的道路,學生自然不愁沒有主心骨。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