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個問題: 你家娃有「口頭禪」嗎?你注意過孩子常說的幾句話是什麼嗎?
看到一個有意思的理論: 孩子常說的幾句話,會影響孩子的狀態,進而影響孩子體內的兩種激素:睪酮和皮質醇。
前者被稱為優勢激素,后者則被稱作是壓力激素。簡單地說,孩子狀態是兩種激素作用的結果。
當孩子 狀態好時,體內分泌的睪酮含量會增加,此時做任何事就會有種掌控感,時間一長便會越做越自信;而反之, 當孩子狀態不好時,體內的皮質醇水平會增強,此時就會變得格外敏感、暴躁。
那怎樣確定孩子處在什麼樣狀態呢?簡單的方式就是 通過孩子近期一段時間的口頭禪判斷。
狀態好的孩子,他們的口頭禪也都比較積極正能量。而口頭上不自信的孩子,則大機率處在一個高壓力的環境下。
孩子常說4句話,暗示能干大事
如果你經常聽到以下4幾句話,說明孩子的優勢激素正在起效果。
第一句:我可以的!
常把「我可以的」掛在嘴邊,能給孩子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這種暗示會在孩子遇到挫折、失敗時,讓他們不言放棄,尋找新的突破口。
「我可以的」,一定意義上也是孩子「掌控感」的外在體現,他們堅信問題能得到解決,即便現在不行通過學習、努力也能解決,其實 就是「成長型思維」的具體表現。
常說「 思維決定認知,認知改變選擇,選擇決定人生」,干大事的人最需要具備的就是「成長型思維」。
仔細觀察那些有所成就的孩子,他們大多都是具備「成長型思維」的人。哪怕當下一地雞毛,但他們的內心依舊堅信「我可以」,慢慢地這種信念就會影響他們的外在行為,從而真的變得「可以」。
心理學有個「 皮格馬利翁效應」,講的是一位心理學家,隨機在一所學校的新生中選了幾位學生,同時告訴老師和學生,他們是這批學生中最有潛力的孩子。一段時間后,這些孩子果真從普通生逆襲成了優等生。
這個實驗充分說明了孩子堅信「我可以」的力量,它會引領著事情向你期待的方向發展。
第二句:我想再試試
孩子在學習、生活中,難免遇到困難。比如一首歌唱不好,有些孩子會說「我想再試試!」,而另一些孩子則會說「我再也不唱這首歌了!」。
不同的「口頭禪」自然會帶來不一樣的行為,時間一長過的便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
常把「我想再試試」掛嘴邊的孩子,有種不服輸的韌勁,他們不懼怕短期的失敗,能站在更高的維度去看待問題,行為也會更加積極主動,比其他孩子更有內驅力。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把人的內驅力定義為「生命驅力」。他說, 個體在環境和自我交流過程中會產生一種給個體積極暗示的生物信號,這就是生命驅力。
體現在行為上就是,孩子會自愿做很多事,當他積極主動完成某事后,內心會產生滿足、興奮的情緒。
多項心理學實驗證明: 強大的內驅力會讓孩子更專注、有效、持久的做一件事,也會讓他更有責任心。
第三句:需要幫忙嗎?
這句話體現的是孩子的同理心,大部分能成大事的人都有很強的同理心。
同理心與同情心不同, 同情是「憐憫之心,人皆有之」;而同理心,則需要我們站到對方的立場上,理性的思考和感受。《高效能人士7個習慣》中的知彼解己就是同理心的重要應用。
一個缺乏同理心的孩子,往往不會關心別人,即便看到別人求助也會無動于衷,他們常常以自我為中心,表現得任性又自私。
而那些 經常說「需要幫忙嗎?」的孩子,能敏銳地察覺別人的不便,并在最恰當的時機提供幫助,這類孩子有很強的同理心和社交能力。這兩者在一個人成年后,會直接影響他的工作能力、經濟發展。
第四句:謝謝你,辛苦了~
經常把「謝謝你,辛苦了」掛在嘴邊的孩子,能快速能察覺別人的付出,并及時地為對方的付出做出肯定, 這句話體現的是孩子的一種洞察力。
洞察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洞察力強的人可以通過小微的細節,順藤摸瓜,看透本質,避免損失。
那些成大事的人都是「洞察力」的受益者,他們能 察覺別人所不覺,眼光獨到,所以常常會在自身領域里搶占先機。 比如:喬布斯、馬斯克等等。
簡單的4句話,其實反映的是孩子不同的品格,如果你的孩子經常把這幾句話掛在嘴邊,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相信「相信」的力量
也許有人會反駁,這一套完全就是毫無用處的雞湯。別著急,接下來的研究可能會顛覆你的看法。
哈佛大學教授埃米·卡迪研究發現, 一個內心充滿正能量的人往往是「機會感知型人才」,他們會覺得周圍的機會很多,跟誰都能合作,有很多種創造的可能性,積極樂觀是他們的品性,慢慢地身邊的機會就真的會越來越多。
她研究發現, 當一個人內心沒有力量時,給自己造成的破壞力就會很大。所以你究竟是想讓孩子選擇接受生活的安排,還是去引領自己的生活,這就需要他們對自己的狀態有一個巨觀的把控。
而最容易讓孩子狀態變得主動的方式,就是引導孩子平常多說一些正能量的口頭禪,慢慢地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積極。
有人做過實驗,如果一個不高興的人,可以在嘴上咬一根鉛筆,從而強制自己笑,過一會他就會真的莫名其妙的高興。
就像著名的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所說的: 我們可以偽裝一種情緒,直到我們真正體會到它。比如如果你不高興,就偽裝為高興,直到你能夠體會到它。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上面那幾句話是雞湯,與其把他們當作雞湯,不如看作一種積極肯定,時間一長孩子自然會變得更加優秀,你說呢?
今日話題:你相信口頭禪的力量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