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考筆試第二,家長發圈炫耀反遭打臉,網友:你高興的太早了

國考筆試第二,家長發圈炫耀反遭打臉,網友:你高興的太早了
2023/02/19
2023/02/19

沒經過現實的敲打,很難接受家長那些「真心話」,大學畢業前:「誰考公啊,沒出息」,大學畢業后: 「媽你再養我一年,我明年肯定能考上公務員」。

有一部分學生,從大學聯考選專業到畢業后就業, 一直走錯路,因為他們沒有信息收集的能力,對專業的了解靠瞎猜和幻想,于是讀了畢業就失業的冷門專業。

等到了畢業,不信家長的勸告,國考、省考都不準備,經過現實的敲打后,老老實實回家考公務員, 筆試也考的不錯,第二名,卻又犯了大錯誤。

國考筆試第二,家長發圈炫耀反遭打臉,網友:你高興的太早了

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在網上吐槽:大學設置那些亂七八糟的專業有什麼用? 要我說就設置兩個專業,一個考研專業,一個考公專業。

考研專業的學生大一就開始:學英語、學高數、學政治、背專業課; 考公專業的同學先看政審過不過,能過就學申論、行測,過不了就轉去考研專業。

筆者看后大為震驚, 自覺告訴我這樣很荒誕,但又好像很合理?的確,現在的學生,不會點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早就被同學甩出去一條街了。

那些考研、考公能成功的同學,基本上剛上大學,就已經通過各種途徑, 了解到有用信息,并且確定了自己的奮斗目標。

大學四年, 學校的課沒怎麼聽,但考試的內容一直在看,也難怪他們能一戰就順利上岸。

但細心的同學會發現一個怪相:考研的同學大張旗鼓,恨不得天天打卡,表明自己的學習決心。

但考公的同學就不一樣,去圖書館看網課,他要說成期末復習, 就連考公的教材,他都要撕掉書皮封面,偽裝成其他書籍。

考公的人,總是偷偷摸摸的:備考偷偷摸摸,考試也偷偷摸摸,就連筆試成績下來了,也得偷偷摸摸。

山東省的小張同學,參加完公務員筆試后,成績一下來他就馬上告訴了家里人, 第二名的成績,該崗位錄用3個人,小張覺得自己已經是準公務員了。

考公最忌諱「大張旗鼓」,「偷偷摸摸」才是考公人最明智的選擇

而小張的媽媽在得知了小張的成績后, 發朋友圈詢問:筆試第二,有沒有必要報輔導班啊?

一方面,是真心提問,另一方面就是單純炫耀了。小張在體制內工作的舅舅看到后一通電話打過去,喝止了小張媽媽的愚蠢行為。

小張舅舅如是說道:別說面試還沒考,八字還沒一撇呢, 就算面試成績出了,也不能聲張,考公這件事,千萬別高興的太早!

小張的媽媽以為,是對方在體制內待得太久,過于敏感, 但小張舅舅接下來的一席話,卻讓小張媽媽后背發涼,并且心服口服地刪掉了朋友圈。

考公最重要的環節,除了筆試、面試,就是政審,很多同學誤以為, 政審過了就萬事大吉,實際上一直到公示名單發出,組織部門都會接受檢舉。

身邊都是值得信任的人還好,萬一遇到那種有心的,還動機不純,嫉妒你的考公成績高, 把你說過的話錄音,掐頭去尾、斷章取義地提交檢舉,對政審的影響都是非常惡劣的。

聽完舅舅的解釋,小張的媽媽才意識到自己炫耀的行為, 對小張考公會產生這麼大的潛在危害,馬上刪除了炫耀的朋友圈。

聽到這想必大家也能理解,為什麼大學期間, 很多人考公務員都是「藏著掖著」的,而且還要尤其提防室友。

寫在最后:

因為他們是住的最親近的人,但未必每個室友都能相處融洽,況且知人知面不知心,萬一對方也考公,你們既然是室友,專業和居住地都差不多。

萬一二人報考同一個崗位,你們就是競爭對手的關系了,這期間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誰都不敢保證。

因此才說, 最明智的考公人,都是「藏著掖著」的,大張旗鼓的考公,不僅影響備考的學習狀態,還很容易給自己的政審添麻煩。

無論是考試還是今后進入體制內,作為國家的公職人員, 上崗后也要奉行低調原則,炫耀只能帶來一時的滿足,卻很可能惹來長久的禍患。

能成就大事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戒驕戒躁,與其大肆宣揚,不如悶聲干大事,備考的認真準備,考上的努力晉升,才是體制內的生存之道。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