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很多人的生活壓力很大,車貸、房貸、家里人的生活費用,孩子的教育費用等等,這些費用導致人們需要不斷地加班工作賺錢,很多人的夢想開始成為了「躺平」,沒有壓力,不用工作,舒舒服服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很多人都想著「躺平」,但真正做到「躺平」的人又不多,網上流傳一位90后女子的故事,她在出租房里「躺平」了8年,不結婚不生孩子,愜意的生活讓無數網友非常羨慕。
劉飛霞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她是家里的二女兒,上面還有一個哥哥,下面還有一個妹妹,父母的思想保守,還有一些重男輕女思想,對兒子非常上心,家里有什麼好東西都會給兒子,哪怕是好吃的好玩的,也是兒子先選,剩下的給兩個女兒。
哥哥在父母的寵溺下變的無法無天,兩個妹妹經常被他欺負,剛開始劉飛霞和妹妹被哥哥欺負了之后還會跟父母告狀,但父母并不向著她們,反而會責怪她們怎麼不躲,覺得她們沒用,有一次哥哥將劉飛霞欺負的特別慘,忍無可忍的她用板凳打了哥哥,父母發現之后直接打了她一頓,沒有任何責怪哥哥的意思,這讓劉飛霞非常的失望。
在父母的傳統思想里,女孩子不用讀太多書,他們在劉飛霞國中的時候就不愿意出學費,讓她輟學出去打工,幸運的是她并沒有聽父母的話,努力考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學,父母得知她考上大學之后表示只愿意給她出學費,生活費讓她自己想辦法,就這樣,劉飛霞在半工半讀中讀完了大學。
畢業后,劉飛霞在大城市里找到了一份文員的工作,工資不高,但是工作很輕松,她也很喜歡這份工作,但是好景不長她就被辭退了,沒有辦法的她又去了另一家公司當銷售,農村出身的她不是特別會說話,當銷售不是很吃的開,她從內心里也不是非常喜歡這份工作,她再次選擇了辭職。
辭職過后的她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父母每次打電話過來都不是安慰她,而是找她要錢,覺得她是家里唯一的一個大學生,應該掙的很多,要錢的次數多了,她覺得很煩,就拉黑了父母的電話。
思忖再三的她進入到了一個工廠上班,工作很累而且工作時間還長,但是收入是她第一份工作的好幾倍,工廠的工作讓她幾乎沒有時間休息,壓的她喘不過氣來,久而久之,她又覺得這份工作不適合她,她再次選擇了辭職。
辭職過后的她很快就有了小想法,她來到了一個小縣城,租了一個很小但是很溫馨的房子,一個月房租不到兩百塊,她將房間里的空間都有效利用了起來,買了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準備自己做飯。
小縣城的生活節奏很慢,物價也比較低,但是她很滿足于這種生活,她每個月的生活費不超過五百塊,買一些打折的米面蔬菜,每天精打細算,生活過的非常愜意,她每天都會曬著太陽看書,有時候她還會背著包出去窮游,買一張便宜的火車票去放松心情,看著外面的世界,她的內心世界無比的滿足。
她還會做一些日結的兼職,比如扮玩偶去發傳單,不用與人交流,做一天拿一天的工資,父母寫信催婚,她也會給父母回信表示自己過得很好,讓他們不用擔心,這樣的生活劉飛霞已經過了8年了,她很滿足于自己現在的生活,非常舒服,也是她想要的生活。
劉飛霞的故事發到了網上以后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紛紛表示羨慕她,也想「躺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躺平」這個詞讓我們不禁思考現如今的生活壓力,大家的生活壓力都很大,前段時間一位朋友表示自己一個月掙的工資都不夠一家人花,想辭職都不敢辭,如果不能找到更好地工作,一家人的生活會更加困難。
生活壓力大的時候,大家就要想辦法給自己「解壓」或者「減負」,比如可以在節假日出去玩兒,很多人喜歡宅在家里,宅在家里一整天也不出去呼吸新鮮空氣,這樣身體可能會更疲憊,同時也要健身,健康的作息,這樣身體才會處于一個舒適的狀態。
很多父母希望自己孩子可以「贏在起跑線上」,給孩子施加壓力,讓孩子好好學習,壓力太大了就容易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父母要對孩子多一些「松弛感」,允許孩子做一個孩子,讓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