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寶寶1歲前,這5件事不要做的「太早」,以免影響寶寶發育,要早知
有了寶寶后,家長就有了盼子成龍的心情,總想讓寶寶在各個方面不落后于同齡人,于是什麼事情都想快點完成,比如寶寶才六七個月,就開始鍛煉走路,認為寶寶越早學會走路越聰明。
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有些事情是不可以早早做的,否則會傷害到寶寶,別不當回事!尤其是照顧1歲內的寶寶,更要謹慎一些。
注意了,寶寶1歲前,這5件事不要做的「太早」,以免影響寶寶發育,要早知!快來看看吧,究竟指哪些事,越早知道越好,別入坑了。
一、早早地鍛煉寶寶排便
有些家長認為早些鍛煉寶寶排便,寶寶就能早早的學會自己上廁所,于是在寶寶剛生下來后,就天天把屎把尿,以為這樣做得多了,寶寶就能早些學會自己上廁所。
其實這麼做并不對!因為寶寶一歲內,控制排泄的肌肉和尿道括約肌發育都不完善,再加上寶寶的大腦神經系統也沒有發育完善,所以寶寶一歲內不能自主排便,再怎麼鍛煉都不行。
一般等到寶寶一歲半到兩歲的時候,是鍛煉排便的好時候,家長別弄錯了。
另外經常把尿,對寶寶是一種傷害,可能會影響脊柱發育。還有把尿不分時間的話,會影響寶寶的睡眠。
二、早早地給寶寶枕枕頭
有些家長認為枕枕頭睡覺才舒服,于是在寶寶剛出生不久,就會給寶寶枕枕頭,以為這樣做會讓寶寶睡得更好。
其實這麼做并不對!因為寶寶三個月前脊柱沒有生理彎曲,平躺時后背和頸椎呈同一平面,如果用了枕頭,會是使脊椎呈現彎曲,給寶寶帶來不必要的壓迫,所以不建議過早地給寶寶枕枕頭,尤其是三個月前。
等三個月后,可以給寶寶墊毛巾,不能用特別高的枕頭。
三、早早地給寶寶斷奶
有些家長可能會在寶寶三個月或者六個月的時候斷奶,這麼做是不對的。為了寶寶好,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堅持,最早到一歲,最晚到兩歲。如果因為上班不能喂母乳的話,可以將奶擠出來,冷藏起來給寶寶喝。如果因為奶水少的話,可以追奶。追奶沒有效果,再喂配方奶。
另外提醒寶媽,白天的母乳不要輕易斷,但夜奶要盡早斷,最好從四個月或者六個月的時候開始逐漸減少喂奶量和次數,最終達到斷夜奶,可別等到寶寶一歲了還在喂夜奶,那就不好了。
四、早早地讓寶寶吃大人飯
有些家長不知道給寶寶做什麼輔食,就會早早地放棄,直接給寶寶吃大人飯。也有的家長認為讓寶寶早些吃大人飯,可以更好更快的適應。
不管出于什麼考慮,這麼做都不對。一歲前就讓寶寶吃大人飯,容易傷到寶寶的脾胃,也容易出現營養不良,更不利于發育。
建議家長,添加輔食最好堅持到三歲。多看看寶寶食譜,你會發現輔食花樣很多,做起來也很簡單。
五、早早地讓寶寶學走路
有些家長在寶寶七個月左右的時候,就可以練習寶寶走路了,經常架著咯吱窩往前走,或者直接將寶寶放進學步車里練習。
這麼做非常不好,寶寶沒到學走路的月齡就練習走路,容易出現骨骼發育畸形、骨折等情況,別不當回事。
建議家長,寶寶長到八個左右的時候,先練習爬行,等熟練了掌握后,再練習站立。等站穩當了,才開始練習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