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幼兒園老師:媽媽是上班族還是全職媽媽,娃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幼兒園老師:媽媽是上班族還是全職媽媽,娃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2023/03/17
2023/03/17

點擊關注我,領取 100個 提高學習成績的秘訣!

有家長曾經向幼兒園提議,孩子的入園年齡應該向前提,一歲半、兩歲半的孩子也應該接受,媽媽才能解放出來去參加工作,創造社會價值。但是,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三歲之前,最好不要送去幼兒園,媽媽對孩子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幼兒園老師:「上班族」媽媽和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差距明顯

孩子上幼兒園階段,學習與人交往,是性格成長的重要階段。多年從事幼兒園的老師,可以很容易就從孩子的性格、行為習慣而判斷孩子的媽媽是上班族還是全職媽媽。

上班族媽媽的孩子

媽媽去上班,孩子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顧,這是很多家庭的現狀。我們經常說,爺爺奶奶帶大的 孩子會比較「軟」 ,他們性格上依賴性比較強,生活技能掌握也比較少,脾氣不太好。

就拿第一次入園來說,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往往會 哭鬧得比較厲害 ,因為爺爺奶奶寵愛,分離焦慮會更重一點。

而且,孩子因為家人的寵愛,對待身邊的小伙伴往往也 不是很友好 ,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就生氣了,發脾氣了,造成的人際關系也比較緊張。

總之,媽媽是上班族,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自理能力差一些,性格也比較容易走極端。

全職媽媽帶大的孩子

媽媽的陪伴帶來的安全感,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我們看見很多媽媽帶大的孩子,他們會更加開朗活潑,喜歡交朋友, 敢于冒險、 不怕出錯。

孩子的生活 自理能力也比較強 ,能夠很快地適應新的環境,良好的心態和人際關系也讓孩子的幼兒園生活比較快樂。

很多媽媽抱怨,抱起孩子就賺不到錢,賺錢就不能陪伴孩子,而全職媽媽也被譽為「最危險的職業」,和社會脫節,失去創造財富的能力,經濟方面依賴老公等等。

但是,我想說的是,不管多麼難熬,孩子出生到3歲這三年的時間里,媽媽的犧牲都是值得的。因為全職媽媽帶大的孩子,相對地安全感更充足,會更自信和開朗。

媽媽的陪伴對孩子非常重要,性格影響孩子的很多方面

嬰幼兒會在和媽媽的互動中, 發展自己的認知能力 、與人交往的能力,也是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催化劑」。

媽媽有充足的時間陪伴孩子,并且積極地和孩子進行互動,會和孩子形成良好而牢固的親子關系,讓孩子的內心強烈的安全感,從而可以 收放自如地調節自己的情緒 ,做到情緒穩定,自尊自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

良好的性格決定孩子的很多方面,當孩子遇到挫折 能不能堅持不懈 ,當孩子進入社會,敢不敢 開拓進取 ,孩子能不能很好地處理人際關系,這些東西不能用學習成績和金錢業績來衡量,對孩子的影響卻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媽媽看起來陪伴孩子并沒有什麼收獲,卻給了孩子很大一筆財富。

隔代撫養, 爸爸「加盟」,都不能代替媽媽,媽媽的眼神,媽媽身上的氣味,媽媽的一個眼神都是和孩子心靈相通的。當一個女人被冠以「母親」的稱號,生活中的所有,就都和孩子有關。

當孩子出生以后,如何做一個好媽媽,勝過任何偉大的職業

0~3歲,孩子越小,越需要父母的陪伴。

孩子在3歲之前,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就算是爺爺奶奶非常愛他,也會和爸爸媽媽在心里產生隔閡。雖然是嬰幼兒,但是,媽媽母愛的表達,孩子是可以體會到的。

媽媽給孩子換尿布時的撫摸,媽媽給孩子喂奶時的呢喃,都是媽媽和孩子心與心的溝通,在幼兒的心里,滿足等于被愛,等于安全,所以,媽媽的陪伴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都是非常有用的。

3~6歲,孩子需要父母高質量的陪伴。

父母在孩子上幼兒園以后,媽媽就可以出去工作了,但是,也要在下班以后,周末休息的時間多陪伴孩子。什麼叫做陪伴呢?不是孩子在一邊玩玩具,媽媽在一邊看電視或者做家務。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再滿足吃飽穿暖,我們需要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什麼是高質量的陪伴呢?是我們 要和孩子互動 起來。

孩子想要玩玩具,我們可以和他們一起 進入「情景劇」 ,和孩子分工合作,一起出謀劃策,積極地回應孩子的問題。

媽媽的回應會 引起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感覺到媽媽的關注,孩子建立自我認知,感覺到自己是被關注的,是被需要的,得到心理撫養的滿足感,孩子的內心就會是充滿安全感的。

高質量的陪伴可以是一個輕輕的擁抱,是一次親切的交談,是一個溫暖的眼神,孩子在父母的關愛、耐心滋養下,就會成長得充滿活力,健康、自信……

當然以上所說的,只是說媽媽的陪伴對于孩子來說,真的很重要,但并非一定強求媽媽要這樣做,畢竟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

想要孩子身心健康地發展,又能有好成績,請私聊我領取 100個 提高成績的秘訣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