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個女孩的推文讓我接觸到一個新詞:全職親人。
你可能會和我一樣困惑,只聽說過全職媽媽,何為全職親人呢?
簡單來說,全職親人就是子女畢業后不外出工作,只在家里付出勞動,作為回報,家庭成員會將自己一部分的工資或退休金支付給子女,如此一來,既解決了子女的就業問題,還能讓子女一般在父母親人身邊,一舉兩得。
說到這里,你也許會問:這和啃老有什麼區別嗎?
事實上,二者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子女對于家庭的貢獻了。
帖子里的女生是一名00后,爸爸退休金8000元,媽媽退休金6000,奶奶也有4000元的退休金,一家人光是退休金就有18,000元。
女生畢業后經歷了找工作難,工資待遇低,被領導約束……最終,她放棄了外出工作,決定在家里照顧家人的生活,包括準備一家四口的一日三餐、打掃房間衛生、洗衣服等。
而作為回報,他每個月能夠獲得爸爸給的2000元,媽媽給的1000元和奶奶給的2000元,月薪共計5000元。
女孩表示自從自己做了「全職親人」,一家人其樂融融,家里也省去了請保姆的費用,而考慮到自己將來的養老問題,她還將5000元的一部分拿出來交了社保,這樣退休之后也能領到一份退休金。
女孩的選擇在網上引發了很多網友的討論。
有人羨慕地表示這份工作雖然看起來就是家庭保姆,但女孩是通過自己的辛苦付出來獲得酬勞,且服務對象都是自己的親人,并不存在職場上人際關系的復雜險惡,所以只要女孩和家人都心甘情愿,這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還有網友坦言自己對這種工作十分期待,如今的就業形勢并不樂觀,就服務業而言,與其在外面服務客戶,倒不如在家里服務親人,反正都是憑勞動賺錢,家庭有富養自己的實力,何須再去外面吃苦,況且這也不算是啃老。
但也有很多網友質疑女孩的選擇,這部分網友認為即便家里有能力供養女兒,年輕人也不能一畢業就窩在家里,如果長期不接觸社會就會失去工作和社交的能力,大學也等同于白上。
更為重要的是,有網友坦言女孩現在過得是很舒服,但這種舒服是建立在女孩家人的經濟實力上的,但親人不可能永遠陪伴我們到老,如果父母失去了供養子女的能力,亦或是父母多年之后離世了,那麼女孩就會變成無依無靠、無法立足社會之人。
女孩畢業后做「全職親人」,亦反映出大學生嚴峻的就業環境
前不久,「孔乙己的長衫」火遍全網,很多專家號召大學生們放低就業姿態,主動掙脫讀書人身份的束縛,回歸基礎崗位,這樣的建議雖然在網上引發了很大的爭議,但迫于嚴峻的就業形勢,很多大學生們還是向現實低頭了。
相較于普通家庭和無法為子女提供支持的農村家庭,這位選擇做「全職親人」的女孩可以說是幸運的,至少在殘酷的社會競爭中,有家人幫她托底,雖然在家里做保姆有「啃老」的嫌疑,但至少女孩也是在用勞動換取報酬。
當然,「全職親人」能做多久,是否能夠對年輕人的工作技能有所助益,這確實很難保證,也正是因為這種不確定性,女孩的選擇也遭遇了不少網友的質疑。
但不論大眾怎樣評說,女孩能夠憑借自己的勞動在當下的工作中獲得幸福感和成就感就是一個好的開端。
本期話題
你如何看待女孩畢業后做「全職親人」呢?你覺得女孩的選擇是啃老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