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發展正盛,看到了外國學生連復雜的學術論文,都能仰仗「chat GPT人工智能」來完成,家長心中也升起疑問:未 來有哪些崗位,是不會輕易被取代的?
得出的結論是:醫生、老師和律師,這三大崗位正對應著三大熱門專業:醫學、教育學和法學,其中醫學專業的報考分數,堪稱天花板級別。
但網上卻流傳著「勸人學醫、天打雷劈」的說法,讓很多家長犯了難。而張雪峰老師的一句「大實話」,徹底打消了家長選擇醫學專業的顧慮。
張雪峰又說「大實話」:這個醫學專業找工作不發愁,40歲都不禿頭
在網上有很多在讀醫學生,發布「學醫勸勸退貼」,不僅后悔自己學醫 ,更勸高三的學弟學妹們,也不要選擇醫學專業。
雖然醫生職業高尚,但無奈, 醫學的學習成本很高,不僅要投入大量時間,也要比其他專業的學生付出更多的努力,這才導致了很多醫學生半路后悔。
但盡管如此, 我國的大學聯考大省:山東、河南等地,醫學專業的分數只增不減,競爭更是一年比一年激烈。
雖然都是學醫,但專業不同境遇也是天壤之別, 丁香園曾邀請了1639名醫護工作人員,其中有在讀醫學生340人,以及轉行的醫護工作者32人。
做了一項關于「你會推薦大學聯考生選擇醫學中哪門專業」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1.5%的人都推薦了口腔醫學專業,而報考熱度最高的臨床醫學專業,只有26.3%的人推薦。
臨床醫學的專業和就業去向,多數家長都已經了解了,甚至認為臨床醫學就是最好的醫學專業,但根據「過來人」的推薦可知: 口腔醫學比臨床醫學更值得報考。
下面,筆者就帶各位同學和家長們,介紹一下,這個不僅備受同行認可,連張雪峰老師也鼎力推薦的口腔醫學專業, 到底學習哪些課程,畢業后的去向和發展又是如何。
口腔醫學顧名思義,是由牙科專業發展而來的綜合性學科,課程的學習和其他醫學類專業相似, 都要學習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作為基礎。
口腔醫學的學制和臨床醫學相似,但壓力卻大相徑庭,原因在這:
不同的是,在基礎知識打牢后,本專業的同學們, 還要繼續進修口腔醫學的專業課程,同樣包括基礎知識和臨床課程實踐。
不同院校對口腔醫學專業的培養方向和年限會有所差異,因此課程的具體安排會有所出入,以普遍情況為例:
多數開展該專業的院校, 口腔醫學的學習年限為五年制,這點和臨床醫學很像,就此也能看出,口腔醫學專業的學習難度不比臨床醫學低。
少部分學校有八年制的口腔醫學,即5年本科+3年碩士,但醫學的碩士和其他專業不同,學生在本科畢業后,是直接進入醫院,一邊學習一邊接受醫院的培訓,理論知識和實踐兩手抓,畢業后就能直接上手工作。
這看上去和臨床并無太大差別,但學習口腔醫學專業的學生,壓力卻比臨床的學生低很多, 哪怕到了40歲,也不必為了禿頭擔驚受怕。
原因很簡單,因為臨床等專業的醫學生,畢業之后必須考研才能有就業機會, 但口腔醫學專業的學生,本科畢業后根本不用為就業發愁。
想報考口腔醫學專業的同學,有三個問題需要特別注意:
聽到這里如果對該專業感興趣的家長還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是該專業的報考受到學科的限制,多數醫院要求選科搭配為「物理+化學」綁定。
除此之外, 該專業對學生的健康有很嚴格的限制:左撇子、視力、聽力、嗅覺和口吃等有問題的學生,不宜報考該專業。
第二點需要注意的是:口腔醫學專業的本科生就業范圍很廣, 但如果想進入公立醫院做有編制的牙醫,就必須要考研了,或者直接選擇「5+3」,就避免了考研的壓力。
最后一點要提醒同學們: 口腔醫學專業和口腔醫學技術專業不同,后者的工作內容為矯正、配假牙,只能是牙醫的助手,而口腔醫生專業才能成為真正的牙醫,同學們不要報錯了。
雖然該專業畢業后的就業前景很好,但畢竟是醫學專業, 學習難度和學習任務還是很艱巨的,希望同學們在報考前做好心理準備。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