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探長(共1809字,閱讀約4分鐘)
「我的孩子就是不愛看書!怎麼說都不聽!真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我家孩子寫個作業磨磨蹭蹭的,讓他多寫一道題,我倆都得吵一架。」
不少寶媽對孩子的學習,總是非常的困擾,「只要父母不督促,孩子就飄了。」
每當看到自家孩子寫作業雞飛狗跳的場景,很多家長就會非常羨慕那些能夠自律的完成作業、每天認真學習的孩子。
★寶媽深夜推開15歲女兒房門,畫面讓她心疼
一位寶媽用錄視訊的方式,記錄了女兒每天的成長點滴。
當她推開房門看到女兒的時候,內心不由得心疼了起來。
夜深了,母親推開房門想看看女兒睡了沒,但是母親卻發現,女兒戴著眼罩蓋好被子,開著小夜燈安安靜靜地躺在床上。
而她的耳邊,卻放著一本英語書和播放器。
即便到了快要睡覺的時間, 女兒也要聽著英語,鍛煉自己的聽力和詞匯量。
這一畫面,讓母親特別地心疼。
母親表示,女兒平常不看手機,不刷視訊,不貪玩,對父母也很孝順尊敬,對自己的事情也特別上心。 學習的事情不用父母操心,自己早讀和回家寫家庭作業,都是自己主動去做的。
看到女兒如此的努力、勤奮和自律, 身為母親的她雖然也很驕傲,但也感到了一絲擔憂。
女兒的目標是要考上清北這樣的名牌大學,但如果心理壓力過大,每天睡眠不足的話,如果影響了身體的發育和健康,對她的生活、學習也會帶來一些問題。
網友們對此也紛紛發出了感嘆:
「多少人看到會羞愧啊!我自己每天的生活都是渾渾噩噩度過的,還不如一個孩子自律呢。」
「一個擁有高度自律的孩子,前途無量啊!」
自律對于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非常重要。
一個自律的孩子,通常能夠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生活和學習。
能夠更加獨立自主地處理問題,并且會更加有條理和富有計劃性。
此外,自律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決策能力和堅韌的精神。
這些都是成功人士不可或缺的素質。
而談到自律,不少家長會比較的焦慮,認為孩子的自律都是天生的,別的孩子從小不需要家長的看管就能做到自律。
但其實, 自律往往是后天形成的,也是需要在家長的引導和幫助下,無形中慢慢培養起來的。
★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家長可以這樣做:
●設定目標和計劃
教孩子設定目標和制定計劃,這可以讓他們了解自己想要實現什麼結果,并且清楚自己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努力去做每一件事情。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一個目標列表,然后一起制定步驟,并確定完成每一步所需要的時間和資源。
當孩子開始實踐計劃時,家長要時常監督和支持他們,并及時為他們提供反饋和指導。
●培養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習慣可以幫助孩子自律并減少對家長的依賴。
例如,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每天按時睡覺、按時吃飯、按時完成作業等。
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家長應該給予孩子鼓勵和激勵,同時采取適當的懲罰措施來確保孩子遵守規則和紀律。
●建立積極的思維模式
自律的人通常具有積極的思維模式,他們更傾向于看到問題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問題本身。
因此, 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從積極的角度看待事情,盡可能獨自地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案。
如果孩子遭遇困難或挫折,家長可以與他們一起分享自己的經歷,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勵,給予孩子信心。
●給予孩子自主權
當孩子擁有自主權時,他們更加傾向于做出自己認為正確的決定。
家長應該盡量給予孩子自主權,讓他們參與到決策和計劃中。
盡管孩子可能會犯錯,做出的決策可能并不成熟,但讓他們大膽的去想、去計劃,可以讓他們從錯誤中學習,逐漸積累經驗并逐漸成長為更加自律和思想成熟的人。
►提供正面反饋
鼓勵和正面反饋是培養孩子自律性的關鍵。
當孩子表現良好時,家長應該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以激勵他們繼續努力。
此外,家長也要盡量避免使用懲罰措施來強迫孩子變得自律,因為這反而會使孩子失去動力和信心,對自律的行為產生排斥。
►家長的正面榜樣
想要孩子自律,那麼家長首先就要做到自律。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需要父母給予引導和精神上的幫助。
當孩子制定了一個計劃或者目標時,家長也可以指定一個自己的計劃,并且彼此可以監督對方。
當家長和孩子一起為了自己的計劃或者目標努力的時候,那麼在自律的過程中,孩子的心里也會因為多出一個「競爭者」或者是一個「隊友」而更加的有動力或信心去執行。
辣媽語錄:
培養孩子的自律性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家長的耐心和恒心。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與孩子建立積極的溝通和互動關系,并采用適當的方法來 激發孩子的自我激勵和自我控制能力。
通過這樣的方式,相信孩子將逐漸形成自律的習慣,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斷地努力。
家長們,你有陪伴孩子一起讀過書嗎?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