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探長(共1922字,閱讀約4分鐘)
在很多父母的心里,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能夠成為優秀的那一類。
但,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子的人,最主要的還是要看父母的教育。
董宇輝在一場9萬人在線的直播中,分享了一些自己成長的經歷以及在教育孩子時會面臨的種種問題。
而這一場意義深長的「家長會」也引起了每個人的思考。
董老師指出:在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父母或者老師,哪怕只有一次給孩子正確的耐心的充分的引導,對他們來說都是多麼重要的作用。
父母對孩子愛的太少或者愛的太滿,都是一種殘忍。
父母在遇到問題時總是以吵架解決,那麼在孩子的認知中,想要解決問題只有吵架,這樣的三觀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很糟糕的。
而董老師也提到了自己小時候的一件事:當他問爸爸自己應該怎麼選擇人生的何去何從時,他的父親意味深長地說, 真正值得奮斗的工作,一定是創造價值的,人是萬物的尺度。
當聽完了董老師的分享后,很多網友才意識到, 自己與別的父母的差距居然那麼大。
孩子的成績一下來或者有什麼集體活動的時候,家長們往往會習慣性的給自己的孩子排名,看看他們能夠處于哪一位置,但卻很少將自己和其他的家長做一個對比。
★其實,從孩子的角度以及教育的層面來看,家長也是有等級之分的。
三流的父母,只會吵罵,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二流的父母,只會控制孩子,讓孩子失去自我;
一流的父母,懂得鼓勵和發現,引導孩子追求屬于自己的人生。
而「最低級」的父母,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1.缺乏耐心和理解
這些父母通常沒有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也不理解孩子可能會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他們常常會急躁、暴躁或者無法接受孩子的不同意見。
缺乏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技巧。
2.過度干預和控制
這些父母往往習慣過度干預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
例如,對孩子的時間安排和學習計劃進行過度控制。
他們可能會強制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而忽視孩子的興趣和個人意愿。
3.缺乏榜樣的力量
很多父母的行為和言語,往往與自己期望孩子學到的價值觀相矛盾,因為他們沒有起到正確的示范行為。
比如家長希望孩子能夠認真地寫作業,但自己卻在刷手機看電視,開的聲音很大;
家長教育孩子要勤快一些,但自己卻窩在沙發上不想動。
這樣錯誤的示范,往往會對孩子的道德判斷力產生負面的影響,導致孩子不服從父母的管教,出現叛逆或者模仿家長的行為。
4.不注重身體健康和情感地支持
很多父母總是特別在意孩子的成績以及寫作業的數量,但卻很少意識到,孩子的身體健康和情感支持也同樣重要。
他們往往缺乏關注孩子日常飲食、睡眠和運動等方面的細節。
他們可能也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支持和陪伴。
這就容易導致孩子的精神和心理壓力過大,產生焦慮感和壓迫感,從而影響孩子的成長和未來發展。
作為父母,應該注重孩子的需求和意見,并積極地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導。
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早給予孩子教育的人。
★「高等級」的父母往往比較會教育子女,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明確的教育目標
「會教育子女」的父母,通常清楚自己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
這一目標會對他們在教育過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產生指導作用。
他們不僅明確關注孩子的學業成績,更重視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如品德、情感、社交等。
●積極的教育參與
高等級的父母,并不是單純地將孩子交給學校或培訓機構進行教育,他們也會積極地參與和引導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他們會有意識地制定學習計劃、鼓勵孩子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親自教授某些知識技能以及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導。
●有效的溝通互動
父母要善于傾聽孩子的想法和建議,并能夠通過有效的溝通互動來解決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不要一味的強加自己的意愿和看法,而是常與孩子保持互動、共同思考和探索的溝通方式。
●正面的行為示范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尤為重要。
因此「會教育子女」的父母,通常具有良好的品質和優秀的行為表現,也會經常給自己充充電,多看一些教育方面的書籍來提升自己。
他們不僅是孩子的引路人,更是孩子的榜樣和激勵者。
●靈活的適應能力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性格、能力、興趣和需求,因此高等級的的父母,需要具備靈活的適應能力。
他們能夠根據自己孩子的不同特點和需要,來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便實現最佳的教育效果。
●長期的教育投入
教育的過程是漫長而復雜的,而「會教育子女」的父母,通常會有持久不懈的教育投入。
他們會長期關注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時刻尋找新的教育資源和方法以便不斷提升孩子的學習和發展水平。
辣媽語錄:
用心投入到教育當中的家長,是擁有思想、目標、行動和愛心的父母。
他們用自己的引導,為孩子打造了一個思想、行為和未來都相對完美的環境。
在幫助孩子成長的同時,也讓孩子擁有了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家長們,你屬于哪一等級呢?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