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的開學,對于大四的同學而言,是忙碌又焦慮的最后一個學期。 不僅要準備畢業論文,還要為今后的發展做下決斷。
考研?考公?考編?考教資?還是找工作?這些問題到底怎麼選,選一個就注定要放棄其他幾個,取舍去難倒了一片大學生。
但這樣的難題, 卻被河南的一位家長給解決了:「四手抓」,是這位媽媽給大四女兒的「最佳建議」,評論區的同學們紛紛表示:這不就是我媽嗎!
大四女生被媽媽要求「四手抓」,無奈回懟:我一事無成,問題在你
河南一位同學,以視訊的形式分享了家長給自己制定的大四計劃: 考研在12月份,所以可以上半年備考研究生的同時,備考教師編制。
等到下半年,公務員考試開始了,也可以去試試,同時找一份工作,白天工作賺錢,晚上備考學習,「考研、考編、考公、工作」四手抓,總有一個能成功。
雖然這位媽媽是笑著說的, 但隔著屏幕,同學們還是感受到了深深的窒息感:原來所有的家長,都認為考公、考編、甚至是考研,難度都和解二元一次方程一樣簡單。
所以別說一年,只要你足夠努力,半年都能全考下來, 沒考下來,那就是你不夠努力。
所謂「四手準備」,初心也許是好的, 但四手準備的后果就是「四面楚歌」,貪多嚼不爛道理,放在學習備考中,也同樣適用。
但視訊中的女同學,并未選擇對此忍氣吞聲, 她選擇直接反擊,質問媽媽:既然你認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那你年輕的時候努力了嗎?
媽媽理所當然地回答:我當然努力了, 女同學接著質問:既然努力了,為什麼沒成為大老闆?你成為大老闆,我現在就不用為了考公還是考研發愁了。反將一軍,把家長懟的啞口無言。
四手抓的后果是四面楚歌,家長的不理解才是大學生的主要壓力來源
據了解,困擾大學生的升學和擇業問題,固然難度不低, 但這些都遠沒有家長的不理解,所帶來的壓力大。
誠然,晉升學歷和考公都需要備考,而備考的關鍵就在于努力, 但必須要認清:人和人之間,自律的程度是不同的。
有些學生自律性強,學習效率高,能用半年的時間完成備考; 而有的學生自律性差,專注度不夠,磕磕絆絆一整年,才能勉強完成一門考試的備考學習。
這種情況家長再恨鐵不成鋼也沒有用,學生的承受能力擺在那, 你逼一個抗壓性較差的學生一天學12個小時,沒學幾天她就崩潰了,到時候再后悔自己的糊涂也于事無補。
話說回來,許多家長也是無心之失,并不了解這些考試的具體難度, 筆者在此做個簡單的總結:
首先必須要確定的就是:無論是考研、考公、考編還是找工作, 普通學生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因為每一件事的難度都不低,不是三心二意就能糊弄完成的。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 國考和考研的難度最大,二者不相上下;省考的難度稍低一些,但近些年的競爭日漸激烈,也馬虎不得。
其次是考編,編制的考試難度不如考公和考研那麼大,但相應的,上岸之后,編制的福利待遇和薪資水平也照公務員差了一截。
寫在最后:
而找工作的難度,就得分情況了,如果你只是想學生能自食其力,什麼工作性質、發展空間都可以忽略, 那找工作是最簡單的。
但如果你想讓學生找到一份穩定、體面有晉升空間的好工作,那難度可大了,因為學生的努力不是主要影響因素,簡歷都成型了, 接下來就得看學生自己的機遇了。
其實,很多家長沒有接觸過這些信息,不知道實踐的具體難度, 同學們可以怪家長的無知和想當然,但絕對不能質疑他們不愛你。
相反, 恰恰是因為太愛你們了,所以在家長眼中,你們是最優秀的,所有美好的未來和選擇,都是你們應該得到的。但學生作為眼界更廣闊的一方,更能意識到自己的普通和渺小。
但無奈,信息差導致了矛盾的產生,在這個時候, 同學們千萬不要去質疑父母的愛,這樣只會激化矛盾。
不如耐心地給父母上一課,告訴他們各種考試的難度, 多溝通才是解決矛盾的最好方法。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