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部分人買房都喜歡買在高層,優點自然不少,而我的想法卻恰恰相反,我覺得買高層要多花不少錢,如果買一樓的話還能省下不少錢,把這省下的錢用來買戶型大一點的不是更好嗎?這樣錢才能用在刀刃上!
所以我當初不顧全家人的反對買了一樓的房子,都在說買得太低了,挨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罵,老公都不理我了,好在房子裝修好後,大家都不敢吭聲了。
80後的 @屋主敏芝,是這個家的女主人~
也是一個在我看來非常有眼光的人。
即便她身上有著 「全職太太」的標籤。
但依然蓋不住她曾是 職業設計師所積累的「才華」。
▲疏於打理的院子,雜草叢生
一家人現在住的這套170㎡新房,因為在一樓,所以曾被很多看房者嫌棄,理由也是各種各樣,甚至前房主也覺得院子裡的雜草難以打掃。
一進屋,就被整個客廳的顏值和「氣質」給吸引了。
四個字形容,就是 「簡單大氣」!
改造後的整體效果,更趨向於極簡,在燈光的作用下,倍顯高級~
▲過道的夢露馬賽克背景牆,很藝術
鏡頭往左看,沒有呆板複雜的電視背景牆。
只有一整面大白牆, 「留白」概念之下,是隨意點綴搭配的綠植,可以移動的電視機,簡潔中透露著輕快感,隨意中透露著高級感,以及濃厚的藝術氛圍。
之前,客廳右邊的陽臺,一直貫穿左右兩個房間。
改造後,把這部分陽臺沿著牆垛砌平,增強大陽臺的利用率。
左邊是用於觀影、會客的客廳,右邊是附屬於客廳的躺椅區~
兩個空間,通過簡單的結構、吊頂處理,在等待光線的柔和照射下,不僅整體性更好,而且視覺上也能有主次之分~
家裡的毛孩子也是超愛這個地方呢~隨手一拍,都是超安逸的畫面感。大大的落地窗,無死角欣賞屋外自然環境,一年四季,看花開花落,皆是美景~
孩子們也是愛極了這個大躺椅,天熱午後,屋外炙熱炎炎,屋內空調新風恒溫恒濕,躺在靠椅上,無不是一種愜意的幸福感~
餐廚區
▲餐廚區改造前後對比
改造後看上去更舒服了,配合整體灰色、米色的牆面配色,以及藝術感的燈飾,有種「侘寂風」的感覺。
▲美餐時刻
自然做舊的超大實木餐桌,在燈光之下顯得格外溫馨有意境。
左側靠牆,打造卡座,定制靠背軟墊,下面還能儲物,完美利用角落空間,減少衛生死角更好打掃。
卡座末端還留有地台,用於擺放燈具或裝飾品,右側是生活陽臺,除了冰箱、清潔工具櫃之外,洗衣機、烘乾機也設置於此。
▲陽臺洗衣房,還有嵌入式推拉壁櫃
餐廚區
▲餐廚區改造前後對比
改造後看上去更舒服了,配合整體灰色、米色的牆面配色,以及藝術感的燈飾,有種「侘寂風」的感覺。
▲美餐時刻
自然做舊的超大實木餐桌,在燈光之下顯得格外溫馨有意境。
左側靠牆,打造卡座,定制靠背軟墊,下面還能儲物,完美利用角落空間,減少衛生死角更好打掃。
卡座末端還留有地台,用於擺放燈具或裝飾品,右側是生活陽臺,除了冰箱、清潔工具櫃之外,洗衣機、烘乾機也設置於此。
▲陽臺洗衣房,還有嵌入式推拉壁櫃
這是一個「可塑性」的房間,因為當下孩子還小,這個朝北且距離主臥近的房間,就改造成了兩個孩子專用的娛樂房。重點曬曬收納,將來可以再改造成臥室。
日式的壁櫥櫃,極簡折疊門,內部無櫃體,用組合衣架打造,可以自由替換、更改零件,自由度很高。方便孩子們取用。
▲外面是北陽臺的一個沙地區
這裡有鬆軟的沙土供孩子玩耍,不用的時候可以蓋上左邊的蓋子,避免弄髒。
▲兒童寢室
錯位高低床的設計,方便兄弟倆互動,也不會造成下鋪壓抑。
圍好木籬笆,保留可遮陽的大樹,其他區域全部做好硬化,乾淨好打理。
這裡是北陽臺,距離女主人經常做家務的區域很近,方便孩子玩耍時,她在屋內觀察互動~
地上主要鋪設的是可以快幹的礫石。(不尖銳,很安全,踩在上面鬆軟乾淨)
南陽台更大,更寬,陽臺和花園之間有戶外木地台過度,頂部支了帳篷,可以遮陽避雨~週末,親朋好友一起來家裡聚聚,生活真的很愜意。
▲防水的戶外餐桌椅
來個戶外聚餐也很不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