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快訊
旅行風光
育兒分享
熱點新聞
娛樂明星
綜合推薦
装修
奇聞趣事
創業職場
心靈語錄
趣味測試
生活小妙招
軍事
设计
動漫影音
酷車
明星
獅城資訊
情感百態
科技遊戲
養魚
毛孩
全部
    
老人帶娃,這個時間退出最「得體」,錯過恐家庭矛盾越來越多
2023/04/05

作者 |探長 (共1783字,閱讀約4分鐘)

年輕的寶媽在生下孩子之后,由于還要步入職場,所以孩子的看管往往就需要其他人來幫忙了。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出于孩子的安全以及經濟方面的考慮,大部分的寶媽選擇了讓家里的老人來幫忙,那麼,帶娃的重任便自然地落在了老人的肩上。

而老人幫忙帶娃,對于年輕人來說,有一定的優勢:

經驗豐富:

老人作為過來人,帶過自己的子女或其他的孫輩,所以他們見過的聽過的會比較多,對照顧孩子的方法和技能往往也會更加的熟練。

在年輕人不知道該怎麼做的時候,老人們往往能夠想出很多辦法,給年輕的寶媽及時的幫助。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關愛呵護:

老年人通常比較有耐心、溫柔、沉穩,能夠提供穩定的關愛的環境,給予孩子安全感,做孩子堅實的后盾。

陪伴互動:

老人的時間比較的充裕,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不需要處理工作或者其他的家務,所以就會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陪伴孩子玩耍、學習,增加與孩子的互動,讓孩子每天的生活更充實。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卻存在著一個問題:

老人帶孩子的時間久了,孩子跟老人的關系更近更親密,而與自己的爸爸媽媽卻十分的生疏甚至沒有感情基礎。這便容易產生親子矛盾,而且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我的表弟,在寶寶出生后,便把自己的媽媽叫過來照顧寶寶。孩子的奶奶也十分的疼愛孫子,對兒子和兒媳也很開明,所以,在大家相處的過程中,氛圍還是很和諧的。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的表弟發現, 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大,甚至敢對家人動手。

有一次,孩子被鄰居的裝修聲音吵醒了,便大發雷霆。孩子的媽媽怎麼哄都不行,幾分鐘過后,沒想到孩子居然朝著媽媽的肚子踢了兩腳說道:「都怪你,沒有給我關窗戶,電鉆聲才這麼大的。」

而表弟看到孩子這麼沒大沒小, 當場就要批評教育,卻被孩子奶奶攔住了: 「孩子沒睡醒,有起床氣,你們怎麼能吵他呢,一個大人,居然跟孩子一般見識!」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這樣的小事還有很多,在日積月累中, 孩子犯錯的時候沒有得到及時的教育和懲罰,被奶奶呵護著,而孩子的爸爸媽媽出于尊重老人,又不敢和老人爭吵。 于是,如今6歲的孩子,唯我獨尊,家里誰的話都不聽,說動手就動手。

看到孩子這樣的表現, 表弟很是后悔, 他說:「真不應該讓我媽一直照顧孩子。」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老人帶娃,這個時間退出最「得體」

老人帶孩子雖然有很多的優勢,年輕人也會更加的輕松,但是,很多人卻忽略了一個問題:

老人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大多比較的溺愛、寵愛、慣孩子甚至阻止年輕人教育批評和懲罰孩子。

如果孩子沒有得到及時地教育和引導、不懂孝順、沒有家教,對他們的生活和成長是很不利的。

在孩子出生后,老人過來照顧寶寶,對寶媽來說能夠減少很多的工作量和壓力,對整個小家也有很大的幫助。

在孩子0到3歲之間,寶寶的成長大多和吃喝有關。

讓孩子睡好吃好玩好、身體發育的健全,便是尤為重要的事情。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而到了孩子該上幼兒園的時候,也就是3歲以后, 他們需要逐漸地融入集體環境、獨自面對陌生人,而與同伴互動、培養獨立性就是他們需要擁有的主要的能力了。

●這個時候, 父母應該及時的給予孩子指導和教育

理性地教給他們如何處理問題并且多和孩子溝通、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三觀和榜樣。

那麼便能夠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好處。

●孩子犯錯了,該批評就得批評,該教育必須及時教育。

樹苗還需要定期維護和扶正,更別說一個孩子的成長了。

如果老人一直陪在孫輩的身邊,阻止父母的教育,心軟,不舍得打不舍得吵,雖然是愛孩子,但是實際上,過分的溺愛和呵護孩子,反而阻斷了他們獨立以及正確三觀的建立。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而且孩子的不聽話、叛逆、撒潑等行為,也讓年輕的爸爸媽媽感到煩惱和無奈, 無形中,便加深了家庭的矛盾,也影響了親子關系的建立。

這時候,老人逐漸的退出帶娃的工作, 讓孩子逐漸回歸到與父母的生活當中。 聽父母的話、有什麼事和父母講。

年輕的父母用正確的科學的教育理念引導孩子,形成一個穩定、和諧、幸福的親子關系,這才是真正的愛孩子。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辣媽語錄:

家庭關系中,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各自的角色和任務。

父母是孩子的老師和指引者,老人如果想要幫忙照顧孩子,年輕人便要給予感激。

而老人主要負責孩子的飲食起居即可, 教育與溝通還得由孩子的父母來做。

為了孩子健康的成長,老人及時的退出孫輩的生活,讓晚輩們學著處理生活的瑣事,每個家庭成員做好自己的工作,相信,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家庭也會越來越幸福的。

家長們,你有適當的退出孩子們的生活嗎?

(圖片源自網絡)


下屬不聽安排,任務沒人做,精明的領導都「用4招」,厚黑又管用
2023/06/08
找上司簽字,上司說「好久沒有見到你了」,高情商的人回復都很聰明
2023/06/08
認真做事的員工,為什麼最先離職,【3】個原因一目了然
2023/06/08
沒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當你不想上班了,就看看這個刷屏的「最苦招聘廣告」
2023/06/08
老闆賞識你的3個信號,抓不住機會,以后升職加薪就難了
2023/06/08
職場不缺傻白甜,但是大多是扮豬吃老虎:人到中年,10個潛規則咽進肚裡,看人看心,只做不說
2023/06/08
【悄悄的變好,驚豔所有人】: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蘑菇定律
2023/06/08
【愿你清醒時多賺錢,迷茫時多讀書】:讀那麼多書干嘛?這十句話就是最好的詮釋!
2023/06/08
職場上,不想受氣,就要氣場強大,以下【3】招見效!
2023/06/08
整天喊著辭職的人沒有走,不聲不響的人卻先走了,是因為他們懂得這4點
20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