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新冠過去了,寒假過完了,神獸們終于開學了,媽媽們還沒高興幾天,可擔心的事又來了, 最近有些地方又開始出現諸如病毒和甲流,學校開課沒幾天有停課了。
這讓家長摸不著頭腦, 難道新冠又來了,是的,有些孩子第一次感染新冠,出現了發燒、咽喉痛的癥狀,抗原測試為陽性。
而某些地方出現了甲流,主要出現在學校、游樂場這種人口密集的場所,主要癥狀就是高熱不退、肌肉酸痛、輕微咳嗽,似乎要比新冠更嚴重一些。
而可媽的大學同學,人在北京,他說周末帶孩子去了趟游樂場,孩子回來后半夜開始發高燒,最高時燒到40.5℃,抱著孩子就像小火爐。兩口子急得不得了,以為是新冠第二次,第二天急匆匆去醫院,確診為甲型流感。醫生開了藥回家吃,目前已經好了很多。
還有一個家長說孩子 周四開始發燒,伴有嘔吐,咳嗽的癥狀,白天一直發高燒,有兩次燒到快42℃,後來說是幼兒園孩子相互感染。
還有媽媽說孩子送去幼兒園沒幾天開始發燒, 好幾個都被接回去了,高燒不退,家長跟著好擔心。
也有媽媽說這波甲流比新冠還猛,渾身疼,每天測抗原,沒食欲容易困 等等。
春季是流感爆發的高峰期, 尤其是學校這種人口聚集的地方,更要注意防護,像游樂場、廣場等地方大家還是少帶孩子出去。
1、孩子突然發燒,體溫迅速上升,大部分情況在39℃以上,還會出現咳嗽等癥狀,而且這種情況通常持續2-4天。
2、孩子 頭疼,身體酸痛,如果孩子發高燒,同時身體酸疼,家長就要注意了。
很多家長描述甲流比當時第一波新冠更嚴重, 我家寶寶新冠時發燒1天天喝了藥就好了,而這波甲流明顯更嚴重一些。
而媽媽們要知道,春季是流感的高發期,而它們主要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播,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所以日常護理和衛生習慣就要抓緊。
1、接種疫苗也是預防的一種手段。
尤其是年紀小的寶寶,身體抵抗力弱,一定要及時接種國家規定的疫苗。研究數據表明:流感疫苗接種對兒童因流感住院總體保護效果53%,將健康兒童死于流感的風險顯著降低了近2/3(65%);對于免疫力相對弱化的老年人,也可預防超40%的因流感發病而導致的就診。
2、勤洗手,戴好口罩
很多人認為新冠結束了,自己也感染過了,不需要佩戴口罩了,但新的病毒有可能入侵, 因此孩子無論是在學校還是路上,都要佩戴好口罩,每天回家也要用洗手液反復洗手,做好衛生防護工作。
3、家里保持通風,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
人多的地方細菌傳播速度快, 尤其是小孩子愛揉眼睛,告訴孩子少用手到處摸,避免揉眼睛、鼻子、嘴巴。
4、增強孩子的體質與保證膳食平衡。
優質蛋白質就是其所含有的各種氨基酸種類和比值更接近于人體內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易于被人體消化吸收。
常見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 雞蛋、牛奶、魚肉、蝦肉、雞肉、瘦牛肉等等。
所以我們依然不能掉以輕心,父母們一定要給孩子做好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