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老公的朋友帶著一對雙胞胎來我家玩,兩個1歲5個月的萌寶立即吸引了全家人的注意, 可可也開心地跟她們玩起來,三個小朋友玩玩具,做游戲,一口氣玩了一個小時。
後來鄰居奶奶來串門,看到一雙胞胎姐妹,伸手準備抱一抱時,兩個小家伙突然開始大哭,而我們幾個一抱立馬不哭了。鄰居奶奶板著臉說: 「我有那麼兇嗎,還不讓我抱?」話還沒說完, 兩個小家伙哭得更厲害了。而且我們哄了半天也哄不開心。
看著兩個小家伙委屈的表情,鄰居奶奶尷尬識趣地又走了。
說來也奇怪,當這位奶奶走了后,兩個小家伙又不哭了,又開心地玩起來。老公的朋友尷尬地說: 「我家孩子有時候也奇怪,上一次看到一個嚴肅的老爺爺覺得很可憐,一直都哄不好。」
老公: 「是不是看到不干凈的東西了。」
「應該不是吧,是不是有些老人面相比較嚴肅,不太招小孩喜歡?」
是得,有些孩子的確看到「某人」就哇哇大哭,比如我家可可小時候有一次在公園玩,有一位80多歲的老奶奶過來想跟她玩,結果一向不愛哭的可可,突然就哭起來。
那小孩子們為啥極其排斥「某些」人?真的是看到了不該看的東西嗎?查閱大量資料后發現,無非是這3個原因。
6個月前,寶寶視力發育還不完善,看東西非常模糊,在他們眼中看物體有時候是靠氣味的,所以對小寶寶來說陌生人接近他,她本能地就能聞到氣味,自然會比較排斥。有些老人如果身體上有味道,自然不能吸引寶寶。
其次,孩子跟大人一樣,天生會被漂亮的, 開朗的人吸引,很多老人臉上有皺紋,頭髮白了,如果表情再比較嚴肅,說話聲音不夠柔和,真的會嚇到小寶寶。
推薦兩個視力發育游戲,促進孩子視覺發育。
游戲一:絲巾追蹤
找一條色彩鮮艷的絲巾,這個玩具非常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很適合給6個月內的寶寶練習視覺追蹤。父母先拿著絲巾在寶寶眼線慢慢晃動,確認他已經看到眼睛會跟著絲巾動,然后試試拋向空中。
游戲二:照鏡子
小寶寶都很喜歡鏡子,開始可以把小鏡子懸掛在嬰兒床上,讓躺在床里的寶寶自己琢磨琢磨。 等寶寶可以抓住東西后,讓TA自己拿著鏡子玩。哈哈,總有一天TA會發現鏡子里的人就是TA自己。
這個游戲幫助寶寶鍛煉眼睛聚焦和追隨物體,還能促進社交能力和情感的發育。
很多人說那6個月前的寶寶視力發育不完善, 那一歲多的寶寶為啥看到人還會「哇哇大哭」?
孩子4-12個月有可能是,進入了認生期,天然對不熟悉的人有了緊張,抗拒的心態,當然孩子認生是其心理發育的這跟孩子平時接觸人較少,生活環境等都有關系。表現,大多數孩子都有這麼一個過程。
孩子也會對特定人群有恐懼感,比如對其他人都很友好,只對某些人表現出恐懼,有些可能是穿暗色衣服的人,有些是戴帽子的人,有些是板著臉的人等等,我們一定要搞清楚認生背后的原因,對幫助孩子克服恐懼是有幫助的。
平時 帶孩子多接觸陌生人,給予良好刺激,接受豐富多彩的刺激,尤其要讓孩子多接觸人,這一時間段的訓練對孩子今后是否認生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而且如果孩子不喜歡接觸某類人不要強迫。讓她們接觸一段時間再親近,效果會好很多。
伊萊恩·阿倫在她寫的《發掘敏感孩子的力量:獻給敏感的孩子及其父母》書中提到過:擁有了一個敏感的孩子,也就擁有了上天賜予你的獨特禮物。
可是高敏感寶寶卻有點讓父母抓狂,尤其是不了解的父母,還以為孩子不懂事,因為他們 玻璃心、情緒化、愛哭、粘人、膽小、害羞,與其他孩子不一樣。這樣的孩子對事物和環境都很敏感,所以家長帶起來會有些費勁。
比如我家可可小時候就被人說是 「愛哭包」,因為一言不合就開哭, 衣服不讓她穿要哭,玩具倒了要哭,看到黑色衣服的人要哭,有段時間我感覺我快抑郁了。經常氣得想打她。可是我吼她沒用,孩子反抗很厲害。
所以我干脆來軟的, 鼓勵、認可,多抱抱,多安慰,孩子慢慢就好多了。孩子有時候做出一些我們不能理解的事情,別急慢慢來。
最后對于高敏感孩子,父母要幫助孩子在家里,建立孩子的安全空間。因為高敏感的孩子對環境非常明顯,他們非常需要一個完全熟悉的空間。
比如在自己家他會放松很多, 一進入陌生地方就會高度緊張,一看到陌生人也會緊張,所以別讓不熟悉的人一來就抱孩子,有親密舉動。
出門游玩帶幾件孩子熟悉的玩具,也可以帶她經常睡的 被套、枕頭、睡衣等,家里開辟一塊屬于他自己的安全區域,書房、或臥室都行,按照孩子的喜好裝扮它。我們要知道,高敏感孩子會感受到,家永遠是他的后盾。
你家孩子小時候有沒有出現過見到某人就「哇哇大哭」,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