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作文對一部分學生來說是難的,每年語文考試結束,走出大學聯考考場的時候都會有人抱怨大學聯考作文難,但每年的大學聯考中還是會有很多滿分作文,大學聯考作文的評分標準是公開透明的,大家也都知道,然而能根據評分標準寫出滿分作文的人并不多。
大學聯考滿分作文的標準確實很高,想要寫出滿分作文是需要一定的功底的,很難做到在短時間內寫作水平突飛猛進,很多寫作能力一般的同學也不是想寫出滿分作文,而是為了讓自己的作文分數更高一些,從而在總成績上多得幾分,經常有同學找我吐槽作文提分難,從高三第一次月考到如今的第七次月考,作文分數一直在45分左右徘徊,怎麼都到不了50分,其實作文提分是有一些技巧的,掌握了技巧,作文就會多得幾分了,有一些同學只是努力錯了方向。
接下來我們通過看一些大學聯考滿分作文來看作文提分小技巧都有什麼:
1.《始于模仿,終于獨創》
這篇《始于模仿,終于獨創》是一篇議論文,首段作者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了命題材料,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私以為學習之路,必先經歷理解照搬理論,借鑒學習知識,最后融會貫通,自成一派的過程。
第二段引用葉圣陶先生的話再次點明文章主旨,文章主體部分采用了遞進式的寫作方式,第一層寫對經驗的移用鑄就了自我的創新,以我國古代的一些詩歌作為論據,有力的論證了分論點,第二層寫對前人的模仿孕育了創新的枝芽,以鄭板橋的事跡作為論據,有力的論證了分論點,第三層為:模仿再好,沒有創新,終會是未竟之志,尾段再次點明文章主旨,總結全文,上升高度,與首段相呼應。
2.《得失蕭蕭音,揮手自茲去》
這篇《得失蕭蕭音,揮手自茲去》也是一篇議論文,首段以屈原的故事引入,點明文章主旨——不計得失,成就云帆滄海的美名,主體部分也是采用了遞進式的寫作方式,第一層寫執著于得與失會帶來什麼后果,用屈原與莊子做比較,寫出了看重得與失會帶來的后果,第二層寫將得與失當作終點者,讓得與失成為過去,就能走在春風里,迎接明媚的陽光,以李白、諸葛亮的故事作為論據,有力的論證了分論點,第三層進行總結,得與失是一個句號的圓滿,當埋葬過往得失,去擁抱明天的錦繡山河,尾段總結全文,上升高度,展示了青年人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號召不計得失,奉獻社會,讓文章觀點更加鮮明。
文章結構完整,層層遞進,分論點凝練雋永,提升了文章結構的清晰度,增加了語言的蘊籍。
有網友看到這篇文章后表示:道出了人生的真諦。
3.作文提分的小技巧:
首先是開頭與結尾部分,開頭部分需要營造意境,抓住讀者,閃亮閱卷老師的眼球,結尾部分要重申論點,與首段相呼應,上升高度,使文章觀點鮮明,這樣做是可以加分的。
論證部分在論據后需要分析扣題,將自己符合題意的積累充分展示,讓論據與論點相融合。
作文中引證很重要,需要多記一些名人名言,這樣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同時也可以增加文章的說服力。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作文的標題一定要經過深思熟慮,不能想到一個標題就下筆去寫,作文的標題需要經過揣摩以及潤色,這樣才能吸引閱卷老師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