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豆媽。看過豆媽之前文章的小伙伴都知道陪讀媽媽的故事,如果還不知道,可以移步:【陪讀媽媽吐槽】
豆媽在和陪讀媽媽一起梳理解決媽媽面臨的教育問題時候,給了陪讀媽媽的第一個建議就是 學會堅定的溫柔,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移步【三種愛對孩子有傷害】
可是陪讀媽媽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打電話說,這事看著簡單,怎麼做起來這麼難。
陪讀媽媽說:我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讓步,孩子就又哭又鬧,爸爸支持我,奶奶心疼孫子說我太嚴厲。我又想到還要溫柔,那就溫柔地給孩子講道理,使出洪荒之力保持微笑,結果孩子只會變本加厲,根本就不聽,也不做,哭鬧升級。
孩子、我、爸爸還有奶奶都加入進來,雞飛狗跳,簡直就是大型翻車現場。最后,孩子不哭了可是問題也沒解決,我和奶奶還有爸爸都不高興,差點就成了大人吵架了。
豆媽讓陪讀媽媽別著急,到底是為什麼事情呢?
陪讀媽媽不好意思地說,其實也不是啥大事情,還是讓孩子學綁鞋帶的事情,孩子就是不愿意學,吵著要有粘貼的鞋子,可是這是生活技能他得學會,不可能一輩子只穿粘貼鞋帶的鞋吧。
豆媽告訴陪讀媽媽,這看上去是個小事情,其實背后也是教育問題,而且還很大。不過,別焦慮,豆媽幫你梳理。
簡單的事情不簡單
豆媽問陪讀媽媽,孩子有沒有這五個方面的表現,可以對照看看中了幾條。
第一:孩子做事情喜歡自己做還是和父母一起做?
第二:孩子喜歡一個人做手工嗎?
第三:孩子遇到學不會的情況會發脾氣嗎?
第四:參考第三條,發完脾氣是繼續重新做還是放棄?
第五:孩子喜歡求助父母嗎?
如果有三條以上的答案為是,那就要引起我們大人注意哦。
沒想到,陪讀媽媽嘆口氣說,我家孩子全中。
豆媽告訴陪讀媽媽,孩子已經五年級了還學不會綁鞋帶,也不愿意學甚至非常抵觸,這個現象看似是一個小問題,但實際上是孩子能力學習的習慣模式,也可以說是孩子學習力沒有得到發展。
學習力,從孩子出生到小學階段,一直是在處于發展中,其效果最開始就表現在小學四年級以后的學習方面,很多孩子到了四年級以后學習下滑,便是學習力沒有發展出來。
到了國中會進一步放大這個問題,孩子的成績會在初二再次出現下滑,甚至孩子表現出厭學現象。
所以,不要小看了孩子在小時候的學習習慣培養問題,而父母所要做的其實很簡單,就是 在孩子探索和學習過程中,做到堅定的溫柔。
堅定的溫柔太難了
堅定的溫柔,是指什麼?就是字面的意思,堅定而溫柔。陪讀媽媽剛開始聽到這個詞,認為自己能做到,結果一件小事情上實踐下來,發現其實不簡單。
為什麼?
因為堅定意味著和孩子意見相左時候的堅持,而溫柔恰恰又是要順著孩子,哄著孩子,這兩件明明是對立的事情,怎麼可能做到統一呢?這是陪讀媽媽的困惑。
豆媽告訴陪讀媽媽,她對堅定和溫柔分開的字面意思理解基本正確的,但是這兩個詞放在一起,再去理解就出現問題了,也影響了她的實踐,沒有任何效果。
就拿孩子學綁鞋帶這件事情來說吧,在之前的討論中,豆媽講過,孩子在兩歲多第一次學習綁鞋帶的時候,陪讀媽媽是沒有堅持的,而是在反復幾次后就放棄了,選擇了穿粘貼鞋帶的鞋。
那麼,綁鞋帶這個技能孩子學會了嗎?并沒有,問題看似解決了卻埋下了隱患,也就是在孩子剛開始認知困難、挫折的時候,媽媽給他的示范是放棄并且找一個捷徑。
孩子以為不學會綁鞋帶也沒關系,反正是有鞋子穿還更為方便輕松,同時孩子也知道了自己動手學習這類生活細節是不能完成的事情,非常難,帶給自己的是滿滿地挫敗感。
當時,奶奶告訴陪讀媽媽,這綁鞋帶人人都會,等孩子大一點自然就會了。奶奶的話也不是全無道理,重點在于孩子長大這個過程中,有沒有再接觸動手學習的機會。
如果孩子有其他動手機會,動手能力得到提高,的確會在一定年齡自己突然學會了綁鞋帶。可是,陪讀媽媽的孩子并沒有其他動手的機會,孩子的生活都被陪讀媽媽和奶奶包辦了。
陪讀媽媽也意識到,原來自己那些麻利能干,為了節省時間,都在扼殺孩子的動手機會。所以,孩子到了五年級,依然沒有發展出相應的動手能力。
學習綁鞋帶這個問題再次擺在孩子和媽媽面前,是因為孩子長大了,鞋子都是需要綁鞋帶的,沒有粘貼鞋子了。這個時候,陪讀媽媽再次讓孩子學習綁鞋帶,孩子的學習還是非常笨拙,媽媽就更為焦慮惱火。
已經五年級,十歲的孩子了,一個綁鞋帶還是學不會。
越是這樣說,孩子越學不會,干脆放棄甚至抵觸,要知道在孩子的認知里,當年自己學不會,媽媽都幫自己找打了替代方法,為什麼現在不行了,而且孩子的自信心被成功打擊,原來自己做什麼都做不好。
從這件小事情上可以看到的是,當年陪讀媽媽該堅定的時候沒有堅定,該溫柔的時候沒有溫柔。
真正的溫柔和堅定該如何做?
豆媽給陪讀媽媽的建議是,五年級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說教已經失去力量,要從行為上去糾正,如何糾正,就是要學會做一個堅定而溫柔的媽媽。
具體怎麼做,還是回到幫助孩子學習綁鞋帶這件事情上,因為孩子學會綁鞋帶了,會增加他的自信心,也會糾正之前對于困難和挫折的認知,也可以讓孩子的學習力得到發展。
首先,媽媽要告訴孩子,我們面臨的問題是什麼?告訴孩子,他長大了,穿的鞋子都是系鞋帶的。如果鞋帶不綁起來,會有什麼后果?可以讓孩子穿著不綁鞋帶的鞋子出門感受一下。
其次,媽媽可以找一些各種系鞋帶方法的視訊和孩子一起觀看,讓孩子感受到綁鞋帶也有一種美感和愉悅體驗。然后和孩子一起研究學習怎麼綁鞋帶。這個時候,媽媽可以和孩子同一個方向穿鞋子,開始一起學習綁鞋帶。
千萬不要站在孩子的對面,指揮孩子學習綁鞋帶,那樣兩個人的操作動作是相反的,對于本身動手能力差的孩子來說,鏡像理解是比較難的事情,太難孩子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就容易放棄。
最后,就是當孩子一遍一遍都學不會的時候,堅定的溫柔就顯示出其力量了。當孩子想要放棄的時候,甚至哭鬧對抗不愿意學的時候,媽媽要做的是堅定的態度。
媽媽的任何猶豫都會被孩子捕捉到,所以今天咱們一定要學會綁鞋帶的決心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
但是,在鼓勵和幫助孩子過程中要溫柔,不厭其煩地和孩子做重復性的動作。不要對孩子說評價性和帶情緒性的語言,比如你還學不會,你怎麼就學不會呢?等等這樣的話。
可以說告訴孩子,綁鞋帶這件事情,的確有點難,但是不斷重復地去做,總是下一次比上一次綁著要順利一些。
堅定的溫柔,是為人父母教育孩子的一個最基本技能,堅定是為了劃出界限,溫柔是為了撫慰孩子的情緒,兩者只有結合在一起,才能讓教育生出實踐的力量,而不是空洞的說教。
豆媽在和陪讀媽媽結束談話的時候,還告訴陪讀媽媽,孩子的學習力之所以沒有得到發展,除了上面說的原因,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專注力問題,這個問題留待下一次談話來解決。
堅定的溫柔,你學到了嗎?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