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女兒去同事家玩,發現她家寶寶特別黏她。
她在廚房做飯,寶寶就跟著去廚房。她下樓拿個快遞,寶寶也哭著要跟去。媽媽上個廁所,寶寶都必須趴在廁所門外,簡直就像媽媽的小尾巴。
用同事的話來說,在她家寶寶眼中,仿佛就只看得見媽媽,累了,要媽媽抱;困了,要媽媽哄睡;上個廁所,都要媽媽擦屁屁......
說起孩子黏人,相信很多媽媽都能感同身受, 畢竟在黏媽媽這件事兒上,每家孩子都「矯情」得很。
記得女兒1歲多時,也是特別黏媽媽: 吃飯,只要媽媽喂,別人喂要麼不吃,要麼就哭;穿衣,只要媽媽穿;喝水,只要媽媽倒......總之,什麼事情都只要媽媽來幫忙,就連爸爸都不準插手。
盡管這是孩子給媽媽的一份「專屬榮耀」,但有時她們黏人的熱情,也實在讓媽媽們招架不住,畢竟媽媽也不是三頭六臂。
這篇文章呢,文文爸想跟大家聊2個問題:
看完你會發現,孩子黏人并非發脾氣,而是「有苦」說不出,媽媽別不知道。
①孩子黏媽媽,是因為信任媽媽
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經過十月懷胎后,冒著生命危險生下來的。可見,孩子跟媽媽親,是天然的!
當孩子出生后,在神奇的生理機制作用下,孩子會本能的需要媽媽,比如餓了,需要媽媽來喂母乳。
而在嬰兒時期,媽媽也基本陪伴在孩子身邊,基本上是隨哭隨到。在媽媽面前,這些聰明的孩子會更放松,做最真實的自己。
美國研究者艾倫說, 在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孩子就和媽媽形成了一種無法割舍的依戀關系。孩子在這段依戀關系中,會非常信任自己的照顧者。換而言之,在嬰兒時期,誰照顧寶寶時間多,寶寶就會更黏誰。
仔細觀察身邊有娃的家庭,多數都是媽媽在照顧孩子,所以,相對于其他人來說,孩子更信任媽媽。
②孩子黏媽媽,是需要媽媽
從人類進化的角度來看, 寶寶黏媽媽是為了更好的生存。
研究者艾倫認為:當我們的祖先在狩獵時,會通過攀爬樹木,來跳躍障礙。而那些蹣跚學步的寶寶,為了跳躍「障礙」,怎麼辦呢?就只能緊緊抓住媽媽,來獲得媽媽的保護。
孩子們在探索未知世界時,媽媽就是孩子天然的港灣!只有在媽媽身邊,他們才有底氣去接觸新事物。
一旦與媽媽分開,他們內心就會萌發出一種不安于恐懼的情緒;所以,當媽媽一回歸,他們就會趴在媽媽身上緊緊的黏住。
因此,孩子在這種情況下的黏人,是因為需要媽媽!
③想吸引媽媽的注意,獲得關注
據同事講,有次她去外地出差了,幾天后回來,孩子就像樹袋熊一樣,時時刻刻都要黏著她,還頻頻「示愛」: 我想媽媽,我要媽媽,我要和媽媽在一起!
若你不抱著她,她立馬就抱著大腿開始哭鬧。有次,同事實在是被孩子黏的抓狂了,怎麼解釋都不聽后,她沖著孩子就一頓吼: 走開!再哭就去廁所哭,煩死人了!
一頓輸出之后,整個世界都安靜了!那個原本滿地打滾的孩子,強忍住悲傷,飽含眼淚的、抽泣地說道: 媽媽不兇,寶寶乖;寶寶愛媽媽,媽媽別出差!
在她的意識中,媽媽出差就意味著要跟媽媽分開。每次想起這一幕,同事就很心疼,對于面前這個小人兒,哭無非就是想要媽媽抱,不想要媽媽離開,想吸引媽媽的注意,想跟媽媽表達愛。
一般來說, 半歲前,是寶寶黏媽媽的第一個階段。
文文爸清楚地記得,女兒3個月前,家里的人都還能抱得住;但4個月后,每天晚上就只要媽媽抱,仿佛只有媽媽才能給她安全感。
第二個階段就是半歲到2歲了,媽媽產假休完要回歸職場了,每天早上出門就會上演「生離死別」的大戲,女兒哭的那叫一個傷心。
究其原因,這個階段的寶寶認為,只要媽媽不再視線范圍內,就以為永遠看不見媽媽了。
所以, 媽媽每次離開寶寶,就得跟她做好心理建設,鄭重地說一句再見。
第三個階段就是2歲后,雖然能夠接受與媽媽短暫分開,但當媽媽跟她說再見時,她也會超級黏人。
0-3歲是孩子與父母建立依戀關系的時期。這段依戀關系建立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①建立安全的依戀關系
正如心理學家艾倫所說,好的依戀關系更有助于寶寶去探索未知世界。所以,在面對寶寶黏人時,媽媽要理解他們黏人背后的原因,理解他們的需求與情緒,進而給予幫助與陪伴。
若長期忽視孩子黏人需求,不僅會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還會影響他們走向獨立。
所以,當孩子出現黏人行為時,媽媽要及時放下手上的事情,給予寶寶回應:
媽媽們看到孩子黏人時,若能及時給出回應,孩子就會感覺的安全與被愛。在這種依戀關系下長大的孩子,內心會非常有安全感。
②幫助孩子走向獨立
當孩子黏媽媽時,媽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幫助孩子更好地走向獨立。
具體怎麼做呢?
我常使用的方法就是贊美孩子,在一聲聲贊美中,她們能獲得巨大能力,讓孩子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從而獲得自信與成就感。
女兒上幼兒園時,經常被老師夸贊獨立能力強,玩完玩具會自己收,能自己吃飯、自己穿衣......在老師的夸贊聲中,女兒就變得越來越獨立。漸漸的,你就會發現,那個經常黏媽媽抱的孩子,突然就沒那麼黏你了。
老人常說: 孩子黏大人,就那麼幾年;一旦錯過,等他們長大了,就再也不會像小時候一樣黏媽媽了。所以,當孩子黏媽媽時,媽媽也不要吝嗇你的抱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