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照顧1歲內的寶寶,這5件事要學會偷懶,對寶寶發育更有利
照顧寶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寶寶不滿一歲,照顧起來更是困難,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不會說話、不會走路、不會自己吃飯,事事都要操心,身心俱疲。
相信大多數家長對待寶寶都如視珍寶,每件事都要事先考慮,也要親力親為,但想要寶寶長得好,有些事情需要偷懶,懂得放手才行。
照顧1歲內的寶寶,這5件事要學會偷懶,對寶寶發育更有利!快來看看吧,越早知道越好。
一、懶得給寶寶用枕頭
我們成人都習慣枕枕頭睡覺,沒有枕頭的話會睡得不自在,一個好枕頭對一個人的睡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對于一歲內的寶寶來說,太早用枕頭反倒不好,家長別做錯了。
因為寶寶的頭部、頸部和背部處于一條直線,沒有出現生理彎曲,這個時候用枕頭,容易讓寶寶的骨骼發育出現畸形。而且枕頭過高的話,容易讓寶寶呼吸不暢,出現危險。還有寶寶翻身不靈敏的話,很容易捂住口鼻。
所以一般建議一歲內的寶寶不用枕頭為好,超過一歲后,可以用三厘米的枕頭。
二、懶得給寶寶把尿
很多家長照顧寶寶時會習慣性的把尿,一方面認為這麼做可以讓寶寶盡快學會自己排便,另一方面這麼做可以省下用紙尿褲的錢。
其實把尿這個做法非常不好,容易對寶寶造成傷害。因為寶寶脊柱沒有發育好,把尿時脊柱很可能會發生側彎,影響脊柱發育。而且經常把尿,寶寶會習慣這種排便方式,無法快速養成自主排便。另外寶寶還可能會養成憋尿的習慣,對身體很不好。
所以家長要在這方面偷懶,不要動不動就抱起來把尿。
三、懶得給寶寶喂夜奶
寶寶剛生下來,要按需喂養,只要餓了就要喂,夜間也要不停地喂奶。但家長要注意了,喂夜奶的時間不能太久,喂到一定時間,就要慢慢戒掉了,否則對寶寶不好。
長期喂夜奶,會讓寶寶產生依賴,導致每晚都要醒來很多次,影響睡眠,而睡不好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耽誤長高。還有長期喂夜奶的話,對寶寶牙齒不好。
建議到寶寶四個月后,就開始慢慢戒夜奶,對寶寶更好。
四、懶得給寶寶練習走路
很多家長急著想寶寶學會走路,一方面是不用天天抱著了,另一方面有人認為越早走路越聰明。其實太早練習走路并不好,會影響寶寶的腿部發育。
正確的做法是在寶寶八個月左右的時候練習爬行,等寶寶爬得熟練了,寶寶自己就會摸著東西站一會兒,等站的穩了,就會往前邁,逐漸學會走路。
五、懶得喂飯
剛添加輔食那會兒,家長需要喂飯,但不能一直喂,不然喂習慣了,寶寶沒有鍛煉自己吃的機會,就會習慣被喂,等到想讓寶寶自己吃的時候,他卻不愿意了。
經常讓寶寶自己吃,能讓他覺得吃飯是自己的事情,并且是有意思的事情,時間久了,寶寶會越吃越好。
所以家長要適當放手,差不多八個月左右的時候,讓寶寶自主進食。如果吃得不好,家長再喂一些,避免沒吃飽,總之要給寶寶自己吃的機會。
照顧1歲內的寶寶,這5件事要學會偷懶,對寶寶發育更有利!看看你做錯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