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是學習的轉折點,更是男同學和女同學拉開差距的第一個分界點,這個階段的女同學通常比較成熟懂事,在學習上也不需要老師和家長過多操心。
但男同學卻大多數比較頑皮,雖然已經在理科方面展示出了天賦和優勢,但對學習的注意力總是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因此在成績上難免落后于女同學。
陜西一位國中生的家長,記錄了一則自己接送兒子放學的視訊,沒想到卻意外走紅網絡,面對這位185的國中生,不僅家長羨慕,就連女大學生也控制不住,直言「我可以等!」
和常見的國中生不同,這名國中生身高185,比起中學生,看起來更像是大學生,且眼神中透露著不似中學生的成熟和穩重。
根據熱心女大學生的了解得知:這名外形和氣質都很出眾的中學生,就讀于西安市高新第二初級中學,這所學校不僅師資力量雄厚,且教學質量一向以嚴格著稱。
從生源到升學率都受到嚴格的把控,嚴進嚴出是這所學校的教學理念,而視訊中這名顏值出眾的國中生姓童,不僅成績優異,而且熱愛籃球。
而童同學的爸爸,正是一名籃球教練。這也就印證了,為何童同學在這樣一所學習壓力不小的國中就讀,還能在運動方面獲得不小的成就。
國中階段就能長到185的身高,想必也和童同學熱愛體育運動有關,童同學也用實力證明了:優秀的中學生,都是學習和興趣協同發展、兩不耽誤的。
面對185的帥氣國中生,別說同齡的學生看了移不開眼睛,就連大學生看了也情難自已,童同學的未來可以預見,這注定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多數家長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分數上,尤其是男同學,家長認為:學習的首要任務就是拿高分、考好大學。
像興趣愛好的培養,女同學嘗試一下還可以,男同學培養興趣愛好,一是實用性不強,二是時間成本太昂貴。
因此當學生對學習以外的事物表現出興趣和天賦時,家長的第一反應是:這會耽誤學習成績,于是慌忙地把學生的興趣和天賦扼殺了。
可實際上,教育的發展是多元化的。興趣和學習成績,是可以做到均衡發展的,家長為了分數扼殺學生的興趣,不僅對學習起不到幫助,反而會適得其反。
輕則激化學生和家長之間的矛盾,重則加重青春期學生的叛逆心理,如此一來,學生非但沒有把更多的時間花費在學習上,反而喪失了學習的動力。
興趣培養對學生的分數提高也許幫助不甚明顯,但對學生未來發展的影響卻是不容忽視的,最基本的,一個長期擁有興趣愛好,并且能把愛好轉化為特長的學生,當他走進大學校園之后,他會明顯比沒有興趣愛好的大學生更加自信。
自信加上自己的興趣愛好加持,這就注定他在大學期間能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學作為朋友,是積累人脈同時也是在積攢資源。
從自身角度出發,有強大自信心的學生,更有機會獲得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鍛煉,而那些沒有特殊興趣愛好的學生,則相對內向,不善言談。
筆者作為過來人,從高中到大學,一直很羨慕有一技之長的同學,他們不僅是學生群體中最閃耀的優等生,還是老師眼中的「寵兒」。
這些學生從小就眾星捧月,獲得了很多人努力一生都未必能獲得的認可和贊許,他們的未來主動美好,因為他們本人就是閃閃發光的。
寫在最后:
還有一些家長,有培養學生興趣特長的想法, 但無奈學生總是做不到持之以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還沒打牢基礎就荒廢了。
這種情況下,和學生說學習特長的意義,他也許聽不進去也理解不了, 不如說點最直白的好處:學生有特長和愛好,在大學期間真是能夠優先獲得擇偶權的。
大學的迎新晚會就是學生嶄露頭角的第一個舞台,有特長能表現的學生,若能抓住這個機會,大學期間不僅戀愛不愁,還能給自己增加學分,一舉兩得。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