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孩子到了中學后,數學成績會斷崖式下跌,小學階段,數學成績基本上還能達到85分以上,可到了中學基本上只能考三四十分,甚至更低。這樣的數學分數真是讓父母們擔憂和焦慮。
為什麼數學成績會下降的如此之快?
一位從教多年的數學老師,給出了解釋,這些進入國中數學成績下降快的孩子,其實早在小學階段已經埋下了隱患,只是父母們沒有覺察而已。
首先,這類孩子在小學階段的計算基礎不扎實。
計算練習是小學階段的關鍵,如果小學階段計算這一關沒有過,或者練的不扎實,那麼到了國中孩子的有理數混合運算肯定是錯誤百出。小學的計算是國中數學的基礎。
其次,這類孩子從小缺乏數學思維能力的訓練。
數學思維能力是以數學知識為素材,通過空間想象、直覺猜想、歸納抽象、符號表示、運算求解、演繹證明和模式構建等,對客觀事物中的空間形式、數量關系和數學模式進行思考和判斷,形成和發展理性思維,構成數學能力的主體。
多數老師和家長把主要精力放在讓孩子熟悉考試套路上,在理解數學概念、形成數學思維上,往往忽略了。
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能力的核心,如果孩子缺乏這種能力,那以后的數學學習就會后續乏力。
過來人都知道,不論中考、高 考,文科、理科,數學是怎麼也避免不了的科目,而且數學是非常容易拉分的科目,想想別的孩子數學都接近于滿分,考了一百三四,自己孩子如果考個五六十分,那這分數差距可就拉的太大了。
我見過一個孩子,其他科目成績非常好,都是年級前幾,可就是偏科太嚴重,數學只能考30多分,後來就因為數學拉分,無緣好的大學。
因此,在這個「數學為王」的環境下,學好數學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從小打好數學基礎呢?
這位從教多年的數學老師給出了方法, 小學階段做好兩件事:一是抓孩子的計算能力,而是多進行數學思維訓練。
提高計算能力的具體做法:
計算這件事看著簡單,但要做到不出錯,還是得多練。
一到三年級,著重練習口算。從一百以內的加減法開始,逐漸到乘除,然后到混合運算。一定要堅持每天練習,達到熟練,然后形成肌肉記憶。
口算題卡一定要每學期都給孩子準備上,讓孩子每天至少練習100道口算。注意,家長要對孩子進行限時訓練,看看孩子做完100道口算需要多少時間,正確率如何。
提高數學思維能力的具體做法:
首先,巧妙利用生活中的數學,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比如購物,家長帶孩子購物時可以訓練孩子的計算能力。這個東西多少錢,咱們給了收銀台多少錢,該找回我們多少錢,這些都可以讓孩子算一算。再大點的孩子,可以讓她比較哪種方法更優惠。
比如游戲,能激發孩子思維能力的游戲有很多,搭積木、七巧板、下棋、擺小棒等都是很不錯的,在玩的同時引導孩子用數學思考的方法去發現問題,解決游戲中的問題,提升游戲的技能與技巧。將逆推法,分類討論法,假設法等等用于游戲當中。
其次,多做數學思維訓練,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無處不在,而且涵蓋的內容很豐富,有數、形、時、空等。
早期數學的目標不是知識的積累,而是思維能力的培養。小學數學以形象化為主,國中、高中的數學逐漸走向「抽象化」,而數學思維的核心就在于「抽象化」。
在小學階段,家長要注重孩子數學思維的訓練,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歸納能力、總結能力等,幫助孩子從形象化思維逐漸走向抽象化思維。
我們孩子的數學老師是我朋友,她推薦了兩套適合小學生思維訓練的書,我家孩子堅持練習了一段時間,數學有明顯的進步,做起題來思路也更清晰,我分享給同樣家有小學生的家長。
一套是《小學數學思維訓練》。
這套書是按年級區分,1到6年級都有。書里有圖解,有海量內容習題,不同角度的解題思路。可以說做到了有趣味、巧思路、好方法。
這套書不是單純的習題集,它更側重培養數學思維,里面有思路探究、方法圖解等板塊,圖文并茂、彩色印刷,非常適合小學生數學學習提升。
另一套是《最強大腦》。
這套書更適合3到6年級的孩子,綜合性更強一些,里面題型多樣,涵蓋了眾多大腦開發的理論知識,包含多樣的學科試題,圖文并茂,以游戲方法進行科學訓練,由簡入難,讓孩子在玩中變聰明,是一套多方位開發大腦的書。
孩子對這類書沒有抵觸心理,看這套書,就像是在玩游戲,充滿趣味性和挑戰性。不知不覺中就鍛煉了孩子的思維能力。
如果你家也有小學生或者孩子即將進入小學,一定要給孩子提前入手這兩套鍛煉孩子思維的書。可以直接點擊文中鏈接了解更多。
小學數學,重在計算練習和思維的訓練,計算練扎實了,思維練活了,升到初高中,數學都不會差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