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了一個事件,讓家有女孩的我十分揪心。
河南漯河的一位化名大山的父親,為大家講述了自己女兒讓人痛心的經歷。
原來,大山的女兒小花(化名)今年12歲,本來一直很乖巧聽話,可是在5年級下學期的時候,卻顯得十分反常,半夜常常頻繁起夜,成績也一落千丈。
大山跟妻子商量之后,決定半夜對孩子進行一次「突擊檢查」。這一查不打緊,把他跟妻子嚇壞了:女兒竟然悄悄買了手機,并用在社交軟件上跟好幾個陌生網友聊天,聊的內容尺度非常大,可以說是不堪入目!
其中有一個女網友直截了當地跟女孩說:
你有沒有什麼想買的東西?如果缺錢的話姐姐給你,姐姐給你介紹幾個男性朋友,你去陪陪他們。
如此直觀的騙局,可是單純的孩子卻無法識別。
再加上孩子被拉入充斥著黃污動漫滿天飛的群里,滿眼見到的聊天記錄都是「組CP」、「談戀愛」、「老婆、老公」、「生孩子」等等字眼。
就這樣,這些壞人一是通過利益誘惑,二是通過甜言蜜語情感關懷,逐漸誘騙這些涉世未深的未成年女孩放下心理防衛,發送私密照片,一步步走向深淵。
這些人渣為了滿足自己的變態癖好不擇手段,給這些不諳世事的未成年女孩們設下陷阱,有的甚至會發展到線下的實質行為,給孩子們造成嚴重的心理陰影,甚至毀掉一生。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事件并不是個例,在父親問及為什麼這樣做的時候,孩子的回答是,身邊的同學都這樣,如果自己不加入她們,就會顯得格格不入!
難以想象我們的孩子現今處于一個什麼樣的生活和交友環境,作為一個家有女兒的母親,每每看到有這樣一個網絡環境、這樣一群人做著這些泯滅良知的事,我都恨不得帶著孩子躲進沒有網絡、遠離人群的深山,只為讓我的孩子有一個干凈純潔的生存環境。
可是我們終究無法把孩子跟人群隔離,終究還是要去適應這個社會、接受這些無奈。
網絡這把雙刃劍,正無孔不入地侵蝕著我們的生活
去年因為疫情,我家孩子停課三個月,這三個月期間大部分時間都是用平板上網課、做作業、交作業。
孩子也需要社交,這我們都能理解,所以當我知道孩子跟班級同學一起建了小群的時候,我也并未說什麼,只是想著偶爾學習累了,在小群里跟同學插科打諢放松一下精神也未嘗不可。
可是有一次我用她的平板,無意間看到一個群,里面充斥著各種信息,且里面的人網名似乎我都沒聽過,根本不是她班級里的同學。
點進去之后卻并未發現群在哪,一開始我只當是網絡推送的消息并未在意。
可是幾天后的一次,我拿起平板充電時,看到平板屏幕亮著,雖然上鎖,屏幕上卻赫然顯示著一個動漫黃圖,我當時內心一驚,隨即點擊進去,依然沒找到群在哪,但我不死心,仔細拿著QQ查看,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界面下方多了一個小功能,一點進去這個功能,就會看到各種視訊、交友、直播間等等內容。里面分類很細,孩子尤其喜歡動漫和圈子里的二次元。
在交友界面的「附近」一欄,點擊進去就會給你推薦同城的好友,距離都很近,點擊即可添加好友,而「結伴」一欄,則是大數據根據你的年齡、日常瀏覽網頁停留時長等條件分析出的愛好等等,給你推薦年齡、興趣愛好相仿的網絡好友,只需輕輕點擊「添加」按鈕即可添加好友。
我女兒正是通過這些方式添加了好多陌生網友,被人拉入好幾個各種各樣的群。
對比我們剛剛會上網時的情景,現在的網絡真的更加豐富多彩,聊天工具也開發了更多更加好玩的娛樂功能,可是這些功能卻如色彩斑斕味道鮮美的有毒糖果一樣,不停地誘惑著我們的孩子,一不小心「舔」一口這個糖果,便會一點點被侵蝕、吞沒,直至尸骨無存。
好在我及時發現,并迅速刪除、退出了群聊,也跟我女兒好好溝通一番、并嚴厲警告她不能再添加陌生網友,也不能再加任何陌生群聊,再加上我又找了一些網絡誘騙的案例給女兒看,算是暫時消停下來。
沒有底線的各種網絡小說,也在無孔不入地腐蝕孩子的思想
除了上面說的各種APP推薦的好友、群聊等等,還有一點讓我十分痛恨,那就是各個網站悄無聲息推送的各種網絡小說。
我大致看了一眼,現在網絡上最受小女孩歡迎的無非兩種小說,一種穿越小說,一種先婚(上床)后戀愛的小說,作為一個成年人,覺得這些小說要多無聊就有多無聊,可是作為完全沒有任何辨別能力的孩子,卻很為里面的「愛情」所吸引。
這些網絡小說的受歡迎,真心讓作為家長的我細思極恐。
先說穿越小說,無非是自己因種種意外死去,然后穿到過去某個女主身上,繼而邂逅一個英雄瀟灑的男主,最后終成眷屬。
這類小說無疑是模糊了死亡的概念,讓孩子誤以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件多麼美好的事情!一旦孩子產生這樣的想法,對死亡失去了敬畏感,那將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啊!
還有先婚(上床)后戀愛的小說,更是震碎人的三觀。
這些小說大多一個格式,那就是一開始霸道男主逼迫女主因為某種原因跟自己滾了床單,後來女主故意隱藏身份遠離男主,接著就是各種誤會,再後來陰差陽錯兩個人又在一起,最終知道之前跟自己滾床單的對方,然后又在一起了。
說得難聽一點,這種男主在現實中就是妥妥的渣男,這種劇情發展,在現實生活中就是妥妥的犯罪好不好!
長期被這樣的垃圾小說所浸染,我們的孩子對感情的看法會變成什麼樣子?
偶像劇里男女主的第一次相遇就是滾床單,那自己對感情的認知會不會也從這里開始?
強迫自己的男人最終變成了自己的愛人,是否會認為自己被強迫、被侵犯是正常的事情?
這對于剛入青春期情竇初開孩子的愛情觀將是多麼大的毀滅!
防不勝防的垃圾信息涌入,我們該如何保護我們的孩子?
在這個到處掃碼、沒網絡不能生存的年代,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都跟網絡息息相關,我們沒辦法把孩子跟網絡完全隔開,作為家長,我們唯有自己提高警惕,嚴防死守,才能盡量避免孩子不受網絡影響,健康快樂成長!
首先,建議高中以下的孩子不要配備智能電子設備。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非常有限,面對誘惑很難抵抗,所以家長盡量不要給孩子配備智能電子設備,尤其是智慧型手機。
今年315曝光的兒童電話手表,里面有各種聊天、下載工具,無疑像是一個簡配版的智慧型手機,我們的孩子拿著這樣的兒童手表,聽故事、聊天、支付......,別說孩子,就是大人,面對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無法抵抗,有可能也會不自覺地刷網一小時又一小時。
如果家長害怕孩子日常出門沒辦法聯系,就給孩子配備只能通話和定位的電話手表或者老年機。
其次,多關注孩子的日常動態,盡量不給垃圾網絡可乘之機。
我家孩子用的平板密碼一向都是我來保管,但真的是只有家長想不到的,沒有孩子做不出來的事!
有一天孩子用平板做英語作業,做完之后把平板還給我充電,原以為平板熄屏之后就自動鎖屏,沒想到孩子悄悄給平板設置了一個「永不熄屏」,這樣屏幕就會一直亮著,一直不鎖屏。
趁我睡著平板放在客廳充電,孩子悄悄起床把平板拿到自己屋,在網上看小說看到夜里兩點多,後來大概是實在撐不住睡著了。
那兩天孩子比平時格外疲憊,老師也反饋在學校經常昏昏欲睡,聽課效果格外差,這引起了我的重視。第二天晚上,孩子以為我睡著了又悄悄看起小說,被我逮個正著,從那開始我直接沒收了平板,以后只要涉及到網上作業,都用我的手機做。
最后,疏管結合,加強孩子對網絡的認知,樹立正確的是非觀。
在這個網絡控制人的時代,我們很難把孩子跟網絡完全隔離開來,而且即便你不讓孩子玩手機,在這個人人都有手機的時代,孩子也總會在你看不到的角落去接觸手機,所以強硬的隔離只會讓孩子對手機、對網絡更加向往,一旦有玩的機會,就更加控制不住自己。
所以我們也要做到疏管結合,比如孩子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就可以允許孩子玩多長時間的手機,當然,這個「玩」要「適度」, 適當控制孩子獲取網絡信息的范圍和深度,但要注意適度。上網要有時有點,規定好時間量,不要形成依賴。
同時要培養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讓孩子知道網絡是開放的,但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需要自己識別,對于網絡內容,我們要取其高雅、棄其低俗,有自己正向的是非觀。
另外,我們要多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比如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感興趣的書籍,也可以培養孩子唱歌、跳舞、下棋等興趣愛好,當孩子有了自己的興趣點,便不會天天想著玩手機了。
當然,網絡垃圾無處不在,我們作為大人,在監管孩子的同時,自己也要做到適度上網,給孩子做好正向榜樣,比自己說一百句話都管用!
作者:等風來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向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干貨。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