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班似乎成了當代孩子童年不可或缺的,幾乎每個孩子都至少有一兩個興趣班在上。有些興趣班是孩子喜歡要上,有些興趣班則是父母為了培養孩子替孩子選的。
興趣班,孩子就一定有興趣嗎?不一定。
一位網友的孩子二年級,去年體驗了幾節古箏課,當時特別感興趣,在孩子一再保證好好上課的情況下,這位網友就給孩子報了一年的課程。
但去年因為疫情原因,斷斷續續的也沒上多少課,經常是學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這學期孩子就不樂意再去上古箏課了。這位網友很糾結,是逼一逼孩子讓孩子堅持下去,還是就此放棄?
很能理解這位網友的矛盾心理,有很多孩子對于興趣班都是一時興起,很難堅持。
孩子對于陌生的事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試聽時,孩子都非常感興趣,拉著父母要報班,可隨著興趣班學習的深入,有些孩子就不再喜歡,不愿意再學下去了。
我給我兒子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就報了圍棋興趣班,當初只是想讓孩子體驗一下,沒想到上了試聽課,老師講課很有意思,把黑白棋以狼和小羊做比喻,孩子一下子就喜歡上了。我也聽說學圍棋能鍛煉孩子的專注力、計算能力、思維能力等,就給孩子報了班。
誰知無論報什麼興趣班,都逃不過考級這一形式。就像升級打怪獸一樣,需要不斷升級,孩子學了六年圍棋,才從18級升到4段。
這個過程很漫長,也很耗時間,每周至少要上兩次課,每天要在網上下棋,還要在書上練習圍棋死活題,寒暑假也要集訓,總之是既耗時間又耗錢。
我好幾次都想給孩子把圍棋興趣班停了,但一想已經學了那麼長時間了,就再堅持看看。
孩子雖然說他喜歡學,但也沒有到為了學圍棋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基本上就是我讓他下棋他就下,我不催促他就不動。
不得不說,除了孩子的努力、家長的堅持,任何興趣班也要看孩子的天賦如何,有天賦的孩子就是學得快。和我兒子同班一起學圍棋的,有一個孩子就很有天賦,只用了不到四年時間就升上了圍棋業余5段,而我兒子學了六年才到圍棋4段。
可是已經花費了那麼多的錢和時間,怎能輕易放棄呢?咬著牙、逼著孩子堅持了六年,終于在進入國中后放棄了圍棋,因為到了國中真的沒有時間再上興趣班了。有些遺憾,孩子還沒有升到5段。
如今再回過頭來看這六年學圍棋的經歷,如果能重來的話,我想我會早早放棄,因為我發現孩子雖然嘴上說喜歡圍棋,但很少主動花時間和精力去鉆研圍棋,總是需要我的催促和提醒。這也說明孩子不是真的發自內心的喜歡圍棋,也許孩子只是覺得老師上課好玩,能和圍棋班的孩子們一起玩而已。
以我家孩子學圍棋這件事來看,我覺得關于興趣班是該繼續堅持,還是及時止損?家長要弄清楚三個問題:
一、孩子到底喜歡不喜歡?
興趣班是孩子上,而不是家長上,選擇時要以孩子為主。
如果孩子真的喜歡,就有動力學下去,也不會覺得學的過程枯燥乏味,反而在學的過程中很享受。如果孩子的喜歡只是假象,就只是嘴上喜歡,但沒有任何實際行動,那麼就很難長久的堅持下去。
所以,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時,不要只問孩子喜不喜歡,還要看平時孩子是否主動的愿意為了這個興趣去練習、去花時間,練習的過程中,孩子是享受的、快樂的,還是被動的、為了完成任務。
和我兒子同班學圍棋的一個孩子,聽這孩子媽媽說,她家孩子經常回家自己做圍棋題,而且每天自己主動堅持,做不完孩子就不吃飯,也不出去玩,非要做完才行,每天回到家就自己拿出棋盤在那練習擺定勢。
正因為這發自內心的喜歡,那孩子學的很快,不到四年水平就到了業余5段。
所以,興趣班孩子真的喜歡很重要。
二、想明白讓孩子上興趣班的目的是什麼?
有的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純粹是想讓孩子玩一玩,體驗一下。有的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是奔著興趣特長為將來上學考試加分和獲取機會去的。
我當初給孩子報圍棋,也是聽說圍棋屬于體育特長,如果孩子能達到業余5段水平,小升初和考高中會有這種特招。就想著讓孩子學一學,沒準到時候能多條選擇的路。
有了這個心,在孩子學棋的過程中,我就很難保持平常心,每次圍棋比賽就希望孩子能打上更高的段位,于是對孩子就比較嚴厲。
如今再回想真的沒那個必要,本來是想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可學著學著就變成了不斷考證升級了。這種功利心下的學習,孩子能愛才怪呢。
所以,在興趣培養這條路上,家長不要有太高的期望,也不要被培訓機構牽著鼻子走,能讓孩子保持長久的熱愛并堅持下去,就是收獲,其他的沒那麼重要。
三、興趣班的學習有沒有影響到學校文化課的學習?
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目的是培養興趣愛好,但如果興趣班的學習影響到了學校文化課的學習,那麼還是趁早放棄,專心搞文化課比較好,畢竟我們這個大環境還是要看孩子的文化課成績的。
我發現,那些文化課學的好的,興趣班學起來也輕松,學習能力都是相通的。
如果孩子到了小學五六年級,文化課學起來比較吃力,寫作業也比較耗時,那家長就要考慮給孩子減一減興趣班了。
在幼兒園階段家長可以多讓孩子嘗試幾個興趣班,這樣可以發現、尋找孩子的興趣所在。到了小學低年級階段,就可以選擇一到兩個孩子更感興趣的堅持幾年,發展孩子的興趣愛好。到了小學高年級和國中階段,就要減少興趣班的數量,可以保留一個孩子特別感興趣再堅持一下。
反正到了國中,大部分孩子都把興趣班停了,專心搞文化課了。
家長想借著興趣班從孩子身上挖掘才華,然后順水推娃,把孩子推上人生更高處。想法沒錯,但也要結合孩子的具體情況,切不可太執著,一條路走到黑。
興趣班就是根據孩子的興趣來報的,如果孩子是在不愿意上了,說明孩子已沒有了興趣,家長就要及時止損。該放棄的時候就要果斷,不能因為已經花費了很多時間和錢,就不舍放棄,逼著孩子堅持。
學習的主體是孩子,缺少了主觀能動性,家長投入再多時間和錢都是徒勞無益的。
你家孩子的興趣班堅持了多長時間?如果你給孩子報了班,孩子又不愿意上了,你會怎麼辦?是堅持還是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