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
曾經,某乎上看到這樣一個提問:「在你身上揮之不去的童年陰影是哪件事」
評論區點贊最多的一條內容是:「單是被冤枉這件事,就是一生中無法承受之痛」
也確實如此
被人冤枉的滋味不好受,特別是被最親近的人冤枉,那種感覺就像是被全世界拋棄
小時候的我就因為不被父親信任,長大后一直 自卑,甚至連說話都不敢大聲
因為上初二之后,學校就需要寄宿制了
在那個寒冷的冬天,叔叔給我30元錢,讓我幫他家的座機電話充上話費
由于衣服穿得多,再加上一路上 蹦蹦跳跳,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叔叔給的30元錢變成了10元錢
20元錢丟了,我不敢給叔叔說,也不敢告訴爸爸
最后無奈之下,只好到營業廳就給叔叔充了10元話費
這件事很快就被叔叔知道了,他第一時間跑去向我老爸告狀
而老爸知道后,也是 二話不說就指著我大罵:「年紀小小就知道撒謊,你叔叔現在到處說你騙錢花呢,我是缺你吃、還是缺你穿了,你讓我如此丟臉」
錢丟了,所以話費也少充了
這件事我跟老爸 解釋過,可他并沒有相信,還跟著叔叔一起 冤枉我是「騙錢花」
從那以后,我發現自己對「錢」這件事特別 敏感
但凡是有人提及有關「錢」的事情,我都會刻意疏遠,擔心無辜受牽連,更害怕曾經的刺痛再次刀刮著僅存的 脆弱傷疤
同樣是和「錢」有關的事情
湖南長沙的一個小姑娘就是 幸運的
那一天,女孩放學后和同學一起到校門口的小賣部買吃的
當時因為學生太多、現場又比較擁擠,老闆誤會女孩沒付款
可小姑娘嘛,性格膽小又不敢辯解,所以就多付了一份錢
被誤會沒付款,這跟現場拿東西被抓就像是 孿生兄弟
女孩回家后也委屈地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
和其他家長有所不同,女孩媽媽并沒有覺得 小題大做,也沒有 無視此事
得知女兒因為被誤會 「沒有付款」而委屈難過,媽媽直接帶著女孩到小賣部請求 「查監控取證」
而在媽媽的堅持下,老闆調取監控
經過再三確定才知道,原來那天真的是太忙而疏忽,也冤枉了女孩
最后,老闆跟女孩道了歉,女孩的臉上也重新掛上笑容
孩子被冤枉了,家長需要引起足夠多的 重視
如果孩子在外被冤枉,回家還要被最親近的父母冤枉,那種感覺又怎會好受呢
前幾天,還看到一位網友媽媽 咨詢說:「和朋友調侃孩子有些胖,沒有想到孩子就回家鬧絕食,現在的孩子是不是都太脆弱了」
當時,媽媽帶著女兒到朋友家聚餐
因為吃飯期間女兒的「吃相」太難看了,媽媽就多嘴提醒一句:「看看你,吃得那麼快,以后要是太胖了,都不好找工作」
聽完這句話,女兒當時就表現得很不開心,嘴里還 倔犟地回應說「太胖就太胖,反正也不胖你」
本以為 大大咧咧性格的女兒根本不會在意這件事,可回家后就開始鬧絕食,平時一說起吃飯這件事就開始 急眼
女孩對媽媽發火說:
「你怎麼總是這樣,我懷疑自己是不是從垃圾堆被撿起來的」
「別人家的媽媽從來都不會那麼貶低自己的孩子,就你總是看我不順眼」
「你覺得整天說我有意思嗎?我現在不想經常回家就是這個原因」
而這些話在媽媽看來就是孩子 叛逆,她覺得「自己的孩子說幾句,怎麼了」
孩子是自己生的,說幾句沒問題,可 說話的方式就需要注意了,哪怕是開玩笑也不可以
正如,你不喜歡被別人提醒「 吃得太多,長得太胖」是一個道理
成年人不喜歡被隨便批評打擊,孩子也是一樣
和孩子溝通,不僅要注意語言方式、還要注重情緒態度
有這樣一個視訊
一個男孩,因為貪玩忘記寫作業被媽媽狠揍一頓,還當著一屋客人的面站墻角罰站
整件事情中,雖然男孩兒并沒有太大的 反抗意識,甚至臉上也看不到什麼表情,可低著頭默默流眼淚的樣子真的讓人心疼
還有一個真實的例子
上幼兒園大班的桃桃,在開學前一天 翻箱倒柜地找衣服穿,就為了第二天以最好的姿態去迎接新學期
桃桃呢,最終選擇了一件比較心儀的芭比公主裙
可一個假期下來,桃桃發現自己胖了不少,裙子的后拉鏈根本就拉不上
看著小家伙使勁拉拉鏈卻 紋絲不動的樣子,媽媽覺得特別好笑,于是就悄悄地拍下這一幕并發到家人群
這件事情被女孩兒知道后,還生氣地哭了1個小時
看著眼睛紅腫的桃桃,媽媽不理解地說「我只是發到家人群,又沒有外人看到,再說大家也沒有嘲笑你,至于哭得那麼傷心嗎」
因為一個視訊而生氣鬧脾氣,看起來似乎沒有必要,實際上對于孩子來說,那些都是 不太光彩的糗事
家長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不尊重或者隨意曝光孩子的糗事,這些都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自尊心是一個人生命的色彩,更是積極向上的性格養分
聽朋友講述了這樣一段經歷
一個14歲男孩,因為和同學在教室打牌被班主任打電話「請家長」
男孩媽媽知道后,趕到學校看到走廊上的男孩就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接著,嘴巴又不饒人地說了很多難聽的話:
「你個兔崽子,是不是想氣死我」
「你要是再這樣混日子下去,就給我滾遠點」
「我就當從來沒生過你」
在被打罵期間,走廊里的同學們 來來往往、越聚越多,媽媽并沒有因為同學的聚集而停止對男孩的打罵,也絲毫不顧及一個孩子該有的自尊心
整個過程呢,男孩是 一動不動,直到媽媽的身影離開視線才松了一口氣
可不知道為什麼,男孩又爬上走廊欄桿,像是下定什麼決心一樣,猛地一躍而下
有人說,被打罵幾下就選擇用跳樓反抗,這樣的孩子太 玻璃心了
其實,孩子的 自尊心要比我們想象中還要重要,一個失去 光彩感的孩子也很難樂觀起來
特別是對于小朋友來說,父母是早期階段最親近、最有安全感的人
如果我們在孩子需要 被關注、被尊重的時候,不斷地否決孩子的自身價值、不尊重孩子的內心想法,看不到希望自然也無法感受到生命的亮彩
自尊心,是每一個孩子的一道 心理防線,這道防線也是對孩子的保護底線
既然是底線,那父母就不要輕易跨越
有人說,孩子的成長價值,首先是反射在父母的瞳孔中
確實如此, 大庭廣眾之下你是為孩子「撐腰」,還是不停地辱罵、隨意踐踏孩子的顏面,這些都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舉個例子吧
有這樣一位媽媽,她帶著自己的女兒參加同學聚會
女兒看到母親的幾位同學,當時就滔滔不絕地說著:
「哇塞!這幾位阿姨也太年輕了,跟我媽一點也不像是一個班同學」
「老媽呀,我看你以后還是不要化妝了,打扮起來就跟個老妖怪一樣,哈哈哈」
「果然,天生麗質的人根本不用打扮,瞧瞧這些阿姨們,氣質不輸當年呀」
就這樣,幾句話過后,媽媽被氣得當場離席
女兒回到家里還被媽媽責怪說「有你這麼當女兒的嗎?一點都不給我留點面子」
女兒聳了聳肩,一臉 不可思議地回答說「我怎麼不對了,你以前當我同學面也是這樣說我的呀」
這件事帶來的感觸非常深
如果說孩子的成長價值是體現在父母的瞳孔中,那父母的言行舉止同樣還是孩子的模仿對象
女兒的當眾數落,讓媽媽都氣得當場離席覺得心里不好受,那孩子呢
特別是年齡比較小、又把父母當成安全感的童年階段,你對孩子的每一句話都或許會成為一段教育影響
正如,沒有誰喜歡被批評嘲笑,更沒人被打擊過后還能發自內心地感到開心喜悅
孩子淘氣不聽話了,家長可以把孩子打一頓、罵一頓,但請不要不尊重孩子,更不要當眾數落、貶低孩子
要知道,孩子的心胸很窄,他們小時候的世界也有限,你對孩子「撐腰」孩子才能身懷安全感、價值感
做個為孩子「撐腰」的父母,這不是溺愛,而是守護孩子的心理防線
之前聽到一位家長說了這樣幾句話:
「我們傳統教育里有個很嚴重的毛病,那就是太喜歡謙虛,明明孩子很優秀,被別人夸了也覺得非常有成就感,可就是喜歡口是心非地說反話」
「比如:好什麼好,那就是他僥幸碰上了」
「又或者,比起你家孩子,我家那個還是差遠了」
「否決孩子的優秀,就相當于藐視孩子的努力,這不是謙虛、是傷害,毫不留情地隨意踐踏孩子的自尊,這還是對孩子最誅心的一種方式」
仔細想想還確實是這回事兒
周末到菜市場買菜時,就看到一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主動幫媽媽拎菜
看到貼心男孩的貼心行為,我忍不住夸獎說「小朋友太棒了,現在這樣體貼的男孩真不多」
注意看,男孩的嘴角掛著笑容,手里拎菜的動作也加大了力度
可媽媽當時應該是怕男孩 驕傲,就忙著說「好什麼好,平時不這樣的,今個不知道是抽什麼風了」
話音剛落,男孩就放下手里的菜袋,有些 不開心地對媽媽說「你自己提吧,我不拎了」
看得出,被否決后的男孩失落極了,也失去了「這樣做」的理由與積極性
所以,孩子的成長需要被鼓勵、也需要被尊重的「撐腰」,在積極能量下綻放的也是自我價值的色彩
那麼,關于小朋友的自尊心比想象中還重要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