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吃魚講究多!吃哪種魚?每次吃多少?一篇說清楚~

寶寶吃魚講究多!吃哪種魚?每次吃多少?一篇說清楚~
2023/03/10
2023/03/10

春季是充滿希望的季節,還承載著爸爸媽媽對寶寶成長的美好期望~寶寶生長發育的黃金季節來臨后, 大家最關心的是不是吃什麼能讓孩子長得好?更聰明?


要問哪種食材幾乎在所有養娃人心目中自帶 ?那必須就是 了~

大家經常說——魚肉營養鮮美,渾身是寶,多給孩子吃魚補腦子、能變聰明......

這個說法是不是真的?

孩子到底怎麼吃魚?


真有科學依據?


孩子是否聰明,父母遺傳的影響可占到60%左右! 先天因素奠定了每個寶寶從出生后就有不一樣的智商基礎。


想要逆天改命,就需要在成長過程中的環境、營養、教育等后天因素來拔高啦~


通過飲食獲取大腦發育所需的營養是孩子后天智商發育的重中之重!先說結論~吃魚變聰明并不是一個偽命題,科學證明真的可以改變智商!


美國賓尼法尼亞大學曾在《Scientific Reports》雜志上發表過相關的研究結果表明:

比起很少吃魚或不吃魚的兒童,每周至少吃1次魚的孩子,智商測評分數高出四分之一,睡眠也更好;

每周吃魚不少于2次的兒童,智商測評得分更是高出4.8分。



魚肉營養價值很高,其中富含的優質蛋白質,相較其他肉類蛋白質,魚的肉質更加纖細入口即化,呵護寶寶的腸胃功能,細膩不上火。


魚肉的蛋白質 是孩子語言能力、思維能力、運動、神經傳導發育必不可少的營養來源 ;豐富維生素A、B、D,鈣,硒,鉀、膽堿等營養素,讓魚肉的營養價值更全面。


但!這還沒完,魚肉之所以能常年登上人氣營養c位, 是因為 它的身上藏著寶寶的「腦黃金」——DHA!

大家對DHA這個營養素不陌生了, DHA是大腦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占到大腦總脂肪含量的10%!


孩子在幼年時期大腦發育的關鍵階段,攝入充足的DHA,非常有利于大腦發育、神經功能、智力發展與視力發育。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議, 寶寶7個月開始就可以嘗試攝入魚肉了 ,7個月之后的寶寶,如無過敏,可根據實際情況 每周可以安排吃魚 2~3 次。


但是問題來了,魚肉雖然,但是魚的種類多、刺也多,很多家長在選擇上就挑花了眼,給孩子吃對魚更重要!


選對很重要!


1 看DHA含量

每一口魚都不是白吃~給寶寶選魚,肯定重點關注的就是魚的營養價值。選擇DHA含量高的魚給寶寶吃,每一口到肚肚里都轉換成成長能量~

DHA含量較高的魚類大多是海魚為主;其次是淡水魚。


2 遠離「高汞魚」

大家都知道「汞」是一種對人體有毒有害的金屬元素,尤其對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有著巨大損害,據研究,我們人體每100ml血液中的汞含量上升一個等級,智商就會隨之下降一個等級。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會在不知情中或多或少把「汞」吃進肚子里。就比如魚。


作為工業重金屬,汞可能會隨著工業廢料流入自然環境中,大海中也免不了會收到汞污染。尤其是處在海洋食物鏈頂端的中大型魚受到汞污染的可能性就更大。


給寶寶選魚,盡量挑體型小的魚類,食肉型魚、有高汞風險的魚類一定要排排雷,不要買!不要吃!


2 少刺+好處理

有很多家長不愿意給娃吃魚的最大顧慮就是麻煩→刺多麻煩,處理魚麻煩,寶寶萬一卡魚刺了更是大麻煩!


給孩子吃魚,再營養的魚也要綜合考慮適不適合孩子吃?好不好挑刺和處理制作。


給大家總結了一張表,速度收藏,照著給娃選就可以啦!


怎麼吃營養最大化?


魚肉中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且易溶于水。 不同的方法做魚,魚肉的營養流失比例也是不一樣的。

蒸的方式做魚: 蒸魚時用水量較少,所以營養物質的損失也較少,這個時候DHA的含量會剩余90%以上。

注意: 給寶寶吃魚,一定要事先檢查好是否有刺,即使是刺少的魚也要保留這項「儀式感」~

燉魚/魚湯: 和蒸魚相比,用水量較多,DHA的含量會減少20%左右。如果寶寶喜歡喝魚湯,也可以延長燉魚的時間,讓DHA充分溶解在湯中。

× 煎炸烤: 不建議給寶寶食用。油炸時會損失大量的營養,其堅硬的食物外殼,不利于寶寶腸胃的消化吸收。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