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因為疫情的關系,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備有體溫計。一般來說,我們常用的體溫計有老式的水銀體溫計,也有新式的電子體溫計。
但其中還是以老式的水銀體溫計較多,畢竟 價格便宜,準確度高,也不需要考慮到沒電什麼的,所以很受人歡迎。
但是, 水銀體溫計有個缺點,就是易碎。水銀體溫計一般都是玻璃外殼,如果在使用的過程中一不小心 掉在地上,很 容易摔碎,從而產生滿地的玻璃碴子和水銀。
一般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們都會馬上進行打掃,以免傷到孩子,但有時候打掃的方式不正確,也會傷到孩子。
現在的天氣忽冷忽熱的,不少孩子都出現了感冒的癥狀,而小蔭的孩子從學校回家之后,就說自己有點不舒服,擔心孩子發熱,小蔭就拿來家里的水銀體溫計,想要給孩子測一下體溫,看看孩子到底有沒有發燒。
由于水銀體溫計使用之前,是需要將水銀柱保持在刻度以下的,于是小蔭就拿著體溫計甩了甩,想要將水銀柱甩到刻度以下,但不知道是手滑還是不小心,小蔭一個沒抓牢,體溫計就被小蔭甩在了地上,隨即水銀體溫計應聲而碎。
這種情況把孩子嚇了一跳,小蔭見狀趕緊去拿掃帚將地上的玻璃碴子給掃了,為了避免其它地方還有玻璃碴子以及散落的水銀,還專門拿墩布將地面又拖了一遍,然后囑咐孩子乖乖的呆在家里,自己出門去買一個體溫計。
臨走特地還將家里的 門窗都給關上了,只留下一個小小的出風口,擔心孩子再次傷風著涼。
結果小蔭買完體溫計回家的時候,卻看到孩子的癥狀似乎更加嚴重了,出現了 頭痛、頭暈、無力、呼吸不暢等問題,于是趕緊帶著孩子去了醫院。
到醫院之后,醫生詳細的問起了孩子的情況,又查看了孩子的癥狀,總感覺有哪點不對勁。
小蔭突然想到自己摔碎水銀體溫計的事情,就把前前后后的處理方式告訴了醫生,醫生聽完后表示, 孩子可能是水銀中毒了,還好送來的及時,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水銀體溫計摔碎后,開窗通風是常識,這你都不懂, 你這個當媽媽的太不稱職了,小萌聽了醫生的話,后悔極了,本想著自己處理完打碎的水銀體溫計就沒事了,哪料想到, 自己的舉動害了孩子。
科普知識:孩子沒有接觸破碎的水銀體溫計,為什麼會出現中毒的現象?
很多人認為水銀中毒,要不就是接觸到了水銀,要不就是吃的食物被水銀污染了,但其實,就算是孩子沒有「接觸」到水銀,也很可能會發生中毒現象。
小蔭將體溫計失手打碎之后,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讓孩子離得遠遠的,并且使用掃帚、墩布將地面清理干凈,這一行為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做法卻是不對的,并且小蔭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忽視了水銀會揮發這件事。
另外,在這個過程中,小蔭 還有一個行為是非常錯誤的,那就是將門窗關嚴實,這導致水銀揮發之后無法順利的排出,而是聚集在室內,導致同在室內的孩子吸入水銀氣體,從而發生中毒。
所以,并不是說孩子不接觸水銀就不會中毒, 孩子吸入水銀揮發產生的氣體,也是會中毒的。
如果不小心打碎了水銀體溫計該怎麼處理才不會讓孩子受到傷害?
水銀體溫計是家庭常用的一種醫療器械,不過發生破碎也是較為常見的事情,而如果水銀體溫計不小心被打碎,父母一定要采用正確的方式處理。
首先,迅速疏散
當水銀發生泄漏的時候,我們第一時間要疏散所有的家庭成員,比如家里的老人、孩子、寵物等,避免家庭成員誤觸水銀和吸入水銀氣體。
其次,開窗通風
將家里的窗戶打開,保持室內良好的通風狀態,并且注意持續通風24小時,期間不宜進入室內。
最后,不同的場景,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
在進行水銀清理的時候,我們一般都需要帶上手套與口罩,然后針對不同的泄漏環境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
①平滑的地板:我們可以使用紙板、刮板等,將散落的水銀刮在一起,然后將水銀球鏟起來,放在塑料袋中密封,丟棄至有害垃圾收集點等指定位置。
②粗糙的平面:我們可以使用膠帶將水銀一點一點的粘起來, 連同膠帶一起放在塑料袋中密封,然后丟棄至指定位置。
③口腔等人體部位:有些孩子調皮,使用體溫計的時候不小心將體溫計咬碎,導致水銀散落口腔,這時候一定要馬上帶著孩子到醫院處理,千萬不要耽誤任何時間。
④衣物、鞋子等:一般來說,水銀散落在這些物體上,是很難清理干凈的,并且這些物品又是貼身之物,所以我們應該將被污染的衣物、鞋子等直接丟掉,以防中毒。
⑤難以清理的情況:有時候水銀的散落地點較難清理,比如地面不平,膠帶又粘不起來,這時候我們可以在水銀上面撒一些硫磺粉,使水銀與硫磺反應為硫化汞,這樣收集清理起來更為方便和安全。
⑥水銀顆粒很小,難以辨認:有時候,水銀散落之后,會分裂成很多很小的微顆粒,看不清楚,這就給清理帶來很大的麻煩。
這時候我們可以使用手電筒制造光源,由于水銀具有較強的反射光線的特性,所以我們可以輕松地找到水銀的位置,從而進行清理。
寫在最后
人無完人,即便再細心的家長也有失誤的時候,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著想,建議有孩子的父母將家里的水銀體溫計替換成電子體溫計,這樣不但能夠保障孩子的安全,避免孩子受到傷害。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