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豆芽媽媽。
很多大人不理解,為什麼孩子好好的,會自卑呢?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是低自尊的體現, 自卑形成源自兒童時代,對兒童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美國兒童心理治療專家霍爾曼認為,自卑的孩子會出現很多 早期「征兆」:
在肢體上,體現有 過度害羞、情緒低落、害怕社交、激進或退縮等表現;
在語言上,如果孩子總愛把 這4句口頭禪掛在嘴邊,家長要多留意,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動向 進行「補救」。
自卑的孩子,經常愛說這4句話,父母要多留意
① 「我不敢/我害怕……」
自卑的孩子,恐懼社交,害怕遭人拒絕、得不到別人的喜歡和贊美。
過分在意他人的眼光,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希望別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自己。
謹小慎微、亦步亦趨,以為這樣就會獲得別人的好感。
殊不知,逆來順受、一味忍讓退縮,反而會助長他人的囂張氣焰,讓自己變得膽小怯懦。
② 「我真笨/我不行……」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 鏡映效應,是指人們會把別人對自己的態度當做鏡子,由此對自己形成評價和印象。
經常受父母打擊的孩子,價值感低,認為自己「不行」,是個笨蛋,什麼都不會,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和否定的情緒中,不僅自卑,還容易引發抑郁傾向,嚴重時會有極端行為產生。
③ 「也沒什麼了不起」
不想承認別人的優秀,喜歡評頭論足,貶低、嫉妒別人,其實也是內心不自信的表現。
自卑的孩子內心比較矛盾、敏感,一方面想得到別人的認可,一方面又恐懼別人可以超過自己。
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在作怪,希望可以通過貶低別人來發現別人的不足,以此來滿足自我的虛榮心和優越感。
④ 「我不配」
「我不配」是一種否定自我,低自尊的體現。
不配擁有對某個物體的占有權,不配擁有美好的事物,否定自己需求的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不認可。
有個同事性格非常懦弱,人人都想捏他一下,領導有時候故意批評他,拿他撒氣,他也點點說「是是,領導說的對。」
自卑感強、低自尊的孩子,不敢為自己發聲,認為他人的批評應當理所應當接受;特別害怕欠別人人情,生怕自己欠別人。
父母這樣做,培養出強大自信的孩子
① 不對比、不攀比,父母做到無條件愛孩子
停止和別人作比較。
家長要始終做到,向上兼容生長,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為孩子做好表率。
而不是兩只眼睛時時刻刻盯著孩子,做所謂「直升機」、「壓路機」式的父母,要求孩子有所出息,實現自己未能實現的夙愿。
有句話說的好: 自卑的孩子,是小時候被愛的不夠。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和超越》一書中提到:
自卑源于童年時期的匱乏感。他們極力否定自我和事物的價值,以此為自己的無能開脫。
我們知道,自信心依附于安全感,而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很大一部分來自父母對其愛的確定。
越是苛刻、有條件的愛,孩子感覺不被接納,努力要成為父母想要成為的樣子,一旦沒有達成預期,自我價值感就會一再降低。
而 被父母無條件愛著的孩子,能夠感受到 被完全接納,內心圓滿而豐盈, 安全感具足,因此,有意愿、也有勇氣向外探索世界,從內而外展示自己,因此而變得 自信而強大。
② 不數落、不凌厲,教會孩子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孩子自卑的最大原因是沒有被善待。
每個孩子都是不完美的。不要拿彼之長、比己之短,讓孩子在不斷的比較中被傷害。
只有尊重孩子,溫柔而堅定地對待孩子,才會才會心甘情愿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愿意改正。
要多看到孩子優點,給予正面反饋,強化「我行」的認知,從而獲得價值觀和成就感。
孩子只有找到自我,真正的自信才開始建立起來。
③ 不苦窮、不炫耀,讓孩子在原生家庭中體會從容平和
大寶小的時候,為了讓他有勤儉節約的概念,我們很少讓他支配自己的壓歲錢,更別說給他零花錢隨便花了。
給他買東西也是貨比三家,有時候還經常會說:「這個不劃算,這個比較貴……」
一直以來我們也沒意識到「哭苦」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直到有一次大寶去同學家玩回來,給我們說:「XX家玩具可多,他家可富,早餐雞蛋灌餅都買了五個,隨便吃。」
看著他羨慕的語氣,我才猛然發覺,原來大人一直認為的「樸素」教育,卻讓孩子認為是「買不起」的表現,他竟然會有一種 自卑的心態,認為 自己天生「低人一等」。
如果為了 壓制孩子的「購物欲」而 頻繁、可以給孩子「哭窮」,也會讓孩子喪失對金錢的安全感,壓抑內心的真實需求,覺得 不配擁有, 讓孩子自卑而懦弱。
如果家境一般,非富非貴,也要讓孩子正確認知和家庭的關系;在家庭遇到困難時,把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而尊重對待,客觀告知, 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難處,和家庭同分擔、共進退。
教育寄語
父母的眼界和格局,藏著孩子的未來。
有句經典名言一直抵達人的內心: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育兒不止是培養孩子,更是父母的修行。
我們都在這條道路上不斷探索,希望可以行穩致遠,培育出眼中有光、心中有愛、內心強大、有所成就的孩子。
愿我們的孩子都能夠在愛中成長強大,愿天下有為的父母都能夠得償所愿。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的口頭禪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