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之美,始於形而終於心。
母親的性格決定孩子的命運,如果母親的層次越高,教出的孩子也就越出色。即使生活艱難,我們也要帶給孩子正能量,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看透市儈而選擇勇敢,是一種能量,更是一種自信。
01
國外有一則公益廣告叫《孩子在模仿》。
母親乘電梯時抽煙,孩子也以同樣的姿勢抽煙;
母親隨手扔掉煙蒂踩一腳,孩子也隨手扔掉踩一腳;
母親在車內豎起中指罵人,後排的孩子也同樣豎起中指;
父親憤怒地把拳頭揮向母親,男孩也以同樣的表情揮出拳頭。
短片最後打出這樣一句話:
Children see, child do。
孩子看到什麼,就會做什麼。
父母的好與壞,都寫進了孩子的人生。
我有個親戚,夫妻二人都已年邁,可是他們唯一的女兒卻很少來探望,雖然同在一個城市,每年來的次數總共加起來都不到十次,而且每次來去匆匆,在父母家待的時間從未超過半個小時。
後來才知道,我親戚年輕的時候和她婆婆的關係非常糟糕,因而幾乎沒在病床前盡孝過,就連她自己的父母也沒能老有所養。於是女兒從小耳濡目染,對親情一直很淡薄。
正所謂你如今對長輩的態度,將是明天你的兒女對你的態度!
其實,你給孩子說一大堆的禮儀孝道,都不如切身去行孝帶來的影響更大。不管婆婆待你如何,大人之間的恩怨不應該在孩子面前嘮叨,更不能讓孩子參與到你們的是是非非當中來。
你的眼光與心胸,你待人接物的態度,處理問題的格局,無一不影響著你的孩子。你希望她熱情友善,樂於助人,心胸豁達,處處受歡迎,你就不能是一個斤斤計較,自私自利,工于心計的母親。
02
前幾天,孫儷在微博曬出她和女兒小花的毛筆字,瞬間引來眾多網友圍觀。
孫儷寫字,小花也跟著媽媽一起臨摹。
讓人驚訝的是,年僅6歲的小花妹妹竟然寫得有模有樣,完全看不出是出自6歲的小朋友之手。
底下高贊評論是: 有其母必有其女。
確實,孫儷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
孫儷愛寫字,等等和小花的毛筆字也寫得可圈可點。
孫儷練普拉提,小花的一招一式也都向著媽媽看齊。
父母怎麼做,孩子就會本能地去模仿。
這個世界不會說謊,只會寫實,孩子的樣子真實地反應了父母的樣子。
《墨菲定律》一書中講到輻射定律: 每當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只這件事情會受到影響,它相關的一些事情也會受到影響。
輻射定律同樣適用于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03
知乎上有個話題:我們窮極一生,究竟追尋的是什麼?
有個回答是:
人這一生,如曇花一現。
如草木春綠秋枯,如曦月東升西落。
但無一不在追尋父母的影子。
父母指引著我們的道路,我們篤定前行。驀然回首,我們活成了他們的樣子。
董明珠作為白手起家的女強人,在商界可謂聲名赫赫。
在格力打拼,董明珠從未休過假,吃苦耐勞的品質成就了她,也深深地影響著兒子董冬冬。
董明珠曾有意讓兒子進入格力,培養兒子做接班人,可董冬冬拒絕了。
他說:「媽媽,你是從零開始的,我是你的兒子,我也可以從零開始。」
兒子的一舉一動像極了要強的董明珠,媽媽的影響在兒子身上展露無遺。
在學校,他日日苦讀,即使放假和週末,圖書館裡仍有董冬冬的身影;
畢業後,他從未開口向媽媽要過一分錢,即使漂泊在外,即使風餐露宿。
最終,董冬冬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律師,得到了業內認可。
董明珠的果敢、堅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兒子,一點一點內化成兒子的品質。
04
有人說: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養孩子容易教育孩子難。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苦口婆心給孩子講了那麼多大道理,可孩子根本不聽。
前幾天,女兒放學回家,脫下外套隨手往沙發上一扔,辛辛苦苦收拾家裡的我忍不住火了:「你都多大的人了,衣服還亂扔,媽媽不是跟你講過衣服脫下來要疊好的嗎?」
沒想到女兒聽了回懟我:「你自己衣服不也是亂放的嗎?憑什麼讓我疊好?你還比我大呢!」
我想辯駁,可是想想自己確實也會亂放衣服。
我自己都沒做到的事,憑什麼要求孩子去做呢?
空口說教遠比不上實際行動,孩子只關注眼睛看到的。
董卿曾說過:「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去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主持人李小萌曾在微博上說, 養孩子這件事,功課都在自己身上。
有一天,她女兒遲遲不願意練琴寫作業,她先是循循善誘開導女兒,隨後跟女兒講自己無論颳風下雨都堅持跑步的事。
當女兒看完她的跑步記錄,二話不說回房間做作業去了。
孔子有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養育孩子。
如果你自己做得好,你什麼都不用說,孩子也會模仿你;如果你做得不好,你再怎麼說教都沒用。
父母走在孩子的前面,為他樹立榜樣,無形中用行動默默滋養他,影響他,遠遠勝過耳提面命。
Wendy媽咪有話說:
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深遠,穿的漂亮吃的香甜,這只是小愛。為了孩子努力做個更好的自己,這才是大愛,才是更深遠的愛,才是能讓孩子受益終生的愛!
所以,望子成龍的捷徑就是做最好的母親!
愛孩子,就是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