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學生查完復試名單后崩潰了,放眼望去,申論科目的分數沒幾個下90的,第一名甚至直接考出了97分,說直白點,出題老師都未必能考得出97分。
考生既悲傷又無奈:文曲星也要考公嗎?公務員考試,是多數文科生的最后出路,無可奈何、又無能為力。
但考公難度早就今非昔比了,如今想考公,就得做好死磕到35歲,并且有勇氣面對多次失敗的準備,否則考了也是重在參與。
據統計,高校開設數量最多的10大專業,分別是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管理、電子信息工程、會計學以及漢語言文學。
文科專業占了一大半,其他的不是零零碎碎的藝術類專業,就是計算機專業的遠房親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法學、新聞專業雖然沒能登上前十名的榜單,但也躍躍欲試,即將榜上有名了。文科生——大學招的多,而且越來越多;畢業就業難,而且越來越難。
文科專業長期處于這種尷尬的境遇之中,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首先,從院校的角度出發,開設理工科專業的成本,夠開設好幾個文科專業了。開設理工科專業,首先要花大價錢購買各種實驗設備,還要準備實驗室。
而開設文科專業就簡單多了,買些文獻,搞幾個教室,再好好宣傳宣傳,三五年內就能把本科專業辦的風生水起。
尤其是經管類專業,教材是老掉渣的,課件是從隔壁拷的,學生是收了更多學費、考了更多分數忽悠進來的,對學校來說,這種得了便宜不吃虧的大好事,何樂而不為?
學校會考慮學生的就業問題嗎?多數211大學都不會,更何況那些普通本科院校,以及個別的民辦本科呢?
這些低成本文科專業,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平庸文科生,學生為大學貢獻完四年的學費和附近的消費,畢業后的價值也直線下跌。
文科專業考研有多難,想必各位家長都略有耳聞, 文科專業400分考不上研究生完全不稀奇,考上了才稀奇。
經管類專業、師范類專業,別說重點大學了,只要是公立本科, 考不出400分,就別想讀研,因為連調劑的機會都沒有。
考研的分數只有更卷沒有最卷,已經老生常談的話題,筆者不屑于再去貼圖了, 不如說說文科博士的處境。
通過文科博士的處境,各位就能明白,那些拼盡全力考上文科研究生的學生,畢業后何去何從了?想再一步提升學歷的人,還會再面對高墻圍擋嗎?
湖南大學經濟與毛衣學院的某位博導,給所有博士生發送了這樣一封郵件:各位同學,為了不讓大家的復試白跑一趟,現在把情況如實介紹給各位同學。
向這位導師申請博士的100多名學生中,滿足湖南大學申博門檻的學生有80名,其中,發表A2類SCI、SSCI刊物以上,Q2一篇以上文章的同學有50多位……
詳細不多贅述,簡單解釋一下,在滿足申博湖大條件的80名學生中, 有不少學生的論文發表情況,甚至已經達到了博士畢業的水準,但導師只收一人。
可見文科專業的升學之路有多卷,是他們明知道很卷非要擠破頭嗎,并非如此, 而是文科生哪怕讀到碩士,就業前景也依舊蕭條。
之前上海那位211文科男碩士的吐槽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月薪5500,讓他認為如果自己投出了這份簡歷,都是對自己的侮辱。
寫在最后:
其實不是對個人,而是對學歷,對自己為如今的成就,所付出的努力,和當下社會能給到文科生的平均薪資,并不對等。
這其中,還有花費幾十、上百萬出國留學的文科生,海歸文科碩士的境遇好到哪去?也許在考公、進國企時有些許的優勢,但體制內三四千,國企四五千的收入,和為了學歷而付出的幾十、上百萬,完全不對等。
這樣的局勢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有所緩解,筆者是認為,希望不大,我們能做的, 就是勸誡各位家長和學生,不要輕易去踩文科專業的坑!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