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快訊
旅行風光
育兒分享
熱點新聞
娛樂明星
綜合推薦
装修
奇聞趣事
創業職場
心靈語錄
趣味測試
生活小妙招
軍事
设计
動漫影音
酷車
明星
獅城資訊
情感百態
科技遊戲
養魚
毛孩
全部
    
這四種媽媽最受孩子歡迎,第一種影響孩子最深!你是哪一種?
2023/03/27

每個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都是一塊 天然的璞玉,孩子是否會光彩奪目,關鍵在于后天怎樣雕琢。


是雕琢到精致,還是粗糙打磨后擱置,這就是命運的差別,而 母親就是那位巧奪天工的工匠


媽媽,是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人。


媽媽的三觀和教養,真的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并內化為孩子的性格,影響孩子的一生。



通過歷史典籍,我們會發現,古往今來,那些優秀人物的背后,往往站著一個了不起的媽媽。


孟母三遷、陶母退魚、岳母刺字,這些母親都是普普通通的女人,但是他們卻養育出了十分優秀的孩子。


從這里我們就能看出, 母親的眼界和格局,真的可以影響孩子一生。


那麼,什麼樣的媽媽,最容易養出優秀的孩子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四種媽媽最受孩子歡迎,你是哪一種?



「會玩」的媽媽


一談到孩子愛玩的話題,很多媽媽都有說不完的無奈,總覺得這樣的孩子「不夠沉穩」,是在浪費時間。


其實,愛玩是孩子的天性。


心理學家約翰·蒙尼為了研究「玩耍」的意義,他曾經用猴子做過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


他把幾只活潑可愛的小猴子,單獨關在一個籠子里,不讓它們跟同伴有玩耍、嬉鬧的機會。


結果發現,這些被剝奪了玩耍機會的小猴子成年后,在性格、行為習慣上,顯得比其他猴子更加孤僻、木訥,有時還會表現得敏感、易怒、暴躁。


這個著名的實驗,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意義:玩耍對于孩子來說,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那是不是就說成人要尊重孩子的玩耍天性,徹底放任孩子呢?不是這樣的。


父母要對孩子的玩耍項目進行選擇和引導,使得玩耍真正對孩子的人格、習慣的養成有幫助。


比如沙子和水,可以說是每個孩子的最愛,「會玩」的媽媽愿意放下身段,陪著孩子一起用沙子堆一個城堡。


在這看似無聊、無意義的玩耍中,孩子不僅鍛煉了自己的手部精細動作和協調能力,也充分調動了自己的想象力。


再比如過家家游戲,「會玩」的媽媽愿意抽出時間和孩子進行角色扮演。


通過情景化的「過家家游戲」讓孩子學習到成人世界的規則,并在游戲中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


「孩子的知識是從經驗中獲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戲。」


因此,角色扮演的游戲絕非是簡單兒戲,它是孩子認識成人世界的一面鏡子。


愿意陪著孩子一起玩,把生活中的每個場景都變成趣味盎然的小游戲,試問這樣的媽媽,哪個孩子不愛?


「手懶」的媽媽


曾經看過一個小故事:


一個人用手抓了一把沙子,看見細沙在手指縫隙里掉落,于是他就用力握住手部,結果沙子反而掉得更快了。


一個智者說:你松開手,沙子就不會掉了。


他照做了之后,欣喜若狂,果真如此。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嘗試放手,想要的東西自然而然就會得到。


教育孩子不也是這樣嗎?恰當的方法,松弛有度,才能讓孩子在充滿愛的家庭氛圍中健康成長。


有時候,媽媽適當「懶」一點,會讓你收獲一個面目一新的孩子。



100多年前,意大利有一位教育家蒙台梭利,她曾經說:


「對于孩子的愛,父母最大的誤解就是變成孩子的仆人,幫孩子做。


如果我們愛孩子,應該幫助孩子讓他們自己做。」


有時候,很多父母會借著「愛孩子」的名義,逾越了為人父母的界限。


「你只管學習,其余的事情全部交給爸爸媽媽!」


這是很多父母都曾經對孩子說過,最為豪言壯語的一句話。


看似讓人感動,實際上很不理智。


父母在生活上大包小攬,不僅剝奪了孩子勞動的權利,還會讓孩子失去動手的能力。


事無巨細的為孩子操心,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父母包辦。


父母不僅累,孩子也會很累,而且還可能會阻礙孩子的發展。



家長的包辦、越俎代庖,會讓孩子形成依賴心理,獨立能力差,懶惰散漫、缺乏責任感。


其實,凡是孩子自己有能力做的事,就讓他們自己去做。


生活上,父母懶一點,孩子會勤快一些。


「示弱」的媽媽


有時候我們作為父母的,大可不必在孩子面前表現得無所不能,對于有些事情我們可以偶爾「 認慫」一下。


實踐證明,父母學會適當示弱,反而更能激發孩子的責任感。


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曾經說:


「父母一定要學會示弱,要經常把問題拋給孩子一起討論;


孩子就會努力幫助父母一起解決難題,在這個過程中,他反而會越來越成熟。」


父母向孩子示弱,并不是為了偷懶,更不是顯示自己的軟弱,而是一種「以退為進」的育兒智慧。


這種教育藝術,會滿足孩子被需要的感覺,喚醒他內心的力量,推動孩子的擔當和獨立意識。



一位媽媽曾經跟我分享了這樣一個育兒故事,有一次她從外地出差回來,渾身疲憊,精神狀態很差。


這時候,兒子跑過來問,是不是生病了。


這位媽媽本想強撐著站起來擁抱一下孩子,但自己太累了,又想看看如果自己生病了,孩子會怎麼辦?


于是她說自己頭痛難受,依靠在沙發上,裝作特別虛弱的樣子。


沒想到,過了一會,兒子竟然端來一杯溫水給她喝,還問要不要吃藥,要不要打電話跟爸爸說一下。


媽媽看到孩子的暖心表現,流出了感動的淚水。


原來,自己示弱了,孩子學會了心疼和體諒別人。



有時候家長要學會試著向孩子「示弱」,這會讓孩子能夠發現父母在生活中為他付出的種種;


這樣他才能夠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自律」的媽媽


一個自律、自覺的孩子背后,一定站著一個堅持自律的媽媽。


孩子是否自律,根源在于父母。


有句話說得好: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要想有一個自律的孩子,首先得作為原件的父母自身是否足夠自律。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曾經說過,一生中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就是母親。


他說:「她是我所知道的最仁慈、擁有最高尚靈魂的人,我身上最好的東西都要歸功于她。」


奧巴馬的母親 - 安·鄧納姆,經歷過兩次婚姻失敗,但她并沒有抱怨生活,而是不斷提升自己。



她堅持在撫養子女的同時,攻讀夏威夷大學的人類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奧巴馬回憶母親時,總會說:


「她是影響我一生的人」,從小到大看著媽媽工作、讀書,還要養他和妹妹。


「她是那種真的給了我自信,讓我相信自己能做任何事的人。」


奧巴馬的母親從來不給他們講道理,只用自己的行動和積極的生活態度來引導孩子。


一個自律的媽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好的老師。


她會將自己的認真、執著和堅定,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孩子。



不是每一個媽媽天生就會做媽媽的,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努力,做一個好媽媽。


愿每一個媽媽都能夠多花點時間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給孩子鼓勵和安慰。


與媽媽們共勉!

*每日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成長交流平台,一個有內容、有深度、有溫度的公眾號


下屬不聽安排,任務沒人做,精明的領導都「用4招」,厚黑又管用
2023/06/08
找上司簽字,上司說「好久沒有見到你了」,高情商的人回復都很聰明
2023/06/08
認真做事的員工,為什麼最先離職,【3】個原因一目了然
2023/06/08
沒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當你不想上班了,就看看這個刷屏的「最苦招聘廣告」
2023/06/08
老闆賞識你的3個信號,抓不住機會,以后升職加薪就難了
2023/06/08
職場不缺傻白甜,但是大多是扮豬吃老虎:人到中年,10個潛規則咽進肚裡,看人看心,只做不說
2023/06/08
【悄悄的變好,驚豔所有人】: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蘑菇定律
2023/06/08
【愿你清醒時多賺錢,迷茫時多讀書】:讀那麼多書干嘛?這十句話就是最好的詮釋!
2023/06/08
職場上,不想受氣,就要氣場強大,以下【3】招見效!
2023/06/08
整天喊著辭職的人沒有走,不聲不響的人卻先走了,是因為他們懂得這4點
20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