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從氣掉下巴到心梗住院,輔導娃寫作業有多難?沒娃體會不到這樂趣

從氣掉下巴到心梗住院,輔導娃寫作業有多難?沒娃體會不到這樂趣
2023/03/18
2023/03/18

對于中年人來說,有件事比上班更可怕,耗費精力不說,還經常面臨著「生命危險」。你能猜到是什麼事嗎?

沒錯,就是輔導孩子寫作業。別覺得的我說的夸張,如果你有孩子,你就知道其中滋味。

輔導孩子寫作業有多難?

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件事,真的是全國統一,不管你是博士研究生,不管你是明星還是普通人,只要遇到孩子寫作業,不出意外的話,很快就會崩潰。

來看幾個例子:

岳云鵬是說相聲的,夠幽默吧,一輔導孩子作業照樣崩潰。

他寫過一張自己的行程表,雖然是個段子,但也足夠真實。行程表上八點到八點零二分,給孩子輔導作業,八點零二分到八點半,叫媳婦一起來輔導,然后看 養 生 節目。

他不可思議的反問道:「五分鐘算個七加九等于多少很難嗎?需要搬著手指頭、腳指頭去數嗎?」

岳云鵬說每次陪孩子寫作業之后,都要靠看 養 生 節目,讓自己平復心情,真的是搞笑又心酸無奈。

之前還有寶爸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被氣到「下巴脫臼」。這位寶爸在教孩子學習「元角分」時,教了很多遍孩子還是一竅不通,寶爸情緒一激動,突然下巴掉了,嘴合不攏了。去醫院復位花了150元,又心疼錢,吐槽到:用這錢吃點好的不行嗎,何必自找罪受。

還有網友網友分享,自己陪兒子寫作業到五年級,然后心梗住院做了兩個支架。感嘆:和陪孩子寫作業相比,還是保命更重要。

還有寶媽陪孩子寫作業被氣到引發中風。

我也是陪孩子寫作業的受害者,曾一氣之下用手捶桌子,一不小心就骨折了。

在陪孩子寫作業的「長期斗爭中」,家長受傷的案例比比皆是。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家長的煎熬和無奈。

孩子寫作業,讓家長崩潰的點在哪?

不陪陪孩子寫作業母慈子孝,一陪孩子寫作業雞飛狗跳。孩子的哪些行為讓家長崩潰?概括起來,無非就是這麼兩種:

一、受不了孩子的磨蹭拖延

很多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一寫作業就開始各種作,扣橡皮、咬鉛筆、上廁所、吃零食、隨手畫,反正就是除了作業,什麼都能干。

看著孩子在那一直坐著寫,可家長等好久走過去一看,要麼一個字沒動,要麼就只寫了幾個字。

不管家長如何著急,孩子總是慢慢吞吞、磨磨蹭蹭。

二、受不了孩子奇怪的思維邏輯

一個孩子考了29分,媽媽問為什麼考29分,孩子回答:「不知道,是老師給的29分。」

一位母親讓孩子用「夜深人靜」造句。

孩子說:「我用夜深人靜造了個句」。

媽媽說:「你造句呀。」

孩子回答:「我造了呀。」

媽媽又問:「你造啥了?」

孩子回答:「我用夜深人靜造了個句。」

一位網友給孩子教數學,27減去19,網友告訴孩子各位7減9不夠減,要向十位借。孩子反問:「它不借怎麼辦?」

看看孩子這些奇怪的腦回路,家長不崩潰才怪。

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業,家長才能不傷命?

陪孩子寫作業,很多家長一般剛開始是心平氣和的,然后逐漸暴躁,接著暴跳如雷。每次孩子寫作業都是這個流程,長此以往,孩子一想起寫作業就心里抵觸,家長看到孩子的表現也就更生氣,陷入惡性循環。

如何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家長不傷命,孩子不抵觸呢?大家可以試試以下辦法。

首先,穩定情緒,心里默念親生的、親生的。

穩定的情緒在親子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長情緒不穩,那麼孩子很有可能膽小、敏 感、情緒化。

所以,陪孩子寫作業之前,一定要告訴自己穩住,不要發火。我一般都會在心里默念,親生的,親生的。

如果發覺自己快控制不住情緒時,可以換孩子爸爸來,讓自己暫時回避一下。或者離開孩子房間,回到自己房間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憤怒的臉,告訴自己很丑,要微笑,要淡定。

畢竟,有時候再吼孩子也是沒用的,回頭再嚇著孩子,還得不償失。

其次,站在孩子的視角,接受孩子的節奏。

其實家長在孩子寫作業時感覺痛苦,覺得孩子笨,只是家長站在大人的角度在看孩子的學習。盡管27減19在大人看來很簡單,可這個借位的知識點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確實是有難度的。

有的孩子學的快,有的孩子理解能力稍差或者心智還沒發展到位,接受起來較慢。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問題,接受孩子學習的節奏,給孩子時間,允許他們慢慢成長。要多些耐心,想辦法幫助孩子理解所學知識,而不是指責孩子,吼孩子。

放過孩子,也放過自己。要知道孩子在緊張的氛圍下大腦是無法學習的。

第三,幫助孩子改掉拖延磨蹭的不好習慣。

許多孩子都有磨蹭拖延的習慣。比如起床、穿衣服、吃飯、做作業,孩子磨蹭起來那真是讓家長崩潰,簡直堪比烏龜速度。這些拖延磨蹭的不好習慣,體現在學習上,就是作業經常不能按時完成。

如果不在孩子小時候幫助孩子改掉拖延磨蹭,會對孩子的學習造成很大的影響。

拖延磨蹭也有很多種,比如說專注力不足導致的拖延磨蹭。這類孩子因為專注力不足,常常無法集中精力去快速完成作業。還有選擇性拖延磨蹭。這類孩子可能只聽老師的話,或父母一方的,或針對特定事情拖延磨蹭。比如當孩子寫完老師布置的作業后,家長又額外給孩子布置了一寫作業,這個時候孩子內心是不愿意的,于是就故意磨蹭。

不同的拖延磨蹭,需要不同方法去治。找到原因,用對方法,才能幫孩子改掉這不好的習慣。

推薦家長看看《戒掉孩子的拖延癥》這本書。為了解決我家孩子的拖延磨蹭,我買了這本書。

書中從孩子拖延的誘因出發,詳細剖析孩子拖延的28種類型,幫家長正確認識孩子的拖延,給出了更科學、更省力的教養方式,幫助孩子戒掉拖延磨蹭。

我覺得書中很多方法還是挺有用的,具有可操作性。如果你家也有磨蹭拖拉的孩子,你可以買來讀讀,用書中的方法幫孩子改正拖拉磨蹭。

結語:

輔導孩子寫作業是個技術活,一定要用巧勁,不要跟孩子死磕,也不要跟自己死磕,不然你會發現結果是兩敗俱傷。放平心態,穩住情緒,這才是陪孩子寫作業的正確姿勢。

說說你陪孩子寫作業的那些瞬間,你有沒有被氣到?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