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每天睡前問孩子4個問題,10年后孩子的變化驚人!

每天睡前問孩子4個問題,10年后孩子的變化驚人!
2023/03/09
2023/03/09

今天刷到一位媽媽「[偷.拍]」自己和女兒吵架的視訊,視訊中,不知出于何種原因,已上高中的女兒哭著和媽媽大聲叫囂: 「你總是這樣,從來不關心我是怎麼想的,別人家的父母都很懂自己的孩子,雖然你們對我很好,但是你們總是忽略我也是個人,也有想法和情緒!」


最近有個熱度很高的話題 #


是啊,現在的小孩子不比過去的孩子,在充滿挑戰和現實的社會環境中,孩子所承受的壓力也是過往孩子的數倍!


父母是疏解孩子壓力的第一有效責任人 ,可很多時候,我們并不了解孩子能有什麼壓力,更無從得知。


高速的社會節奏,父母奔波工作、陷于瑣事、焦灼于孩子學業, 想想你有多久沒和孩子好好聊聊天了?


和孩子聊聊天,重要嗎?

有調查顯示—— 在我國,經常和父母聊天的孩子只有57.7%,不到六成! 對比日本、美國、韓國分別比中國高24%、23.3%和21.3%!


不知道怎麼和孩子聊天,是很多父母的一大痛點:

孩子還是小baby時,你覺得和小屁孩交心是天方夜譚;

孩子上幼兒園后,當你想問點孩子的校園生活時,娃一問三不知;

孩子上小學后,追趕學習進度成了重心,你會忽略與孩子課本外的交流;

當孩子上高中以后,你再想和孩子聊聊天時,卻發現孩子已不愿與你敞開心扉......


很多家庭,孩子越大,親子矛盾越多。 根本原因是父母不懂孩子,孩子也不理解父母 因為少了交流,無法「同頻共振」,這也成了很多孩子成年后仍不能釋懷的「隱疾」。


并非是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無病[呻·吟],這是孩子內心生長的必要需求!


懂得和TA交流,那麼90%的親子問題就不再是問題,孩子也能在親子良性溝通中,擁有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開朗樂觀的性格、善于思考的大腦,收獲更優秀的未來。


當然,和孩子交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別指望一次深入、正式的交流談心,你就能走進孩子內心,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堅持長久的用心關注、傾聽與互動 ,才能如春風化雨般真正改變孩子的一生。


1個時間段,讀懂你的孩子!


不用困擾,再忙的父母每天也只要在 晚上睡前這個時間段, 擠出20分鐘時間和孩子聊聊天,堅持下去,你會看到不一樣的驚喜。


教育家米希爾·伯巴曾經說過:


一位作家分享:

「小時候,媽媽每天晚上都會和我有一個重要的睡前環節——交換秘密,比如今天的開心事兒、收到了誰的禮物或者是難過的事情......

長大之后,再想想這些不過都是小事兒,但是回憶起全是滿滿的幸福,我也養成了有問題就溝通的習慣。」


在孩子小的時候,很多父母基本能做到在睡前和孩子講故事, 但真正能到達第二環節——聊天的父母是少之又少。


一般情況下,我們好不容易給娃讀完一本又一本的繪本后,就著急關燈催娃睡覺, 實際上那會兒正是孩子在互動預熱后打開話匣子和心房的開始。


看過一個研究—— 人在睡覺前一段時間內,通常會思路清晰。有一部分善于在睡前對今天已經發生和明日繼續要做的事情會在大腦里進行一遍復盤


丹佛大學心理學家Susan Harter說:


父母在睡覺前通過溝通,關注孩子內在情緒的感受,就是一種 孩子能感受得到的愛的關注。


善于溝通的孩子,也不容易將負面感受積壓在內心, 擁有樂觀平和的力量,塑造積極正向的性格。


睡前4個問題,打開親子之門

倘若你經常陷于「尬聊」、不知道聊啥、和娃說不了幾句就進入終結,不妨試試這4個睡前問題, 把自己交給孩子,也讓你更懂孩子。


Q1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孩子的社交問題,在睡覺前的時間段孩子更愿意和你分享。


如今我們都很關注孩子在校園中的社交情況,但平時又很難從孩子的口中打探到什麼,其實這些都可以 放在睡覺之前引導孩子聊一聊。


小孩子都是這樣,到了晚上只要不睡覺,干啥都行,和你聊天也會更配合,在孩子睡覺前更愿意和父母交流社交方面的事,我自己是深有體會:

我家娃就是那個上了幼兒園后,放學一問三不知的那種孩子,可一般在睡覺前的安靜陪伴時刻,她總會出其不意地主動告訴我今天和哪個小朋友吵架了、認識了新的小伙伴......


睡前多用語言引導孩子,聽一聽孩子在學校與人交往的點滴和趣事,了解孩子社交面,及時告訴孩子一些人際交往的邊界和規則,更能及時掌握孩子的交友圈, 預防孩子受欺負不知應對、被毒友誼帶壞等負面事件發生。

Q2

這個問題的真正意義是: 每天晚上對孩子的心情狀態來一個復盤 ,如果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了,和父母說出來,孩子心中的陰霾會隨著父母的開導和解決辦法引導而漸漸消散。


不讓壞情緒過夜,當日不好的心情當日消化,才不至于將負面情緒一直積壓心底,影響夜間睡眠質量,更會像溫水煮青蛙一般,在心中不斷堆積壞情緒,直到成為阻礙心理健康的心結。


引導孩子講講今天發生的開心事兒,底層邏輯其實是讓孩子懂得發現生活中的快樂,每天分享自己的小確幸,即使是有讓自己心情不好的事情,但在睡前想想正能量的事兒,孩子漸漸就能學會凡事看向樂觀的一面,利于孩子日后在面對情緒逆境時,找到支撐自己的力量。


不善于表達情緒的孩子 ,這樣的對話也有利于孩子向父母展露內心想法和情緒,讓父母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解決情緒問題。

Q3

孩子3歲開始,個體獨立意識就已經萌芽了,這標志著孩子開始需要有自己獨立的小空間, 上了幼兒園之后,隱私意識也會漸漸建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孩子也不例外,當我們想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想法時,這些孩子心底的小秘密就是非常好的途徑。


不過想要知道孩子嚴防死守的小秘密,沒點技巧不行 ,睡前聊天時,不如和孩子玩個交換游戲,和孩子互相說一個小秘密


分享彼此的糗事、心事、難事,真心誠意地把孩子當成朋友一般交流,卸下心防后,孩子也更愿意說說藏在心底的事。

Q4

有的孩子在外面遇到困難了,總是報喜不報憂, 我們不希望孩子獨自承擔不可承受的困難,更不希望孩子孤立無援,面對挫折自己消化。


每天問問孩子有沒有需要幫助的事情,實際上是在向孩子傳達:


給足孩子安全感和支撐力,孩子日后在遇到任何困難時,想到身后有父母為自己兜底,他會更有勇氣面對未知挑戰,更有能力從挫折中站起來、踏過去。


很多父母不知怎麼陪伴孩子,你看,哪怕再忙, 用好睡前的二十分鐘,就是一種高質量陪伴!


帶著父母溫柔堅定的耐心守護,帶著父母睡前溫柔的交談,每一個帶著愛意入睡的孩子,夜里睡得香甜,白天能量滿滿,內心富足又幸福!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