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組織戶外活動并不稀奇, 比如春游給烈士掃墓,秋游舉辦徒步旅行等,不僅有教育意義,還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但這種戶外活動, 同時也備受家長們的爭議,一方面,是要占用學習時間,而且那麼多學生外出,安全問題讓家長無法放心。
但河南省一所中學,組建的一次戶外實踐活動,卻讓很多家長大受震撼,內容簡單,就是看個電影,但卻要徒步前往,學生自費不說,選片的題材也備受爭議。
學校要求學生走2小時看《滿江紅》,家長:選片不適合學生
戶外活動, 關鍵在于「戶外」兩字,就算不去多遠的地方,最起碼也得帶學生去校外有意義的地點組織活動。
而這所中學,卻直接帶學生去看電影,家長不解:又不是露天,算什麼戶外活動,學校應對很靈活: 這只是這次戶外活動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學校老師將帶著學生徒步前往目的地, 全程7公里,共用時2個小時。
中學生徒步并不罕見, 比如去烈士陵園掃墓、去抗美援朝紀念館,筆者在中學期間都會跟隨學校徒步去這些地方參觀學習。
這也算有紀念意義, 憶苦思甜嘛,現在的學生需要「吃點苦」,才能懂得,現在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
但是徒步去就沒必要了吧,校方的意思是,選片為《滿江紅》, 也是很有教育意義的,而且這個活動雖然自費,但也是自愿的。
據悉,學校有1500余名學生,有800多人參與到了這次活動中,校方稱結束后后會組織學生 集體背誦詩詞《滿江紅》,回去之后寫觀后感。
家長對此意見頗深,即使不是當事學生的家長,他們同為父母的共情能力, 讓他們深知學校這一舉措的矛盾太多。
首先就是徒步問題, 頗有「沒事找罪受」的意味,河南,大學聯考大省,這些學生從國中就開始承受比其他學生更多的壓力。
學習都夠累了,學校還要為了這樣「上綱上線」的戶外活動,折騰學生, 想放松一下沒問題,走去放松算哪門子放松?
家長提出顧慮:除了合理性之外,更多家長看到了本質
一來一回,學生已經精疲力盡了,就算是成人也需要一兩天的時間休息, 而這些學生沒有時間休息,還要繼續學習,令人心疼。
更有家長指出: 《滿江紅》根本就不適合學生觀看。已經看過的家長都知道,這是一部以岳飛被害后,「岳家軍」不惜性命為岳將軍復仇的故事。
以岳飛絕唱的詞牌名為題目,這句詩詞很多學生都學習過, 尤其那句「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因為這句話被收錄在小學教材中的「日積月累」版塊, 全篇內容是否適合學習,想必很多家長心中已有答案。
而雖以此為題,但在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如何?沒有歷史依據,這些更像是「架空」的內容,雖然結局尊重歷史了, 但「假秦檜」,也很容易讓學生與史實混淆。
中學生還要學習歷史學科,這樣的內容確實會產生負面影響。加上其主題思想,很多家長都認為: 成年人有判斷力可以看,青少年真的不適合。
民族大義題材,振奮人心,家長也很喜歡,但作為成年人, 明白犧牲是大義的同時,也明白力所能及,更懂得生命的可貴。
而中學生思想比較純粹、稚嫩,看待問題的方向也很單一。說白了,學生很容易受影響,學到什麼就認什麼。
你給他看「犧牲」,看「大義」,讓他看淡自我,看輕生命,卻沒有讓他首先意識到,生命的可貴,結局會是什麼,想想都令人后怕。
寫在最后:
如果學生認為, 「犧牲」足夠偉大,甚至遠超生命,因此為了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沖動行事,那才是家長永遠的痛。
家長的擔憂不無道理,在這樣把分數放在頭頂的階段, 家長能意識到觀念教育的重要性,是很難得可貴的。
希望家長們能引起思考,這件事的重點不是走去,也不是票錢25,而是這樣的內容是否適合學生觀看學習,包括學生觀影后誦讀《滿江紅》, 其背后的教育意義是否值得「冒險」。
也許我們不能永遠把學生護在身下, 但至少,別埋下隱患。因此筆者真誠建議: 觀后感可以不寫,關于生命安全的校園講座才更有必要。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