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救救孩子吧!」中小學生抑郁癥檢測率出爐,數據讓家長心痛

「救救孩子吧!」中小學生抑郁癥檢測率出爐,數據讓家長心痛
2023/03/09
2023/03/09

現如今,教育內卷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很多家長都反對令人窒息的應試教育,可面臨激烈的競爭環境和殘酷的就業現狀,家長也只能硬著頭皮讓孩子從早學到晚,畢竟生活經驗告訴大多數人:現在不吃學習的苦,將來就要吃生活的苦。

刻苦學習本不是什麼壞事,但讓人心痛的是,很多孩子在極致內卷的學習環境中不堪重負,甚至因此患上了抑郁癥。

網上,一名媽媽的推文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

寶媽表示自己的兒子今年上高二,一次接兒子放學時,母子倆在一起聊天。

兒子悄悄告訴媽媽,班里50多名學生竟然有29個同學在吃抗抑郁癥的藥物,這些同學將自己的名字上報給了健康心理課的老師。

回憶起這些同學在宿舍里的表現,兒子才恍悟原來他們有時候睡不著覺、跺腳等行為就是因為患上了抑郁癥!

聽到此處,寶媽大為震驚,繼而問兒子:你睡得還好嗎?

兒子搖頭:根本不夠睡,有時做題太晚,直接到床上就睡著了,早上也是被同學叫起來,因為鬧鐘根本叫不醒。

說起抑郁癥,可能很多人都會將這種癥狀聯系到中老年人的身上,殊不知,在中小學階段,很多正直青春年少的孩子也被檢查出了患有抑郁癥。

網上,一份關于中小學生抑郁癥檢測率的報告讓很多家長脊背發涼。

數據顯示,小學階段就有約一成的孩子被檢查出了抑郁癥,其中少部分孩子甚至患有中重度抑郁。

國中階段,抑郁癥的檢出率約為三成,中重度抑郁癥者的人數也在增加,到了高中階段,竟然有40%的孩子都被檢查出了抑郁傾向,中重度抑郁檢出率更是超過了10%。

對此,不少教育專家都對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感到憂心,亦有人對應試教育提出了質疑。

專家認為,當前的教育不該是以考試成為為主的流水線模式,每個孩子的資質不同,天賦不同,用統一的標準去要求他們,甚至苛求他們在每一門功課上都要達到優秀,這對于孩子本身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也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打壓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專家看來,教育應當是循序漸進地去挖掘孩子的興趣,只有不排斥學習,才能真的學好一門課,因此建議考試應當從中考啟動,到了大學聯考時再全力加速,而不是讓孩子剛進入小學就面臨五花八門的考試。

這個建議獲得了很多網友的支持,但也有人表示想要真正的給孩子減負,就要從改革中大學聯考兩座大山開始,否則只要有人去卷,就會帶動周邊所有的人都卷,最終受傷的還是孩子。

也有家長心痛地表示,如今患有抑郁癥的不只是中小學生,在考研大軍中也出現了很多抑郁癥患者,也就是說這樣的內卷環境一直從小學蔓延到了研究生階段。

生活中,幾乎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會聽到關于孩子的令人心痛的消息,有的孩子因為患上抑郁癥而選擇休學,有的孩子則因為無法克制情緒從高樓跳下,還有的孩子即便是考上了大學,他的狀態也無法順利畢業、工作……

時至今日,隨著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和抑郁癥產生交集,父母對待教育的態度也應當發生轉變,尤其是當孩子已經暴露出了情緒持續性低落、對待事物悲觀等問題時,家長一定要重視并及時干預、就醫,不要把病情拖得更加嚴重。

應試教育體系的確造成了家長們無力改變的現狀,但決定孩子人生之路的并不只有學習和考試,相較于成績,孩子能夠在中小學階段身心健康地成長更加重要。

本期話題

你身邊有患抑郁癥的孩子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留言!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