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常常會把智商和情商搞混淆,認為智商就是情商。其實不然,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
智商是智商,情商是情商,這兩者是分開的。你智商高,情商不好,成績再好也可能會敗下陣來,最終落得撿了芝麻丟西瓜的下場。
案例:張穎女兒高三了,在班里一直都是偶像級別的存在,每次考試都排在班里第一位,是同學們羨慕、老師重點培養的對象。
按理來說,以張穎女兒的才智,考上一個好大學完全沒有問題,可讓人意外的是,在升學考試的時候卻落榜了。究其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不是因為智商不高,而是因為情商跟不上。
我們都知道,備戰大學聯考的那段時間對于高中生來說是最苦的,每天到校不是做題背書就是各種模擬考試,就連平常的體育課都取消了,整個時間段都被重要的課程安排得滿滿的,學生們常常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不過對于他們來說,只要能夠獲得好成績,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然而,在這樣的氛圍里,張穎女兒卻顯得格外輕松,所有的考題都應付自如。
興許是認為大學聯考也不過如此,于是仗著自己有點才氣,張穎竟然沒有拒絕早戀男生的追求,被動跟人談對象了。
開始一兩次翹課,她很快跟上了。但一個星期兩三次,老師就覺得不對勁了,畢竟是班里的尖子生,是重點培養的對象,于是便多次提醒她注意復習。
但張穎女兒卻不領情,還跟老師頂嘴吵架了,說自己并不是主動早戀,她覺得超級委屈,并且還認為老師雖然是對自己好,但也多此一舉。
最后,老師一生氣,真的不管了,張穎的女兒也成了班級里典型被人議論的對象,人際交往方面大家都避開她,不樂意跟她玩。
因為在開家長會時,老師公開點名批評了她,而她也在現場,充滿了抱怨和不服,卻不知悔改,表態說這是自己的事情。連一些初次見到她的家長,都覺得她社交能力太差,情商過低了。
孩子低情商的兩大表現
一、強勢自負,影響社交
低情商的孩子喜歡順言,強勢自負。所謂順言,就是希望所有人都順著他們的話去做,如果有違逆他們意思的,那不管是什麼事都不行。
孩子有這樣的心理表現,除了希望能得到別人的特別尊重外,最主要的還是家庭、環境的因素。有的孩子家庭條件好,很容易養成這種優越心理。
不得不說,在這樣的環境下,有這樣的心理無可厚非,但這卻也是低情商的一種表現,影響社交關系。
所謂大千世界,雖然人類的腳步遍布全球各地,但每個人卻是不相同的,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認知。對于同一件事情,不是每個人都意見相同,孩子要想不踩坑,就要懂得辨別這一點。
解決方法:
當家長發現孩子強勢自負,不服管教,喜歡被吹捧,卻聽不得一點相反的意見時,這時候就要注意了,這可能是孩子低情商的表現。
這時候就要采取措施,矯正孩子的價值觀,以避免其被人牽著鼻子走,因小失大。
二、喜歡抱怨,影響社交
遇到問題時,孩子的反應也是判斷是否是低情商的一種方法。對于困難,每個人的反應都不同,有的人持樂觀態度,他們相信不管事情有多糟,總會有解決的辦法,因此即使再難也會積極尋找突破口,絕不怨天尤人。
低情商的孩子就不同了,對于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他們不是積極面對,而是態度消極,總是抱怨這抱怨那,卻從沒想過只要自己冷靜下來思考一下,就極有可能走出困境,而這便是低情商最常見的表現之一。
對于孩子這樣的表現,家長要注意,孩子之所以會抱怨,是因為此時的他們處于消極的狀態,對于發生的客觀事實他們無法深入了解。這樣的狀態會使他們陷入惡性循環,使他們無法積極思考,最終怨天尤人、隨波逐流、影響社交。
解決方法:
一個經常抱怨的人是無法正確解決事情的,所以當孩子呈現抱怨情緒時,家長應該第一時間阻止他們,引導他們宣泄、管理自己的情緒,做一個理智的人,而不是怨天尤人、被情緒控制的人。
互動話題:您家孩子情商高低,社交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