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你有考慮過讓孩子去上寄宿制學校嗎?或者說,你認為多大的孩子才適合去上寄宿制學校呢?
在大多數父母的眼中,小學和國中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因此只要條件允許,父母就不會將他送去寄宿學校生活學習,畢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心智還未成熟,自制力不強,很多方面都需要家長的引導和監督。
但對于一部分家庭來說,將孩子送去寄宿制學校是不得已而為之,他們或因工作忙碌,或因婚姻破碎,總之,父母想要一邊帶娃一邊工作非常困難,這種情況下,唯有將孩子送去寄宿學校才能解決當下的難題。
把孩子交給學校,父母自然能解放雙手,但對于一些年幼的孩子來說,過早地進入寄宿制學校卻成了長大后揮之不去的陰霾。
網上,當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時,一名畢業生眼眶濕潤地講述了自己的寄宿經歷。
男生從小父母離異,他跟隨媽媽一起生活,媽媽既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活得非常辛苦,好在當時姥姥能幫忙,男孩便一直住在姥姥家里。
但這種日子很快就隨著小姨的生產而結束了,因為姥姥要幫助小姨帶孩子,他 一度無人看管,之后,家里人經過商量將他送入了寄宿制學校,那個時候,男生還不到6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多都還在父母的身邊撒嬌,但在寄宿學校中,被送進來的孩子只能在跌跌撞撞中勉強學會自理。
和男生一樣,這些孩子大多都是單親家庭,由于父母無暇照顧,只能將其送進學校請人看管,學校的學費很便宜,但便宜的學費也就意味著學校的物質條件比較匱乏。
在男生的記憶中,那所寄宿學校周圍是高高的圍墻,看起來就像是一座監獄,別的孩子周末會被家長接回家團聚,可自己只有在寒暑假和小長假的時候才能見到媽媽,走出這座「監獄」。
因為媽媽實在太忙了。
比起學校的硬件環境,長期的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更是擊垮了他的精神世界。
在寄宿學校里,老師不會額外關照哪一個學生,相反,他們會通過打罵的方式來建立自己的權威,如果一個孩子被家長忽視,老師也不會主動去關心他,相反,他們還會因此對這個學生非常敷衍。
父愛母愛的缺失和來自學校的壓制深深地影響了一個孩子的性格,他們有的變得暴戾,有的則十分懦弱,他們無法從父母和老師的身上獲得尊重,他們開始學著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隱藏和保護自己。
盡管這名男生如今已經畢業多年了,可成年后的他一想到自己小時候的那段寄宿經歷,內心的傷疤就會被再次揭開。
在那個無法愈合的巨大空洞里,裝著他童年缺失的父愛母愛,裝著幼年教育對一個孩子的摧殘,裝著改變他性格的種種原因……
或許在父母的心里,將孩子送去寄宿制學校是自己當時的無奈之舉,但他們永遠無法體會到這段經歷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寄宿制學校的軟硬件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有很多家長拒絕將讀高中之前的孩子送進學校寄宿。
對于大部分家長而已,大家之所以抗拒寄宿學校,無非以下3點原因:
1. 寄宿學校的確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獨立性,但對于中小學生而言,過早的寄宿生活會快速拉開親子之間的距離,一些過來人表示,當自己把孩子送去寄宿制學校學習后,彼此之間的關系明顯沒有以前親密了。
2. 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在脫離了家長的監督之后,會在學校里更加地放飛自我,這并不利于孩子的學業完成和規律的生活習慣養成。
3. 某些寄宿制學校中可能會存在同學之間的拉幫結派,甚至是校園暴力。
寄宿制學校究竟好不好,每個家長都有著自己的看法,但值得注意的是,當父母將孩子送入寄宿學校之后,一定不要徹底放手,而是要多加關心孩子的內心變化,多溝通,多交流,給足孩子安全感。
本期話題
你會將孩子送去寄宿制學校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