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低層次父母只會講「武德」,而高智商父母,只管這3件事

低層次父母只會講「武德」,而高智商父母,只管這3件事
2023/03/03
2023/03/03

作者 |探長(共1533字,閱讀約4分鐘)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有不聽話或者犯錯的時候,請問家長們,你有打過孩子嗎?

相信不少家長都有過跟孩子動手的經歷, 在看到孩子犯錯或者發脾氣的時候,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我的一個朋友就是如此。



★低層次父母只會講「武德」

朋友的女兒初一了,但是卻沒有一點國中生該有的樣子,走路總是低著頭、不愛說話、成績也很一般,這讓朋友看著很是心煩。

看到女兒不成器的樣子, 朋友沒少打罵,每次打的時候,總是擺出一副「恨鐵不成鋼」「都是為你好」的姿態。但是,她發現,孩子越打越「傻」。



經常挨打的孩子,身心都會受到傷害和挫折,他們感受到的不是父母的關心,而是憤怒、暴力、不滿意、不愛。 內心中這種長期的壓抑情緒,容易讓孩子的性格出現一定的缺陷,甚至影響智力發育。

低層次的父母,只會「動武」「講武德」,不分青紅皂白,先打一頓再說,認為打打孩子就長記性了,但是,暴力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容易加重它的嚴重性。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引導和管理,但這個過程需要有一個度,過于管控和放縱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高智商父母,只管這3件事

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一個孩子,如果他有責任心,那麼在做事情的時候, 往往會有自己的目標和原則,對自身也有一定的要求,從而就不會做出過于魯莽或者傷害他人的事情。

就比如在和父母溝通這件事情上,有責任心的孩子,往往不會對父母做出沒禮貌和不尊重的行為,而是可以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也能夠理解父母對自己的說教。是一個很懂事,能夠贏得別人信任的人。

高智商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比較注重孩子責任心的培養,從很小的一件事情上,就讓孩子養成有責任心的意識。



·玩兒完玩具之后,要自己收好,不能亂扔亂放;

·垃圾沒有扔進垃圾桶,要撿起來重新扔一次,保持自己周邊的干凈整潔;

·自己說到的事情要做到,及時完成,信守承諾;

·和他人一起交流的時候,能夠聽取別人的意見,禮貌溝通。

孩子一件事情如果沒有做好,父母要讓孩子找到自己沒有做好的原因,想想如何改正,這樣孩子便能夠從具體的問題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做好。

在一次次進步中,不僅提升了責任心,還能夠鍛煉孩子的膽量,不怕做錯做不好,而是勇于挑戰新任務。



●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經常武力或者吵罵孩子,非但不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越做越好,反而會讓孩子害怕、膽小,不敢做,從而越來越缺乏自信,唯唯諾諾。

高智商的父母,會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當孩子懷疑自己、不相信自己、害怕做不好的時候,父母要鼓勵孩子、夸獎孩子、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和優勢,一步一步變得自信。



而這個過程,就需要父母營造一個輕松、快樂、和諧的家庭氛圍;

孩子有安全感、看到了父母幸福的微笑、感受到了父母的愛, 那麼他們內心便會有更強大的底氣,而這份底氣也能夠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擁有自信的孩子,眼睛里是會放光的,走起路來都是那麼的昂首闊步。



●維護親子關系

雖說父母與孩子有血緣關系,這份骨子里的親情是奪不走的,但是,如果不珍惜、不維護這份親子關系,那麼長久下去, 再深的感情也會被傷到,出些裂痕。

一旦親子關系破裂,矛盾積累,那麼父母再想跟孩子好好溝通教育,便會更難。

高智商的父母,懂得在日常維護和孩子之間的親情,像是一起做個甜點、一起逛逛街、一起做個親子游戲、一起聊天散步等等。父母更像是一個大姐姐大哥哥,而不是操控者。

親子在一起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彼此間的感情會更深,關系更近,那麼父母與孩子聊一些深入的話題、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時也更容易一些。



辣媽語錄:

親子關系融洽的家庭,孩子相對來說性格會比較的開朗、樂觀,他們不害怕父母會吵自己, 從而敢于和父母交流溝通。父母也有機會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及時的做出引導,助力孩子越來越優秀。

家長們,你平常有吵孩子嗎?

(圖片源自網絡)


用戶評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