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位同學跟我說:「老師,現在大學聯考作文越來越難了,我感覺我做大學聯考真題,讀作文的命題材料都讀不懂」。
按照大致趨勢來看,大學聯考作文的命題確實是變難了,這就開始考驗大家的心態以及閱讀能力,心態好、閱讀能力強的同學能夠很快分析出命題點是什麼,從而知道自己要寫什麼。
盡管大學聯考作文變難了,但每年大學聯考中都會出現很多滿分作文,總有學生問我大學聯考作文如何獲得滿分,其實什麼樣的文章可以收獲滿分大學聯考作文評分標準上給出來了,大家都知道這樣的作文能收獲滿分,但能寫出來這樣作文的同學并不多,尤其大學聯考是即興發揮,沒有太多時間去慢慢思考,花費太多時間思考就有可能面臨題目答不完的情況。
我以前帶的一個學生就是這樣,讀作文命題材料的時候思考的太久了,結果寫到600字左右的時候距離考試結束就只剩十五分鐘了,一個緊張就將結尾部分寫的很潦草。
接下來我們通過看一些大學聯考滿分作文來判斷作文要怎麼寫才能收獲滿分:
1.《始于模仿,終于獨創》
這篇《始于模仿,終于獨創》是2022年全國甲卷的一篇滿分作文,作文命題材料如下:
看到這個命題材料很多同學可能都傻眼了,畢竟想起《紅樓夢》,很多同學第一反應是看不懂,不過仔細來看,這篇命題材料還是比較好理解的,大概就是:眾人給園中橋上亭子上的匾額題名,有人主張從《醉翁亭記》的「有亭翼然」中取「翼然」二字,也就是直接移用,賈政的主張是化用,寶玉的主張是根據情境獨創。
命題為這個現象也能在更廣泛的領域給人以啟示,引發思考,大家寫作文的話可以從上述三點出發,寫自己的思考。
這篇《始于模仿,終于獨創》將這三點融會貫通了起來,學習之路需要經歷照搬理論、借鑒學習知識,最后融會貫通自成一派,首段作者引述材料,引出文章的主旨。
文章主體部分分為三層,遞進式寫作,第一層為對經驗的移用鑄就了自我的創新,第二層為對前人的模仿孕育了創新的枝芽,第三層為模仿再好,沒有創新,終歸是未竟之志。
每一層作者都用了有力的論據去論證,尾段總結全文,上升高度,再次點明文章的主旨,通篇來看,文章層次分明,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強,長短句并用,引人深思。
2.《赤兔之死》
這篇《赤兔之死》被稱為是大學聯考神級滿分作文,文章使用的是古白話文進行寫作,借赤兔馬之死來論證文章主旨,作者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本是枯燥無味的史事,作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將赤兔馬擬人化,寫出了馬與人的精彩對話,亮出了自己的觀點。
人與馬之間的對話避免了了平鋪直敘的俗套,讓這篇文章更有新意,文章中用詞精簡卻又形象生動,文章文采出眾,立意深遠,更是多次點題,有這樣一句話:一篇古白話,十年閱讀功,可見這位考生平時的努力,有網友表示這篇文章是一位凡人的巔峰之作。
3.作文要怎麼樣寫才能收獲高分
我們先來看看大學聯考作文的閱卷標準,從圖中可以看到,一篇滿分的大學聯考作文要求是非常高的,語言、結構、素材、立意等方面都有要求,可能很多同學都無法做到寫出來滿分作文,但是可以通過一些小方法讓自己的作文分數更高:
比如素材方面,在議論文中素材也叫論據,有力的論據可以更好的論證論點,在選擇論據的時候一定要合適才可以,不能生搬硬套,對于素材大家要做好積累,不同類型的素材分類別進行整理歸納,這樣復習的時候也會更方便。
結構上就是我一直跟大家強調的要提前列一個提綱,可以有效防止跑題,提綱也能確保文章的結構更加完整,不要覺得列提綱是在浪費時間,寫到一半不知道寫什麼的時候,思考會更需要時間。
看作文命題材料的時候可以用筆畫出關鍵詞,這樣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材料想要表達什麼,一般關鍵詞會反復出現好幾遍,除了特殊情況,不要看過去一遍又一遍不知道命題材料說了什麼,這樣做就是在白白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