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探長(共1794字,閱讀約4分鐘)
「不會走路的時候,總是想要下地走,好不容易會走路了,又總是要抱抱。」
不少寶媽在孩子學走路的時候,都有遇到過這樣的疑問。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我一個朋友也曾經抱怨:「 怎麼一學會走路,娃就變懶了呢,不抱吧又要哭,帶娃真是太難了。」
不少家長帶孩子出門,遇到孩子要抱抱的時候, 總是會特別的無奈 。
因為孩子明明自己會走路,但走幾步就要抱,家長一直抱孩子胳膊又受不了。
看著孩子哭鬧不走路, 不少家長便會吵罵孩子,和孩子賭氣堅決不抱。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父母不理解孩子、孩子內心的委屈無法傾訴、沒人理解,那麼長期如此,反而容易讓孩子出現 自卑、膽小、不敢外出、害怕人 等情況。
當我們了解了其中的原因之后,便不再忍心拒絕孩子了。
孩子在出門后走幾步路就要求抱抱,可能有多種原因。家長要走進孩子的世界,了解這些原因并采取適當的措施,來幫助孩子逐漸減少對抱抱的依賴。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為啥孩子出門走兩步就要抱抱?家長先別吵罵,真相令人心疼
●缺乏安全感
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離開母親是一件非常可怕和不安全的事情。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當他們走路出門時,由于身高的限制, 他們看到的世界和我們眼中的是不一樣的。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他們看到的是水泥地、大人的腿和腳。對他們來說,這是非常壓抑和害怕的, 對于很小很脆弱的他們,非常需要母親的保護和安慰。
在這種情況下, 抱抱可以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安全和保護, 他們能夠和大人看到同樣豐富多彩的世界,從而降低內心的焦慮和緊張感。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家長可以采取適當的措施,來加強孩子的安全感。
一方面, 可以鼓勵孩子在新環境中探索和學習新的東西,同時給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導。
如果孩子需要安慰或撫慰,父母應該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并嘗試用 親切的溫柔的語言和肢體動作 來傳達愛和支持。
另一方面, 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到 公園等戶外場所游玩。 當孩子自己走路的時候,他們看到的是五顏六色的大千世界,花花草草、小蟲子等等這些大自然的元素,能夠吸引孩子的目光,從而轉移孩子讓抱抱的注意力。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需要親密的接觸
抱抱可以讓孩子感到身體上的親密接觸和溫暖。
對于嬰兒來說,親密接觸對他們的發育非常的重要,可以促進他們的神經系統和大腦的發育。
即使年齡稍大一些的孩子,他們也同樣需要親密接觸。
當他們自己走了一段時間之后,可能因看到了奇怪的東西或者聯想到了令他害怕的畫面,此時便想要得到父母的關心,通過肢體的接觸來尋找父母的關愛。
可以建立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系,增強他們的信任和依賴感。
家長應該積極地與孩子建立親密關系。可以通過抱抱、擁抱、親吻和身體接觸來表達愛和關心。同時鼓勵孩子積極地參與到日常活動中,如游戲和戶外運動,以便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和自信心。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情感上的需求
在某些情況下,孩子可能在需要父母的情感支持和陪伴。
例如,當他們感到孤獨、無助、傷心或失落時,他們可能會尋求父母的抱抱和安慰。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應該傾聽孩子的感受,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 答應寶寶的請求,安撫他們的情緒。
家長應該與孩子建立積極的溝通和互動關系,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可以教孩子如何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以便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此外,父母還可以通過閱讀、講故事和聊天等方式,來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也有助于孩子的情感和社交的發展。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身體真的累了
寶寶的體力遠遠不及大人,雖然他們的精力充沛,但也會有累的時候。
雖然他們學會了走路,但是走一段時間之后,體力便跟不上了,腿沒力氣了就會累。
對于成人來說很近的路程,在孩子的眼里就是很遙遠的。在走了幾步之后,孩子便會有一種「怎麼還走不到?」「好遠啊!」的心理。于是便想要抱抱,放松放松。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再堅持一下或者和孩子進行娛樂方式的比賽、以獎勵的方式讓孩子再走一會兒。
這樣孩子有了動力,便不知不覺中鍛煉了自己的意志力,體力也得到了增強。
如果孩子確實走了很久很累了, 出現眼神無神、表情委屈、身體無力、想要抱抱的話, 那麼家長也不要吝嗇自己的擁抱,張開雙臂,將孩子擁入懷中吧。
給予孩子及時的關愛和情緒的安撫,這對于孩子來說,是無比溫暖的。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辣媽語錄:
孩子在出門后,走幾步路就要求抱抱是很正常的, 這可能源于他們對于安全感、親密接觸和情感需求的需要,也可能是因為他們真的累了,走不動了。
家長應該積極地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內心的需求,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采取適當的方式鼓勵孩子。在培養孩子的自信和勇氣的同時,滿足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
家長們,你有經常抱抱孩子嗎?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