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年飯桌上父母吵架,母親含淚維護女兒:不該貶低孩子

新年飯桌上父母吵架,母親含淚維護女兒:不該貶低孩子
2023/01/26
2023/01/26

文/蘭媽談育兒

父母教育需要統一意見,說話一致也是特別重要的,否則任何一方對孩子的改造教育,都可能會付諸東流

大年初四那天,幾大家的親戚朋友相聚在爺爺家里,大家 說說笑笑熱鬧極了

吃飯席間,大舅爺提出讓小輩們表演拿手的才藝,一時間性格 活潑開朗的孩子占據上風

他們 唱歌跳舞、拉琴吹笛、下棋吟詩,還有說起 新年祝福語的口才了得

正當大家 美滋滋地接受眾人的祝福時,我發現8歲表妹夢夢有些沮喪,她安靜地坐在角落邊 低頭不語

可是,有一個事事想扳回面子的老爸就是自信路上 絆腳石

當夢夢極力想要掩蓋自己的存在感時,她的老爸 一針見血地點名讓唱首《好日子》

礙于爸爸的威嚴,夢夢不得不硬著頭皮唱出記憶中的曲調,可是唱著唱著就被幾個小朋友的 噗呲一笑打斷了

本來就自卑靦腆的夢夢一時間變得 舉步艱難,尤其是漲紅臉的 不知所措看起來特別心疼

見此一幕,我趕緊把夢夢拉到身邊安慰說「已經很不錯了,我可是連歌詞都記不住,更別說唱歌了」

本來事情到這里也應該告一段落了,可夢夢的老爸卻是 老頑固思想,不僅沒有順勢給自己的女兒台階下,反而不停地「揭短、補刀」

期間難聽的話更是越說越過分:

「瞧這死丫頭,讓她媽慣成什麼樣了」「我看她只能把小學和國中混滿,高中就不指望了」「你們可別給她壓歲錢了,這丫頭根本一點用都沒有,學習沒有用,還偷錢去給同學花」

看著不斷揭短亮丑的丈夫,夢夢的媽媽再也 無法直視了,她氣急地含著淚指責說:

「哪有這麼貶低自己女兒的父親,孩子從家里拿錢還不是你事事管著不讓,兔子逼急了還會咬人,別把話說得太過分了」

緊接著,夫妻二人你一句、我一句話,明明是好好的一頓飯直接變成了爭吵打架的現場

隨著掀桌子摔碗的聲音越來越大, 膽小懦弱的夢夢站出來咆哮著說「都是我的錯,是我太沒用才害得爸爸丟人、媽媽受氣,我要是永遠離開,那這一切就不會發生了」

看著突然 奪門而出的夢夢,她那強勢的老爸也緊張了起來,趕緊追上女兒說「我就是在別人夸你的時候客氣客氣」

自從經歷了夢夢這件事后,我也一直在思考:「孩子被夸需要謙虛、客氣嗎」

還記得某心理學雜志曾經發表了一項研究,是關于情緒記憶的心理學發現:

孩子所經歷的每一段童年陰影,都是源自于童年時期所經歷的受傷記憶,記憶也會潛意識地抵達內心深處,尤其是來自聽覺、和視覺的感官記憶最容易引起情緒波動,這段記憶比起孩子做錯事更能印象深刻,也被稱為情緒記憶

可見,情緒記憶對孩子的傷害性可影響一生,避免「童年傷疤」成為孩子的潛意識傷害,這也是每一位父母的基礎責任

所以,孩子被夸時維護也是一種保護!

如何避免情緒記憶成為「童年傷疤」?當孩子經歷以下5種情景時記得別揭短:

01

孩子被夸時

有一位爸爸,帶著自己5歲女兒參加同學聚會

女兒表現得特別開心, 對答如流地回答每一位叔叔阿姨的問題

席間,看到 唱歌背詩樣樣優秀的女孩,有好幾個同學忍不住稱贊表揚

一句「又騙我生女兒」的 赤裸裸羨慕,讓女孩和爸爸都表現得喜笑顏開

不過,女孩爸爸更多的是 謙虛客套

為了防止孩子太得意而驕傲忘形,正值氣氛和諧時說了句:

「這孩子呀,就是個人來瘋,前幾天在家看動畫片太入迷,舍不得起身上廁所,結果硬生生地憋著尿了褲子「

聽完爸爸分享的囧事,在場的同學都覺得女孩 呆萌有趣而開始紛紛哈哈大笑

本來很開心的女孩,聽到爸爸把「貪玩尿褲子」的丑事給抖出來后,覺得特別難受、又不好意思

于是,菜還沒吃幾口就傷心地跑了出去

大概因為跑得太急了,迎面撞上了端著涼菜的服務生,又因撞擊力度比較大的影響導致女孩右手骨折

據說,女孩在那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都跟爸爸置氣,原因是女孩一直惦記著爸爸「揭短尿褲子」那件事

後來,爸爸每每看到女兒打著石膏的右臂都陷入深深自責,他不敢想象,如果當時服務員手里端著滾燙的肉湯,又會是怎樣的場面…

從此,這位爸爸也從內心告誡自己「不要假謙虛」

盡管謙虛的初衷是擔心孩子驕傲忘形,但刻意「假謙虛」很容易 好心辦壞事,甚至還會成為孩子潛意識里被詆毀的心靈傷害

所以,優秀就是優秀沒有什麼好回避的,與其擔心驕傲忘形,不如引導孩子把他人的贊美總結為成功經驗,這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02

孩子出丑時

有一個13歲還尿床的男孩成為了圈子里的笑話,大家都叫他「尿床大王」

其實,尿床大王背后,隱藏的卻是一段不敢回憶的內心傷疤

因為男孩五歲的時候還尿床,媽媽為了讓男孩「長記憶」就想了一個損招

有一個早上,媽媽把男孩尿床的被褥搬到院子里晾曬,她特意把尿圈的那一面露在外面,然后 大聲吆喝周圍鄰居圍觀

當時又因為租住的是大院瓦磚房,前來圍觀的鄰居很多

從那以后,男孩仿佛就陷入了 「尿床魔咒」,每次想要上廁所,都害怕遇到院子里鄰居的 指指點點

于是,男孩就成為了名正言順的尿床大王,白天尿褲子、晚上尿床,再加上父母時不時的挖苦諷刺,在童年深處也就形成了 揮之不去的膽小自卑

而在這段尿床大王的尷尬經歷中,很多人看到的是男孩尿床的缺點,卻未看到男孩畏懼上廁所的 童年陰影

這也是父母所 遺漏、甚至 錯誤教育方式導致的結果,而那些曾經經歷的諷刺挖苦、和羞辱感,也會深深地烙印在男孩心中,甚至還會形成更久遠的自卑與壓抑

而一個正處于出丑孩子的心理,本來就是屬于自卑、尷尬、不好意思,此時給予正能量、正確關愛孩子,才是一個家長最應該做的事情,這也是養出 健康積極孩子的必備質量

所以,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在孩子出丑的時候揭短!

03

孩子尷尬時

曾經,女兒班里有個叫劉芳的媽媽讓我頭一次感到敬佩

劉芳告訴我,她女兒不太喜歡上體育課總喜歡裝病逃避尷尬

有一次,因為接力賽拖后腿了,女兒便直接裝病說肚子疼,然后蹲在地上起不來

老師見此情景,自然是第一時間給家長打電話

劉芳第一時間趕到學校接孩子,一見面也發現了女兒的「 小伎倆」,可她并沒有拆穿,而是小心地把女兒攙扶回到教室,然后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熱水

之后,每個傍晚都會在飯后帶著丈夫和女兒跑步,三個人的 接力賽也很有意思,尤其是爸爸媽媽刻意的謙讓和引導,讓女兒徹底克服了接力賽的恐懼

從此以后,女孩不再裝病、也愛上了體育課

其實呀,每一個孩子身上的 自信心,都少不了父母承認的 存在感

假如連生養的父母親人,都不顧及孩子的 自尊情緒、甚至不停地 否定價值,那麼孩子又怎會看到自己的存在意義呢

所以,很多時候做一個「糊涂」父母也是種聰明,不需要去刻意糾結真相,學會維護孩子、悄悄用行動去改變結果,這才是聰明父母的真正機智

04

孩子認錯時

某乎上有位網友說:

「讓孩子抬不起頭的方式有很多種,大庭廣眾下讓孩子抬不起頭,這是最殘忍的一種」

這句話影響了我很久,也總結了一個父母常犯錯的教育問題-讓孩子當眾出丑

春節走親戚那幾天,有一個遠房親戚帶著她那7歲兒子來我家拜年

男孩的性格比較 活潑好動,不一會就在我家玩開了,后一個不小心還把茶幾上的水果盤撞翻了

男孩當時就表現得惶恐害怕,他畏懼地看向自己的媽媽,然后說了一聲:「對不起,我知道錯了」

本來就沒有多大的問題,更何況男孩又是不小心為之,大家也極力勸解別嚇到孩子了

可男孩的媽媽依舊 不依不饒,把過去在她家發生的很多碰撞事件一一數列,最后還不忘「補刀「說」:我看你是沒救了

這句話,很明顯給男孩帶來的打擊很大,本來很活潑的性格頓時變得 悶悶不樂,誰跟他說話都 低頭不語

一時間,家里面的氣氛也變得格外尷尬…

人們常說:教育的本質就是希望孩子成長得更好

那麼,面對一個已經認錯的孩子就不要繼續揭短、批評了,記得此時最應該記住的就是兩件事:

第一,表揚他們的誠懇態度

第二,安慰他們的惶恐情緒

05

孩子自信時

過年那幾天,還發生了一件記憶深刻的事情

從小體型比較胖的堂姐,過年那幾天不穿新衣服、只穿了一身肥厚的睡衣

這樣的穿搭,和穿著新衣服的幾個表親也形成了明顯對比

席間,有位表親還開玩笑打趣說「穿睡衣好,這樣就不會把衣服撐破了」

原來,堂姐小時候比較愛美、還樂觀自信,即便是體型偏胖也 自信滿滿地穿著漂亮的公主裙,可有一次因為多吃了一碗飯,導致裙子被撐的裂開了

當時,堂姐哭訴地跑去向她媽媽求安慰,可回應的卻是「誰叫你吃那麼多」

因為害怕被嘲笑,才會穿上肥厚的睡衣,因為害怕舊事重提,連飯都不敢再多吃了

在這段不注重言語表達的童年經歷里,其實受傷難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在原本 支離破碎的情況下再次「補刀」

有的時候或許對于成年人來說,那些沒有「惡意」的玩笑話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事實上,孩子小時候根本分不清事實、和玩笑,他們更多的是因為依賴而信任,只會把父母的話當成事實

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讓孩子當眾難堪,越是喜于攀比的環境,我們越是要維護孩子的尊嚴

告訴孩子「你就是你,獨一無二,爸爸媽媽都知道你的優秀,但被人夸時要禮貌相待,真正的能者也都是在低調中悄悄鋒芒畢露」

新的一年,希望每一位家長都化身為孩子情緒記憶的共情維護

只有在健康的語言環境下才能成就自尊自信的孩子,讓每一份溫暖和尊重都會成為照亮孩子前行的那一盞燈,這也是孩子自信而積極的成長動力!

那麼,關于如何避免情緒記憶成為「童年傷疤」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情節揭短建議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