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隨著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教育,當孩子進入校園之后,很多父母都會關注孩子在學校里的一舉一動,例如孩子是否適宜學校的食堂,班主任是如何進行排座位的,孩子的同桌姓氏名誰等等。
其中,老師給學生排座位總是能夠引起家長的特別關注,畢竟作為過來人,很多父母都知道一個教室的「黃金區域」在哪里,大家也都想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分到更加有利于學習的位置。
事實上,不同的學校,不同的老師對于座位分配也有著自己的規則,但總體來說,中小學老師最常見的排座位方式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3種。
1. 按學生高矮個頭排座位
在中小學,尤其是小學階段,由于一個班里的孩子個頭參差不齊,實際身高差距較大,因此一些老師會按照學生的高矮來進行座位安排,矮個子孩子坐在前面,高個子的孩子依次往后排,這樣可以很好地避免前方學生擋住后方學生視線的問題。
雖然按照學生的高矮個頭排座位看起來比較公平,但長此以往,一些高個子學生的家長就會覺得有點委屈,畢竟誰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長期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
2. 不論高矮,每周輪流調整座位
李女士家的孩子今年上小學一年級,相較于同齡人,李女士的女兒在身高上很有優勢,算是班里個子最高的女生了。
進校之前,李女士很擔心女兒會因為個子高而被老師分到最后一排去坐,但在家長會上,老師明確表示自己每周會輪流調整孩子的座位,為的就是保證公平。
這種分配座位的方法讓李女士感到很滿意,她坦言半個學期過去了,女兒不管是橫向還是縱向,都幾乎坐遍了班里所有的位置。
這種不論孩子個頭高矮,每周都輪流排座位的方法也獲得了很多家長的認可。
但有時候也同樣會出現一些問題,那就是當個子較矮的學生被輪換到最后一排座位時,視線就可能會被前排的同學擋住。
對此,家長可以單獨和老師進行溝通,老師也可以通過把孩子暫時調到講台兩邊的座位來解決這個問題。
3. 按成績排座位,高分者擁有優先選擇權
不久前,廣東某中學,一名學生拍下了班主任給全班同學分配座位時的一幕。
與輪流分配座位和按個頭分配座位不同,這位老師采取的是以學生的期末成績為標準,依次讓孩子們上講台選座位的方法,也就是說考試高分者擁有優先選擇權。
其中一名男生在一個女生的名字旁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這也引來了台下同學的一陣起哄聲。
為了激勵班上的孩子們努力學習,如今很多中學老師都喜歡按成績來給學生安排座位。
雖然大家也都習慣了這樣的安排,但對于一些家長來說,老師這種「唯成績論」的排座位方法并不公平。
一位寶媽曾在網上推文吐槽,他表示自己女兒的班主任是一個狠人,每大考小考一次就換一次座位,考試成績前10名的學生會被調到教室中間的黃金區域,而考試成績倒數的則被直接安排到墻角和最后一排。
寶媽認為就算班主任這樣做是為了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也要適當結合孩子的身高,個子矮、成績又一般的學生在這樣的班級實在太委屈了。
雖然并非絕對,但很多老師調整座位的方式都逃不過以上三種。
事實上,站在家長的角度,似乎所有的座位調整方式都不會絕對公平,因此,家長在配合老師的同時,如果心存質疑,應當及時和老師進行溝通和協調,不要獨自消化委屈。
本期話題
你家孩子的老師平常是怎麼調整座位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