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很多父母從小都是從「不讀書就沒出息」的話語中走出來的。
正是因為從小被這些帶有恐嚇式中的環境長大,就更了解當代應試教育的下的「殘酷性」!
不少父母暗暗發誓:一定要孩子快樂成長,不能學得太苦。
不想等到孩子越來越大,現實情況卻讓人傻眼。
同樣的年紀,別人家的孩子,不僅禮貌懂事,還能3歲背古詩,6歲說英語,10歲拿競賽大獎,16歲參加綜藝節目,18上考上全省狀元。
反觀自家孩子,調皮搗蛋不止,學習還一塌糊涂。
如果放任孩子在這樣自由發展,他將來能追的上同齡人的步伐嗎?
這種時候,雞娃的道路想不卷也不行了,至少不能讓孩子連起跑線都達不到吧。
要明白,優秀的孩子不僅是嚴格要求出來的,更是一整個家庭努力的成果。
02
應試教育,作為當代孩子必須闖下的一道難關。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學習放任不管,孩子將來會為此付出很大的代價。
著名的衡水中學大家都知道吧?
看看衡水中學的錄取率,年年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數都是全國第一 。
通過這組數據可以看出,沒有天生愛學習的孩子,有的只是后天的努力。
很多父母也深知,如果自己不是站在塔尖上的人,無法給予孩子更靠近終點的起跑線,就只能讓孩子走好學習這條路。
但是,關于孩子的學習問題,每個家長卻是各有各的難處,誰也無法置身事外。
各種方法都用了,昂貴的私教,排滿的課程,監督到晚上10點的疲憊,都攔不住孩子成績的暴跌。
方向錯了,力使錯了地方,就等于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常聽到有的家長這樣抱怨:「我的孩子一點也不笨,就是讀書不行。」這些智力水平正常卻學習差的孩子,有許多相似的表現,最常見的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習缺乏興趣和自覺性;作業拖拉,字跡潦草,差錯百出。
不難發現,這些孩子在學習方面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專注力 太差。
其實專注力,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
一個不到1歲的孩子,會專心地玩自己身邊的物品,這就是他原本存在的專注力。
但是,如果在成長過程中,孩子接收太多新事物和外界信息的干擾,這就導致專注力容易被破壞。
專注力強的孩子,大腦會通過分析、判斷、篩選、組織、計劃,將接收的信息有序地做出正確的處理。
專注力不足的孩子之所以寫作業拖拖拉拉,他們不是不想快,而是想快也快不起來,他們的大腦常常作出錯誤的判斷,無法有效的駕馭自己,無法有計劃、有條理地對事物進行操作。
《最強大腦》上面很多厲害的記憶大師,就是因為有著超強專注力,所以面對挑戰都能有條不紊的進行。
大腦灰質是專注力的關鍵,而灰質所在的前額葉片,就是幫助你理性分析問題、做出正確決定,并在你沖動時幫你回歸理智的部位。
前額葉也是大腦最重要的區域之一,因為有著廣泛的神經聯系和復雜的結構圖式,以及豐富的、復雜的雙向性聯系。
腦前額葉與中樞及其他部位有著非常廣泛的神經聯系,腦前額葉接受和綜合由腦的各部位傳入的來自機體內外的各種信息,并能及時組織傳出沖動,給這全部結構以組織性、指導性和調節性的影響,保證中樞神經系統整體的協同和達到整個高級心理過程的機能統一。
并且它能全面分析考慮輸入信息的意義,并據此進行主動的、有指向性的、有目的性的、有邏輯性的和有創造性的復雜的智力活動,其結果就是形成了新的信息,由新信息再轉化為具體活動,形成整體行為。
所以要想孩子能夠得到有效幫助,提升孩子的大腦前額葉功能很重要。
競思可以通過多點位的腦電訓練,在全面幫助孩子鍛煉大腦額葉區域的同時,不斷磨練孩子的自控力與執行力。
當孩子開始完成訓練任務,他的外在行為表現、內在的腦電波數據反饋都能得到訓練儀器的即時監測和競思老師的專業分析。
當孩子在某一處或者某一段時間出現分心現象,偏離任務,腦電訓練能夠及時提醒孩子保持專注,繼續執行任務,從而達到精準鍛煉大腦區域、提升注意力等各項功能的目的。
03
當在家長群里看到人家的孩子上了那麼多培訓班、得了那麼多獎勵,當您覺得焦慮、沮喪,更需要靜下來想想教育的目標。
首先,想想孩子剛剛出生時,您對他的期盼是什麼?是健康的成長?還是必須出人頭地,拿幾個奧數大獎?
其次,想想未來,10年、20年之后,您對他的期盼又是如何?是有幸福美滿的家庭和喜歡的事業?還是必須成為500強的高管,沒日沒夜的工作?
當我們回到初心,就會發現那些讓我們當下焦慮不已的事兒,也許根本不是事兒。當您用規則代替「盯著」,保持溫和而堅定的態度,教育就不再那麼痛苦了。
其實很多孩子并不需要父母在身邊時時監督,他們更需要的是激發和引導,鼓勵和信任。而我們父母用力的正確方向是:保護他們喜歡學習和探索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