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休、節假日,收到導師的消息,是許多研究生的噩夢。都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遇到負責任的好導師,他不僅能成為你人生中的「貴人」,還能帶領你走向命運的轉折點。
但若不幸遇到那種喜歡剝削、壓榨的導師,那真是有苦說不出,只能忍氣吞聲到畢業,想跟家長訴苦也沒辦法,多數家長都不理解, 讀個研究生,還能跟老師產生多大的矛盾?
說到底,與其給自己添麻煩,多數家長寧愿學生用委屈來息事寧人,但研究生階段的師生關系,到底什麼水平,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江南大學一位工科女碩士,就選擇了最激勵的方式,掀開了這層「遮羞布」。
江南大學工科女碩士公開申請撤稿,掀開研究生和導師關系的遮羞布
江南大學工科女碩士,在公開平台分享了一張截圖, 是她主動申請,撤回科研文章的郵件內容,其中詳細描述了自己想撤回文章的緣由。
無論是碩士還是博士,只要是研究生,論文的重要性都排在首位,論文不僅是研究生的學習成果, 更是學生三年努力的全部記載,是獨一無二的心血。
但這位女同學,卻毅然決然地撤回了自己的心血,撤回的理由也令人意外,第一個理由是文章中的配圖造假;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自己在論文創作中,挪用了他人的實驗結果。
直截了當地挑明了自己在科研中,最不光彩的部分,只為增加自己論文撤稿的通過率,可見其撤回科研成果的決心。
而這一切,只為了第三點理由: 導師為了申請基因和職稱,強行將自己的名字放在文章作者名字中的第一位。
通過評論區女同學和其他網友的討論得知,這篇論文, 她和導師是并列一作,且導師的名字放在前面。
有研究生難掩驚訝: 你的導師居然愿意給你掛一作?我的導師都嫌棄我寫的論文太爛,連名字都不愿意往上加。
論文無論幾作,加了名字,享受成果的同時也意味著要承擔風險,如果這篇論文今后被發現存在漏洞或者造假的嫌疑,導師和學生同樣是要承擔責任的。
而導師擁有的更多,自然容易失去的也就更多, 因此除非學生的論文足夠優秀,否則導師也不屑于和學生搶一作。
不過從女碩士的表述就能看出: 她并不愿意,是導師強行加名,就為了自己的職稱和基金。
研究生導師分三類,第一類是人間理想,但多數學生只能選擇第三類
據了解,這位女碩士2020年已經畢業了, 江南大學是她本碩連讀的母校,雖已畢業,但在追求科研的道路上,曾經的不公平待遇,讓她一度失去了繼續深造的勇氣。
評論區有博士生提出建議:論文發表的背后,除了自己的努力外, 一定有導師的因素在,所以彼此之間,理應是合作關系。
但女碩士坦言:自己的所作所為并非都是導師的緣故, 也有對做好一名學術人才的追求。
筆者以為:導師加一作沒問題, 問題是這篇論文導師是否付出了等比例的心血?若是克扣基金,不聞不問,就把學生的心血搶走的導師,那也不能怪學生不顧昔日師生情面了。
常見研究生導師,主要分三類。第一類是負責型的,就算導師的科研項目很忙,也會督促你主動學習,并且時刻關心你的狀態。
這種老師亦師亦友,沒有那麼多架子和說法,只關注你在跟進項目的過程中,是否學習到了真知識,個人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
不過這種導師太少了,一般都是別人家的,多數導師還是后兩種,關心狀態是不可能的, 心高氣傲倒是更常有。
一類是放養型導師,不給學生安排多少任務,有利有弊, 學生能躺平是挺爽,但學無所成,畢業了只能說是混個學歷。
最后一類就是剝削型導師,這類導師有實力,你跟著他學習也會進步很多,但相應也要付出不小代價。
比如研究生階段全年無休,拿著微薄的補貼,幫老師翹課干活,活干好了未必有獎勵,但干不好或者態度不好,一定會挨罵,甚至會遭到威脅。
寫在最后:
多數有上進心的研究生,遇不到第一類導師,又不甘心選擇第二類導師, 就只能無奈選擇最后一種,也是老師分類極端下的無奈。
另一位女研究生遇到的導師,就比江大的好許多: 女同學失戀,導師用最簡單的語言,卻深深撼動了學生的心,希望所有為了升學拼盡全力的研究生,都能遇到這樣負責且溫暖的導師。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