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這世界上讓人快樂又上癮的事情是什麼? 掏耳朵這項高人氣的民間愛好必須有姓名!
掏耳朵一時爽,一直掏耳朵一直爽~
連小小的娃也知道掏耳朵是一件多麼舒服的事情,每次耳朵癢了,就想讓媽媽給掏一掏,小眼睛閉著享受著掏耳朵的愉悅舒適感。
不過,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時候我們的耳朵 掏不出耳屎來,但還是會經常癢癢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沒耳屎也癢 娃可能是上癮!
我們的耳朵上遍布著豐富、敏感的神經末梢,掏耳朵的動作會對外耳道的神經末梢產生刺激作用, 引起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反射,刺激大腦分泌快樂的多巴胺 ,讓我們和孩子感覺到舒適放松,甚至是想睡覺的感覺。
對掏耳朵的感覺上癮是真的!
心 理 層 面
經常忍不住要給孩子掏耳朵里的耳屎,孩子就可能會太享受這種舒服的感覺而產生上癮后的連鎖反應。
更像是一種心理作用,耳朵已經習慣了這種感覺,時不時就會感覺不掏抓心撓肝地癢。
生 理 層 面
經常給孩子掏耳朵的動作,像掏耳勺等硬物進入外耳道,會損傷寶寶幼嫩的外耳道皮膚,還會讓孩子的耳道皮膚變得干燥導致發癢。
這些致癢 「壞東西」速排查!
除了上面比較常見的耳朵癢的原因,下面幾個致癢因素更需要爸爸媽媽格外注意,都不是省心的「家伙」!
過敏性鼻炎所致
花粉季就要到來,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又要開始一把鼻涕一把淚了~ 患有過敏性鼻炎,不僅鼻子遭罪,耳朵也會深受其累。
因為易過敏體質,有過敏性鼻炎的孩子,通常在鼻子、上顎發癢時,耳道內也會感覺到癢癢的。不僅是季節性花粉、對螨蟲過敏的孩子,可有可能會導致耳朵又癢又難受。
中耳炎
中耳炎是2歲以下嬰幼兒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不正確的養育習慣,容易引起寶寶因中耳炎導致不適的撓耳朵和哭鬧。
引發中耳炎的不良習慣
☒ 躺著喝奶,奶流入中耳感染
☒ 給孩子掏耳屎,引發耳道感
☒ 不正確擤鼻涕,鼻涕經咽鼓管引發感染
☒ 洗澡洗頭時,耳朵進水感染
孩子撓耳朵的時候,情緒激動哭鬧,會說話的孩子總說耳朵癢疼,甚至有孩子耳朵流出分泌物,千萬別當小事,應該及時帶孩子去醫院。
耳道長濕疹
孩子頻繁撓耳朵,還總說癢想讓家長掏,要勤觀察娃的耳朵內是否是長濕疹。
耳道濕疹一般會有像米粒形狀的紅色疹子,有些還可能會出現外耳皮膚干燥、粗糙、有黃白色皮屑,如果有這些情況,可能是耳朵長濕疹,記得及時去醫院。
保護耳朵 從娃娃抓起
大原則下咱們不建議給娃挖耳屎!實在要清理,也得講究科學方法~
一個重要知識點:只清理眼睛看得見的,不挖看不到的。
清理限定范圍
● 耳廓內的耳屎(耳洞外)
使用干凈的棉簽或棉球輕輕將耳廓內的耳屎(耳朵外側)帶出來就行啦,千萬忍住把棉簽往耳洞里伸的沖動。
● 清理頻次
大概每3個月一次即可,孩子耳道內的耳屎,可以半年或一年帶娃去醫院做專業清理即可。
❶ 平日可以定期用棉簽沾取少少量潤膚油輕抹孩子的耳甲腔和耳垂位置,起到局部保濕作用;
❷ 最好每天檢查下孩子的耳道,避免孩子年幼,誤將小顆粒玩具等異物塞入耳道,引發危險。
平躺著喝奶、喝水時,孩子咽鼓管的肌肉收縮力不足,鼻咽部開口低,液體很容易流入中耳,造成感染,引發中耳炎,還會提高孩子中耳壓力異常的機率,影響聽力。
● 給小寶寶喂奶
更好的方式是家長將寶寶抱坐起來,墊高上半身,保證耳朵高于口鼻的角度;
● 能自己喝水喝奶的孩子
一定不要讓他躺著喝,養成好習慣很重要。
近期傳染性呼吸道疾病高發,孩子已經有呼吸道感染的癥狀時,要高度警惕并發的急性中耳炎。
這種情況一般比較隱蔽難發現,尤其是很多孩子在呼吸道感染的病程結束后,急性中耳炎才會發作,所以在孩子生病痊愈后,仍不能掉以輕心,要隨時關注孩子的耳朵有沒有痛癢、流膿等現象。
鼻涕擤不對,也會對耳朵造成傷害。
我們擤鼻涕時通常習慣捏住兩側鼻孔用力往外擤,這樣鼻涕是容易在壓力作用下排出,但是也會因為壓力作用,鼻涕經過咽鼓管,則可能造成耳部感染,引發中耳炎。
孩子有鼻涕的話,更好的方法是用吸鼻器或者生理鹽水來處理。
孩子的聽覺系統正在發育之中,聽覺細胞很脆弱。
我國標準生活噪音的標準是60分貝,超出這個范圍的聲音,可能會傷害到孩子稚嫩的聽力系統。
◆ 電視音量不超過最大音量60%。
◆ 手機、ipad等電子設備音量調至三分之一位置。
◆ 遠離劣質有聲玩具,看顧好孩子,不讓聲音貼近孩子耳部。
◆ 廣場舞的音樂播放器聲音又大又嘈雜,對孩子的聽力會有一定的傷害,要遠離!
◆ 裝修的電鉆聲和一些娛樂場所如ktv、電影院等,要遠離!
定期帶孩子做聽力篩查真的很有必要,這是及時監測孩子耳朵和聽力發育的關鍵窗口。
一般在6個月、12個月、24個月和36個月是兒童聽力篩查的幾個重要節點,爸爸媽媽一定要謹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