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原來養兒子和養女兒差別這麼大,每一條都如此真實,引家長共鳴

原來養兒子和養女兒差別這麼大,每一條都如此真實,引家長共鳴
2023/02/18
2023/02/18

每當閨蜜帶著兒子來我家做客的時候,她總是會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發出這樣或者那樣的感嘆。

「哇,你們家閨女的玩具都是完整的,太不可思議了!」「哇,你家閨女竟然能安安靜靜地坐著自己看書,太乖了吧。」

每當閨蜜發出這些感慨的時候,我總是會感到詫異。難道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不都是這樣的嗎?

直到一次去閨蜜家做客,看到她家兒子在家中「大鬧天宮」的模樣,以及看到他們家玩具「缺胳膊少腿」的「慘狀」,我才明白為何閨蜜前幾次會發出這樣的感嘆。 原來,養兒子和養女兒,真的有這般大不同。

提到養兒子和女兒的差異,最有發言權的莫過于那些「兒女雙全」的寶媽。

有寶媽曾經感慨道:「之所以有勇氣生二胎,全是因為老大女兒太乖巧,讓我對自己的育兒能力產生了誤解。而二胎兒子的出生,仿佛就像是一劑清醒劑,讓我瞬間對自己的能力有了清醒的認識。」

都是養娃,難道養兒子和養女兒真的有如此之大的差異嗎?

有人說男人和女人來自不同的星球,前者來自火星,后者來自金星。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巨大差異,其實從小時候就顯現出來了。

養兒子和女兒的體驗有何不同?很多寶媽看到第一條就忍不住感慨:太真實了!

●衣服、玩具的完整、干凈程度不同

如果你苦于自己有潔癖、強迫癥,過分地追求物品的整潔、完整,那麼養一個兒子試一試,他肯定能夠治愈你有關完美主義的這些「癥結」。

都說 男孩就像是哈士奇,很多時候又蠢又 精力旺盛又極具破壞力,這種形容其實一點都不夸張。

想要知道男孩和哈士奇有多相似,只要看看男孩每天玩耍回家時所穿的衣服,看看男孩的玩具筐。

有寶媽每天都會問自己「十萬個為什麼」:

為什麼自己兒子的衣服總是這破那破,這臟那臟的?

為什麼自己兒子的臉上、手上總是黑乎乎的?

為什麼家里的玩具總是支離破碎的?

為什麼家中的繪本總是破破爛爛的?

家有兒子,當爸媽的就要習慣這種「不完美」,學會自我安慰。

和極具破壞力的哈士奇不同,很多人喜歡將女兒比作邊牧。邊牧是狗狗中的「智商擔當」,聰明又可愛,是令其他狗狗主人羨慕的存在。

家有女兒,你在洗衣服上,就可以比家有兒子的家長省事不少。女孩似乎永遠是乖巧、整潔的代名詞,女孩的衣服似乎永遠是干干凈凈,漂漂亮亮的。她們對于自己物品的愛惜程度,也比男孩高上不少。

●貼心的程度不同

都說女兒是「小棉襖」,兒子是「小夾克」,從這兩種不同衣物的保暖程度,大家就能夠知道兒子和女兒的貼心程度。

在有了孩子之后,很多職場寶媽最不愿意接到的任務就是出差。閨蜜在生了兒子之后接到了單位一次長達一周的出差任務,在離家之前,閨蜜可以說是做了很多心理建設。

她焦慮不已,生怕自己的兒子會因為見不著媽媽,想媽媽,以至于吃不下、睡不好。

但是出乎閨蜜意料的是,在出差的幾天時間里,她家的兒子似乎非常習慣沒有媽媽的存在。每次閨蜜想要和兒子視訊,兒子總是不情愿地出鏡一小會,然后馬上就去玩玩具。

兒子的「冷漠」這讓閨蜜 覺得自己先前的焦慮、不安都是在「自作多情」。

談起這件事的時候,閨蜜的臉上滿是抑制不住的落寞之情。她多希望擁有一個「粘自己」,需要自己的孩子。

和閨蜜的體驗不同,我家的閨女就非常粘媽媽。每當我晚歸,開門回家的那瞬間,女兒不管在做什麼,都會立刻沖到我身旁一把抱住我。

女兒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媽媽,你去哪了?怎麼好久都沒見到你,我想你了。」 在養女兒的過程中,媽媽們可以說對 「甜蜜的負擔」這個詞有了更深的理解。

●孩子的「電量」高低不同

有關養兒子和養女兒體驗感的不同之處,有一點必須得提及,那就是 男孩和女孩的「費媽」程度不同。

曾經在小區看到一個「心力交瘁」的雙胞胎母親,帶著兩個 2周歲的精力旺盛的兒子在小區玩耍。

這位寶媽恨不得自己能長出三頭六臂,因為兩個兒子 「電力十足」,一刻不停,稍不留神可能就不見蹤影。

同樣是「遛娃」,溜女娃可以說要省力不少。因為女孩子即便很調皮,體力和精力與男孩相比較還是有差距的。

更何況很多 女孩子天生是個「安靜的美女子」,喜歡安安靜靜地做一件事。有個朋友的女兒更是「睡神」,每天睡覺的時間很長,可以說是人人羨慕的「天使寶寶」。

和男孩媽媽的「心力交瘁」不同,女孩媽媽可以體會到的大多數是「歲月靜好」。

寫在最后

看到這里,也許家有兒子的寶媽們會開始無比羨慕家有女兒的寶媽,覺得有個女兒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其實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在養育的過程中,做父母的都少不了操心。

如果說 養兒子比較費的是體力,那麼 養女兒比較費的是腦力,擔心女兒被人欺負,擔心女兒遇人不淑等。

男孩和女孩,不管有多大的不同,都是爸爸媽媽的寶貝,都應該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