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你處理孩子壞情緒的方式,決定他的學習專注力和效率

你處理孩子壞情緒的方式,決定他的學習專注力和效率
2023/02/20
2023/02/20

當媽后就會發現,孩子小的時候軟萌乖巧很好歹,稍微長大點就開始變得叛逆、磨蹭、玻璃心……一大堆毛病都來了!


其實這是孩子進入自我意識加速形成的敏感時期,開始出現缺乏安全感,有明顯的叛逆、焦慮的表現。


這也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所以家長所使用的應對方式對孩子習慣養成是非常關鍵的。



用吼、體罰的方式強行制止肯定是不對的,做家長的要學會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但接納,不是放任孩子哭鬧、暴力發泄;關鍵是如何教孩子學會合理緩解負面情緒,不讓壞情緒、壞心態日積月累,成為性格中的一部分,從而影響心理健康、精神狀態,影響孩子后續的學習、生活、交友等等。


用對的方法、愉快的方式,去引導孩子找到情緒的平衡點,修煉讓自己內心平靜的方法,塑造好性格、高情商,受益一生。



前段時間在和幾位家長一起溝通起孩子學習的問題:

多多媽媽說她的孩子有時候學習非常有動力,一回家就會主動完成當天的作業任務。


但有的時候卻不愿意學習,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來,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學習效果一下子變差,背書要背半天。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會在短時間內發生這麼大的變化呢?


孩子有時很開心、有時情緒會很低落,這背后的原因,其實都是情緒在作怪。



情緒的力量為什麼有這麼大?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情緒,有快樂的、興奮的、悲傷的、憤怒的、平靜的、沮喪的等等。


無論是積極的情緒還是消極的情緒都是正常的情緒表達。


但是不同的情緒對我們會有不同的影響。


積極的情緒會讓我們更加有活力、會斗志昂揚;而消極情緒會讓我們失去學習的動力,甚至自暴自棄。這都是受情緒充允的影響。




什麼是情緒充允?



這個概念的意思就是,孩子的一些學習狀況等各方面的因素導致情緒性的結果,從而引發的一種情緒體驗。



比如:


如果孩子在最近一次的數學測驗中考試成績很棒,老師和家長都會為孩子感到高興,那麼他就能夠得到一種很好的情緒體驗,會感受到自我的價值,同時感到高興和驕傲,在后續的學習中他會將這些情緒注入到數學學習中去,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都會高很多。


相反,如果孩子考得不好,他就有很大的可能遭到老師和家長的批評和指責,導致他對數學失去興趣,產生厭學情緒。





情緒充允對孩子學習的影響是怎樣的呢?


動機傾向


孩子的學習動機會直接影響他們的主動性。


當孩子在 積極情緒充允的情況下, 他會對自己充滿期待,努力學習,注意力也會比較集中,想象力豐富,而且專注力比較持久。


當孩子在面臨一些難題時,他們會更不怕失敗,不會感到很焦躁,而是會平靜的去解決這些難題。


而如果孩子在 消極情緒充允的情況下,他們就沒有這樣的學習動機, 面對困難會表現出退縮厭煩的心理,專注力變差,想象力也不豐富。


有的時候甚至會抵觸大人,對自己沒有信心,他們不愿意挑戰,是因為他們更多的是在考慮如何避免失敗,而不是如何獲得成功。


認知方式


在積極情緒充允的條件下,孩子對一件事的認知方式會比較多,他們會從多個角度去進行認知。


比如當孩子在碰到難題的時候,他們會打開自己的思路,靈活地運用一些定理,去梳理知識,學會運用方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而在消極情緒充允的條件下,孩子的認知活動還是停留在比較表面的、簡單的方式上。他們有時候會認為寫作業只是為了完成任務。不愿意主動的去思考問題。



如何減少情緒對孩子學習的影響?



培養孩子積極情緒

在幫助孩子制訂學習計劃時,千萬不要一味的要求孩子學習,用學習任務把孩子的課余時間排滿。


可以適當給孩子安排一些休閑娛樂的時間,讓孩子在完成當天學習任務后,還可以對孩子做得好的地方進行表揚,放大孩子的優點,讓他從中獲得滿足和開心,這也也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例如:在孩子完成一項作業任務后,可以找出孩子在作業完成后的有點夸獎,即使只是孩子字寫得好。




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

現在很多父母都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方法,他們會更加的尊重孩子,但也有一些父母更偏向控制型。


在這種家庭中,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希望孩子一味地按照他們的想法去做,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到多少分,孩子就會感覺到很壓抑,并影響他們的情緒。


比如,孩子在做作業時會碰到自己不喜歡做的題目時,父母千萬不要去指責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


長此以往,會給孩子帶來消極情緒,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會有所降低。


理解孩子可以這樣說:


「數學作業確實很難做,我以前也感到數學很難。」

「媽媽看到你確實花了很多時間,你現在一定感到很難過。」

「你很想早點把作業完成,對嗎?」

「不會做也沒關系,你可以休息一會兒再做。」



學會欣賞孩子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中的最微妙的接觸。」


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優點和特長,鼓勵和贊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比任何方面都重要。


比如:孩子今天的數學學習任務提前10分鐘就完成了,這時候就可以去夸獎孩子:「孩子,你又進步了!這次提前10分鐘就完成了,那麼下次效率會更高!」


父母給孩子一點點的欣賞,都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動力。這是因為這種欣賞給孩子注入了積極的情緒。





幫助孩子做他自己

很多孩子的消極情緒是通過對比而產生的。比如孩子學習的排名出來后,每個孩子都會跟其他的孩子進行對比。當看到別的同學的分數很高,得到老師的表揚,而自己卻只考了一點點分數時,孩子自然會感到很焦慮,從而會產生消極心理。


父母要幫助孩子調節好心理狀態,告訴孩子不要與其他孩子對比,只需要自己和自己比就行。


讓孩子做自己,告訴孩子只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努力一點點,進步一點點就好了。當父母帶著愛,用積極的、信任的語氣去與孩子溝通時,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鼓勵。





用戶評論